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著名教育学者,家庭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发起人。著有《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急不得,慢不得——家庭教育典型案例实操手册》等著作。 张文质不仅是著名教育学者,还是高产作家和演说家,在全国各地做过上千场教育讲座。日前,笔者采访了他。 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作教育的中心,身体素质、性格、责任感、与人交往的能力、遇到各种危险的临场智慧,都比学习成绩重要 笔者:您最初是研究学校教育的,为什么后来把研究方向调整到家庭教育上来了? 张文质:我从事教育研究将近40年,最早研究成人教育,然后研究职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高中教育,接着研究初中、小学教育。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到对课堂的管理,再从班级的管理到对学校的管理,最后发现教育的根源在家庭。所以,最近20年,我专注于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的研究。 有朋友调侃我的研究历程是“节节败退”,从社会教育一步步退回到家庭教育。但我觉得自己是在一步步接近教育的“根”。 追求结婚生子、与家人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天性,这个天性与人类的灵性、对亲密关系的需求是相关联的。家庭教育是生命最初的教育,孩子对母亲和家庭的依恋与生俱来,依恋的质量对其一生的幸福有决定性意义。所以,研究家庭教育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笔者:那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张文质:学校教育的重点是传授知识,而品格、意志力、道德的教育则主要靠家庭,因为2-6岁是培养这些能力的关键期,这个年龄的孩子还没上学。 随着文明的进步,对中国社会来说,单纯的课堂教学已基本满足了知识需求,但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需要反思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教育应该遵从生命的内在需求,大力开展生命化教育。 笔者:什么是生命化教育? 张文质:通俗地说,生命化教育就是不要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看作教育的中心,身体素质、性格、责任感、与人交往的能力、遇到各种危险的临场智慧,都比学习成绩重要。这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能力,大多来源于家庭教育。 笔者:近20年,寄宿制学校大量涌现,会不会削弱家庭教育的作用? 张文质:是的,寄宿制学校的大量出现,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边界。如果条件允许,家长不要把孩子送进寄宿制学校。如果不得不送孩子上寄宿制学校,家长要提前对孩子做心理建设,让孩子一步步适应与家长的分离,同时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发现苗头要及时介入。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童年被母爱充分滋润,孩子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提升系统;反之,孩子很可能坠入精神上的深渊 笔者:您认为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张文质:存在的问题很多,如果一定要强调“最突出”,那便是孩子与母亲的过早分离,如留守儿童问题、祖辈代养问题等。孩子与母亲过早分离所造成的人格撕裂,是不可修复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伴随而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是不可预测的。 笔者:在这方面,国外有哪些研究成果? 张文质:早在15世纪,欧洲一位教育家提出一个观点:“人怎么成长,也许永远是一个秘密。但是,如果孩子能够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很可能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研究者发现,孩子只要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生病、夭折的概率大大降低,成才率明显提升。所以,欧洲由此大力创建学校。 笔者:发现家庭重要,却要大力创建学校。这不是矛盾吗? 张文质:不矛盾。当时的学校是在家庭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即孩子不需要寄居在别的家庭里,不需要由别人来抚养,其成长更不需要别人代管,只要白天去学校上课,放学后就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笔者:15世纪的研究成果适用于当今社会吗? 张文质:完全适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很多孤儿的身高、体重大大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有些寄宿学校的孩子,身高、体重也跟走读学校的孩子有差异。这种差异的背后,并不是学校出现了问题,问题出在亲情缺乏。孩子缺少与父母的互动,缺少来自父母的抚摸、亲吻、鼓励以及可以感受到的疼爱,都会影响孩子心智的发展,甚至影响体重、身高、情感、人际交往、对学业的自我期待等。 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发现,在生命的早期,孩子如果缺乏母亲陪伴、缺乏母爱,心理上会形成一个生命空洞,成为孩子一生的创伤,而这个空洞只有用母爱才可以填补。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关注必须从早期教育开始,只有从源头开始,我们才能避免犯最突出的错误。正如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 笔者:我注意到,您多次强调母亲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张文质: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母爱是不可替代的,意味着安全感,有助于孩子建立正常的、积极的生命系统。生命早期的影响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重大。童年被母爱充分滋润,孩子会形成积极的自我提升系统;反之,如果孩子缺乏母爱,很可能坠入精神上的深渊,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