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

作 者:
刘影 

作者简介:
刘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人的精神生活是决定人发展程度的关键因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导致人的精神生活异化,而精神生活异化又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片面发展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命题,同时也找到了解决精神生活异化和人的发展问题的钥匙,即用更高级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宣传,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3 年 02 期

字号: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习近平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①。科学回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回到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原初语境才能找到答案。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异化导致人的精神生活异化,而精神生活异化又导致人的片面发展,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片面发展的批判,马克思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命题。进入新时代,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更应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精神生活异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作为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的辩证统一。与物质生活相比,人的精神生活属于更深层次的追求,更能标识人的发展程度。

      (一)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异化

      精神生活是人所特有的机能,也是人独特的存在方式。人是物质存在物,也是精神存在物,“人无精神则不立”②。马克思曾说道:“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③不同于动物只能从事简单的物质活动,人可以在一定目的指引下开展自由的、自觉的精神活动,以满足“美”的需要。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④,这一切感觉即是指人与自身、他人、社会、自然关系的物化。马克思在考察了其所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现实后,揭露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的精神生活异化与人的片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和前提,“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⑤。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什么样,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与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⑥阶段。这既是对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的描述,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写照。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资本主义社会使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获得较大的解放。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的情况下,劳动时间的缩短、闲暇时间的增多,为人的精神生活朝着多方面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并没有使人类得到充实和幸福,现代大机器不仅没有减轻工人负担,反而加重了人们的负担,少数人物质财富的增长导致了大多数人的物质贫困与精神空虚。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导下的物质生活生产过程中,工人生产的越多,劳动耗费的力量越多,异己的力量就越大,他们被剥夺得就越多,其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⑦劳动者本应是创造物的主人,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却表现为这个创造物的奴隶。劳动者在异化条件下,他的劳动不仅没有确证其本质力量,反而使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受到“物”的束缚。在资本逻辑之下,劳动者被贬低为机器,成为资本家谋取利润的工具,人的精神生活的个性化逐渐丧失,进而导致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劳动异化导致人的异化,人变成“物化的人”,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变成了物的关系,被物所奴役。人们追求精神生活本应满足其精神需要、彰显其精神属性,实现其自由个性。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却走向其反面,造成精神需要的异化、精神属性的丧失以及自由个性的压抑。

      (二)精神生活异化的主要表现

      作为与物质生活范畴相对应的范畴,精神生活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基础上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活动,其实质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精神生活异化主要表现为精神需要、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异化。

      精神需要的异化。作为精神存在物,人不仅有吃穿住行等本能需要,还有精神需要。“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⑧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其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开始将自身的生命活动转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才能为获得自我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而展开精神追求。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物化世界片面发展了人的物质需要,以至于人的精神需要还停留在自然的物欲和心理表层的满足上,人的精神追求依然停留在对物的占有上,人们的全部感觉只能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肯定自己,这是人的精神需要的异化。

      精神生产的异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精神生产以物质生产为前提和基础,最初与物质生活交织在一起,“‘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⑨。但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出现,精神生产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实践形式。同物质生产一样,精神生产也是有阶级性的。“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⑩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都无法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无产阶级既没有物质生产资料,也没有精神生产资料,因而无法从事精神生产活动;资产阶级在资本逻辑宰制下,其一切精神生产都服务于其利润追求,政治、法律、宗教等精神生产无不是为资本服务,“美”早已被资产阶级抛在了脑后,因而其精神生产活动早已异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