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员肺痨:一种近代“职业病症”的意涵及应对探微

作 者:
李林 

作者简介:
李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上海 200062

原文出处:
史林

内容提要:

人类遭受结核病之折磨,由来久远。随着近代学校的普遍建立、班级授课制的推广,众多师生长期聚集,加之空间狭窄、卫生欠佳,使得学校成为群体结核病的高发场所。“教员肺痨”语汇的产生,并非作为临床医学意义上的“规范病名”,而是指涉教师的健康状况、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等问题,由此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怀,以及公共政策的回应。围绕“教员肺痨”问题的讨论及应对,正与近代世界医学进展及中国国族兴衰问题相互纠葛。借助文化史和概念史的视角,对此察微知著,不仅可以管见教师作为病患的“人”和职业的“人”,与其所处的社会、国家以及文化之间的复杂关联,而且有助于省思医疗科学和社会机制的进展,对于人类应对传染疾病的效力及其限度。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3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5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73(2022)05-0091-17

       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也是一部人类与“病菌”互搏的历史。如果历数曾经深刻形塑人类健康历史和社会文化的疾病,结核可算是其中历久而“弥新”的重要一员。依据新近科学研究的估测,早在300万年以前,结核病菌可能就与生活在非洲东部的人类祖先共同存在;大约在7万年前,伴随现代人类迁移而传播,并与人类“共同进化”。①不过,这种被称作“史前灾劫”(prehistoric scourge)的疾病,要到19世纪之末,才由细菌学家发现其真正病原。在20世纪以前,人类对于结核病并无普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以致东西社会均是谈之色变。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研究新石器时代墓葬,以及古埃及木乃伊、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等,也曾发现结核病的历史病灶遗留。②数千年中,由该病症导致的死亡难计其数。③总之,上至达官贵胄,下至市井小民,面对大规模传染疾病时,不因其社会身份而获自动“免疫”;对于病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结核病而言,尤其如此。

       近代以降,全球范围内人员和物品加速流动,病菌传播的速度和规模加快。疾病不止关涉医药和身体/生理问题,还关涉公众意识和公共政策,甚至关乎一种社会与文化对其如何认知和应对。病菌侵损的是作为生物个体的“人”,而生理和心理均遭受折磨的“病人”,总是被置于特定的医学知识和社会系统之中,加以治疗和对待。针对近代以降中国的结核病史,前贤详细考察了国人对于“痨—结核”的认知变迁及应对策略,尤其是其中“公共卫生”的观念与实践,以及传统医学与近代西医之间的复杂纠葛等议题。④国外的结核病史研究,重视在全球史、微观史的视域之下,结合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理路展开。⑤此类研究在纯粹病理及医疗知识之外,更多观照人的身体、情感与心灵,以及个体的“人”、特殊的群体(比如儿童)所依存的文化背景及社会关系,有助深化认识疾病及其长期影响。

       近代学校教育持续推进,班级授课制不断普及,为数甚多的师生长期共处室内;而且囿于条件所限,学校整体卫生条件欠佳,衍生出诸多健康问题,因此“学校疾病”,包括“学校结核病”问题曾经较为严重。教育研究除了关注师生的专业活动,也应观照师生的身体和心灵。先行研究对于学校结核病史、尤其是教师患痨问题,鲜少着墨。本文以近代中国结核病防治为主要背景,兼顾同期国外情形,作为参照,考察时段则稍作前后延展,以求通贯。文章聚焦“教员肺痨”,不过师生健康休戚相关,因此偶涉“学生肺痨”问题。笔者尝试从细处入手、大处着眼,先从探寻“教员肺痨/教员肺结核”这一特殊“病名”语汇切入,考察概念的生发背景及其归因意涵,以及其中折射的医疗、教育及社会问题。其中拓展关涉者,既有19-20世纪人类对于结核病认识和防治的科学进展,又有近代中国公共卫生和公众教育的改进问题,兼及近代学校建立、班级授课制普及的条件下,由于黑板和粉笔的使用所引致的教师健康隐患,以及相关公共政策的在场与缺位等议题。最后分析该“病名”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的变迁,基于病菌长期存在的事实,省思人类抗痨的成效及挑战。

       一 语词内外:病名、病理及其归因之意涵

       人类对于“结核病”的认知和命名,从附加联想的症状描述到相对准确的病理解说,从描述整体的“人”到描述具体的病变部位及致病病菌,由外而内,由显而微。至于将教师这种职业与肺结核(肺痨)这种病症发生关联,展开专门调查和评析,则是近代工业化大生产、学校普遍建立之后的独特现象。本节循名责实,对此加以探究。

       (一)同“病”异“名”:Phthisis、痨瘵与结核

       人类遭受结核病之折磨由来已久,因此东西方文献中对此均有丰富的记载,尝试对其加以命名、描述和分类,并为追寻其病因与疗法而不断求索。古希腊语中表示“月亏”之意的Phthisis,古希伯来语中表示“损耗性疾病”的Schachepheth,以及表达类似意涵的乌尔都语Tabay diq、普什图语Nare maraz及印地语Xoy等词,都曾被用来命名该病或描述其相关症状。在18世纪的西文文献中,该病常被称作“白色瘟疫”(white plague),19世纪则多用consumption一词指称该病。由于极高的感染率,以及发病极难治,结核病更曾被称作人类“致命之魁首”(captain of all these men of death)。⑥以上语汇虽有不同,但总体勾勒出一种惨白恐怖、慢性消耗的病理及病患形象,令人生畏。

       在传统中医语汇中,相关病症常用“痨”“瘵”“劳瘵”“尸劳”“传尸劳”“尸注”等词加以表述,尽管这些概念及其所述症状,未必皆能完全对应近代意义上由结核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其中,“痨”“瘵”既是泛指多种疾病之“通名”(尤其是“虚劳”所致之病),亦被理解为专指后世所称结核之“专名”。命名不一、认知多元正是前近代医学的常态。值得留意的是,传统医书如《证治要诀》所载该病“骨肉相传,甚至灭门”,以及“劳虫”之说,⑦已体现出对其病原及传染烈性的初步认知。⑧传统医籍论述此病甚多,今人通常基于近代医学术语,对传统病症记载进行反向回溯和归类。其实,痨瘵与结核、痨虫与病菌等观念范畴之间的对接,涉及古今互动及中外分殊,值得细察。

       人类研究和治疗该病的根本转折点,直到1882年才真正出现。该年3月24日,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在瑞典皇家学会发表论文,正式宣布发现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科赫将该病系列症状在实验室条件下加以研究,明确证实是源于同一种病菌,并且依照该疾病的微生物成因而非临床症状加以命名。⑨此后,tuberculosis(结核病)逐渐成为临床医学意义上的“规范定名”,至今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