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形势对金融行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新冠疫情在不同程度上给金融行业造成了较大的经营压力。具体地,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中国商业银行已经面临全球经济下行、房贷占比过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风险,而新冠疫情的暴发进一步提高了商业银行在上述方面所面临的经营压力。为了化解经营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加大核销力度、提高拨备覆盖率等方式来化解不良资产,提升应对非预期损失的能力,进而导致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快速增长。依据Wind数据库统计可知,截至2021年末,中国国有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平均达到637.09亿元,其他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平均达到297.49亿元,近四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86%和18.45%,远高于新冠疫情前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规模。一般而言,递延所得税资产在未来可以减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但过高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的同时,还可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压力,使商业银行面临财产损失和经营受限的问题。但纵观现有文献,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研究多集中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形成、核算及企业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财务造假等方面,鲜有文献关注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原因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会。 由于资本管理的特殊性,源于纳税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商业银行的资产投放,阻碍了其通过扩大规模的“以量补价”创利模式。在经济增速放缓、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迅速增长对商业银行的短期经营和长期发展都产生较大影响,各方应重视并及时化解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快速增长问题。因此,在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的背景下,分析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原因和不良后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现状,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形成的原因,再次剖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可能对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存在的影响,最后提出降低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规模的政策建议,以期化解商业银行高递延所得税资产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二、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现状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第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资产负债表日,有确凿证据表明未来期间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确认以前期间未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会计与税法针对损益项目的认定标准存在差异,若依据税法的认定标准,可以在将来抵扣所得税的资产,由此可见递延所得税是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在未来期间可抵扣的所得税金额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会计和税法关于损益项目的认定差异一直存在,体现在多个方面,但是该差异在新冠疫情背景下被显著放大,特别是对商业银行尤为明显。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运动的中枢神经,其业务涉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对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确保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发生后日益严峻的经营环境,需要加大核销力度、提高拨备覆盖率,以减少不良资产和提高抗风险能力,而税法上允许税前扣除的拨备金额较少,这种差异使得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规模提高。 依据Wind数据库统计(表1)可知,自2019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规模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国有银行(大型商业银行)202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平均637.09亿元,比疫情前增加了194亿元,近四年平均增幅为12.86%;其他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2021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平均297.49亿元①,比疫情前增加了118亿元,近四年平均增幅为18.45%。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国有银行,其他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长率更高,表明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其他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重的经营压力,促使其大规模提高拨备覆盖率,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急剧上升。 三、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成因 一般而言,计提拨备、核销不良资产、确认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预提费用时会计和税法处理差异等因素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同时,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和折旧期的认定差异也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在新冠疫情这一背景下,商业银行绝大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计提拨备、核销不良资产和确认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其他如预提费用、固定资产折旧等因素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较少。 (一)计提拨备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各类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处于波动上升的状态,且一直维持在高位。2020年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平均规模达到2 14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2%;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平均规模达4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0%;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平均规模达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1%。相较于2020年,各商业银行通过计提拨备降低了不良资产规模,使得不良贷款规模和占比均有所降低,但依然处于高位。截至2021年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平均规模达2 16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7%;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平均规模达47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7%;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平均规模达9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0%。不良贷款管控压力依然较大。在此背景下,为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拨备的计提以应对和化解信用风险。2021年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分别达到239.22%、206.31%、188.71%,较高的拨备覆盖率无疑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高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增长压力。国内各商业银行2018-2021年拨备总额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