建立数字化的供应链韧性管理体系  

作 者:
宋华 

作者简介:
宋华(1969-),男,湖北武汉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战略(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供应链管理

内容提要:

随着供应链风险上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及逆全球化发生,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然而如何打造供应链韧性体系,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建立数字化的供应链韧性体系是当前供应链建设和发展中的关键。文章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和总结,解析了数字化技术与供应链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化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关键要素,指出数字供应链韧性建设主要包括数字化供应链韧性规划管理、协同的数字供应链风险识别与管理、综合数字供应链韧性能力建设以及建立以事件为基础的风险预警体系等四个阶段,最后文章分析了数字供应链韧性管理的综述——智能供应链控制塔的内涵与形态。


期刊代号:F14
分类名称:物流管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供应链韧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是一个多维度和多学科的概念,其根源于心理学和生态系统,逐渐应用到了供应链管理领域。在学术研究中,一般认为供应链韧性具备如下特点:第一,韧性是企业的一种应对中断风险时的动态能力,强调企业的响应能力。第二,韧性除了对中断风险发生时的响应,还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1]。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具有韧性的企业不仅具有以上两个特征,并且能够更积极地预测事件,恢复并发展,使企业适应性更强[2]。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韧性是供应链稳健性和可恢复性的综合体现,即面对中断时的抵御能力和快速恢复能力。这其中包含了两个因素:①抵御能力。在发生重大灾害和中断时,供应链系统能够完全规避风险或者以最小的损失平稳渡过,最小化中断造成的破坏;②恢复能力。当供应链发生中断时,能够快速反应并找到有效恢复路径,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从上述供应链韧性的定义可以看出,供应链韧性是要在控制力和脆弱性之间寻求匹配,也就是需要根据供应链的状况通过相应手段实现风险可控。过于强调可控而不顾供应链实际运行的状况,会增加保障实施的成本,侵蚀企业利润。同样,过于强调供应链灵活而不关注风险管理,也将会增加供应链脆弱性,供应链中断的可能性会加大。因此,控制力和脆弱性匹配的区域是供应链韧性区域,在这一区域内,既能够形成抵御能力,又能够产生恢复能力。

      如何形成供应链韧性?一般认为柔性和冗余是实现供应链韧性的关键因素[3]。柔性被定义为能够采取不同的立场以更好地应对异常情况,并迅速适应供应链的重大变化,诸如,灵活的运输系统、灵活的生产设施、灵活的供应基础、灵活的能力和灵活的劳动安排是柔性增强抵御能力的方式。实现韧性的另一种方法是在整个供应链中创建冗余。拥有多个供应商、安全库存、产能过剩和备用供应商都是供应链冗余的例子。究竟是采用柔性还是冗余来实现供应链韧性,往往取决于供应链风险的来源[4]。如果风险主要来源于运营性活动,即由于供应链运作所产生的各类风险,实现供应链柔性有助于降低运营性风险所产生的危害。相反,如果风险主要是破坏性的,即来自环境或外生性风险,或者说是供应链参与者控制力范围之外的因素产生的风险,冗余则更有利于抵御供应链脆弱性,实现供应链韧性。从战略姿态上看,通过柔性来实现供应链韧性,属于一种反应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而通过冗余来实现供应链韧性,更加趋于一种前摄性的供应链风险管理[5]。无论是柔性还是冗余都需要借助数字技术来实现,这是因为没有数字化的手段,企业难以有效地感知或预见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类风险[6],同时也无法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然而,数字化技术与供应链韧性管理究竟是什么关系?数字化供应链韧性应当如何建立?支持供应链韧性的数字化技术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二、数字技术与供应链韧性建设

      在实现供应链韧性过程中,数字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数字技术增强了供应链可视化[7],而且描述型和预见性的数字分析,能够更好地预测供应链运营状况,及时有效地采取各种措施,以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8]。诸如,佩蒂特(Pettit)等学者认为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提高了供应链的可见性、预期性和适应性,从而促进供应链韧性[9]。具体而言,数字技术与供应链韧性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技术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以及对风险控制的作用;二是在供应链韧性建设过程中数字技术能发挥的作用。

      首先从前一方面看,一些数字技术显著地改进了供应链运营效率,降低了各类因素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这些技术对供应链韧性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0],主要包括由大数据驱动的先进分析能够提升促销质量,更好地实施需求预测,增强供应链透明度,从而降低需求变动,针对性采用一些权变计划,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确保供应链高质量稳定运行。由IOT、智能设备、机器人、增强与虚拟现实等构成的工业4.0能够实现低成本的定制化生产、个性化的产品和更高的市场灵活性、缩短交货时间、更高效率的产能利用,从而能够有效组织供应链生产和流程、削减供应链层级、有效缩短供应链运营时间、降低需求风险。由增材制造驱动的3D打印能够增强供应柔性,有效控制零部件和原材料库存,降低传统采购中潜在的需求或供应风险。由射频识别、传感器、区块链等技术驱动的现代追踪与追溯技术能够实现实时识别、实时追踪流程状况,增强供应链运营中数据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从而降低信息中断导致的风险,更好地协调供应链各参与主体和环节,提升供应链运营效率和及时应对变异的能力。显然,各类数字技术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都将是供应链韧性建设中重要的特征和要素。

      其次从后一方面看,供应链韧性建设中面临的挑战和障碍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来缓解。这些挑战和障碍包括:第一,由于单源供应使得供应风险增加,而建设多源供应或增加备选供应商会提升管理的代价、复杂性和成本。在此状况下,增材技术能够减少供应链层级和供应链数量。此外,先进的追踪与追溯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供应链协调,大数据分析则能增强采购流程的质量管理。第二,由于库存不足而导致供应链中断风险,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增加库存、转移风险,而这一举措又会增加企业管理的代价和成本。面对这种挑战,增材技术能够减少供应链中的库存。同时,先进的追踪与追溯系统又能够适时的控制和管理库存。第三,由于资源与能力刚性往往导致供应链及时响应外部风险、调整的能力不足,而延迟生产并非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在这种挑战下,工业4.0以及增材制造能够提升企业供需计划和生产的柔性。第四,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导致供应链协调管理成本上升,采用权变性的计划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复杂性带来的挑战;但是这类计划本身就面临着难以设计和制定的问题。而先进的追踪与追溯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的协调,有利于权变计划的制定、实施,工业4.0技术更能够解决供应链复杂沟通协调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