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互动与社会地位获得

作 者:

作者简介:
程诚,东南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际网络与分层流动;吉春苗,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资本与分层流动、公共参与。

原文出处:
社会学评论

内容提要:

依循人际互动视角,本文提出地位转换命题、相似吸引命题和资源交换命题,并基于随机对照的析因调查实验,研究先赋与自致两类属性因素与青年群体社会地位获得(同龄人的接纳与认可程度)之间的因果机制。实证结论如下:第一,个人自致因素(如进取精神)能够转换为被同龄群体接纳和认可的社会地位,而先赋因素在该过程中发挥调节功能;第二,无论自致因素还是先赋因素,与所在群体越相似,则越容易被该群体接纳和认可;第三,微弱迹象表明,先赋地位较高者亦更可能被自致因素较高的同龄群体所接纳和认可。综合来看,青年人在同龄群体中社会地位获得的主要机制为个人的自致因素及其同质性。该发现意味着,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地位的获得、如何获取社会成员的接纳与认可,我国青年群体存有共识。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接纳与认可的需要,都关心自己在社群中的地位。这种社会地位指的是个体从他人处所获得的尊重和荣誉,强调行动者被其他社会成员接纳和认可的程度(Weber,1922/1968;Goldthorpe & Hope,1974;Ridgeway,2014),与声望类似。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地位是一种嵌入在人际互动和社会网络中的关系地位,是由共同体成员主观赋予的,不同于个体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

       关于个体社会地位及其获得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20世纪,而近年来的研究则更关注社会地位的功效,如社会地位与健康、教育机会的关系。地位获得的研究又多关注个体属性地位,即依附于行动者的物质性资源(如收入、权力等),但对声望、名誉、受欢迎、被接纳等具有主观色彩的社会地位获得的研究较少。与此同时,即使研究者试图探讨共同体评价体系意义上的,强调被他人接纳、认可或尊重的社会地位,在实证方面也面临着挑战:基于抽样调查的研究难以获取被访者社会网络成员对其认可和评价等相关信息。

       鉴于此,本文尝试借助析因调查实验(Factorial Survey Experiment,FSE),弥补以往以个人客观属性因素为切入点建构社会地位的遗憾,对来自他人评价、强调主观认可的社会地位获得机制进行探索。青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社会地位获得机制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因此本研究聚焦于青年群体。在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后,本文依循韦伯等人分析社会结构的人际互动视角,延续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的“先赋—自致”框架,同时引入社会网络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剖析先赋/自致因素如何影响当代青年人的社会地位获得,以深化对青年群体社会地位获得与其客观属性之间因果机制的认识。

       一、社会地位获得研究的两条路径

       地位秩序及其获得是古老但仍有生命力的研究。经过学界长时间的发展,社会地位获得领域形成了两个主要流派。一派强调“职业”等属性因素对社会地位获得的重要性;另一派则从联系性的视角看待地位获得,关注人际交往背后的社会结构。

       (一)基于社会分工的视角

       现代社会中,职业是个人扮演的极其重要的角色。职业与附着于职业的客观社会经济特征,对人们的机遇和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职业的社会地位分析,其理论出发点源自结构功能理论。首先,社会分工使得社会分化为不同系统,一些职业在功能上比另一些职业更重要(Davis & Moor,1945)。其次,个体本身存在能力差异,社会系统倾向于选拔优秀者从事那些对社会运转发挥基本功能的职业(Marshall et al.,1988)。为了提高功能重要职业的吸引力以及弥补高层次人才因受教育等所付出的成本,各类职业被赋予了不同的物质回报或社会声望。

       在该理论指导下,学者们以职业为基础建构了声望地位等级量表(North & Hatt,1947;Duncan,1961;Hodge et al.,1964)。邓肯(Duncan,1961)又以部分职业从业者的教育与收入特征,估算出全部职业的声望等级分数,即“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ocioeconomic Index of Occupational Status,SEI),该指数成为后来社会分层研究中常见的测量工具(Haug & Sussman,1971;Featherman & Hauser,1976;李春玲,2005)。这一指数也被广泛认为是个体“社会地位”的体现。

       (二)基于人际互动的视角

       然而,韦伯提到,“实际上,身份的体现往往是通过联姻、共餐……以及其他方式的身份惯例(传统)来体现的”(韦伯,1922/2019:519)。显然,韦伯分层体系中的社会地位(声望)强调人际互动,表现为社会交往中群体性的认可与排斥甚至群体内部的完全封闭。该视角坚信地位嵌入在群体中,而不仅仅是某些属性地位的附庸。基于韦伯人际互动视角的社会地位研究,又包括至少如下两个方向。

       第一,小群体内部的地位秩序及其获得。这一领域的学者主要聚焦于某个或某几个小群体,或者说关注共同体内部的互动过程,观察那些获得周围其他成员尊重或有社会影响力的个体拥有怎样的特质(characteristics)。由于群体规模较小、边界清晰,在进行社会地位的测量时主要使用声望法(reputation)(Oakes & Rossi,2003)或提名法(程诚等,2022;谢桂华等,2022),即直接在共同体中相互提名评价。比如通过被提名为朋友的次数来测量社会地位。而地位特征理论(status characteristics theory)常被用来解释群内地位的获得(Berger et al.,1980),研究者特别强调“能力”(competence)和“温情”(warmth)的重要性(Humphrey,1985;Flynn et al.,2006)。

       第二,全局视野的地位秩序及其获得。劳曼等人也继承了人际互动的视角,并在更大范围内检验了韦伯的社会地位理论。具体而言,劳曼从美国小镇居民样本中收集被访者和被访者社会网络成员的职业信息,再根据职业对被访者及其网络成员进行分组,以此确定被访者的职业与其“好友”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差异程度。劳曼认为这一检测到的差异分布便是地位秩序结构的体现,反映了各类职业的声望等级(Laumann,1966)。陈德荣和戈德索普将劳曼的主张拓展至整个英国社会,基于联系性原则考察了英国人的地位秩序(Chan & Goldthorpe,200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