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①流行传播与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既往霍乱病史研究中,流行要素考察往往作为单次或某地霍乱流行分析的一部分,②致力于自然与社会结构性因素探究的大区域、长时段考察并不多见,且相关分析往往受史料③定性描述囿限,少有定量探讨的意识。④而在霍乱传播问题的考察中,具体流行月份对流行路线的复原至关重要,并对研究时段、区域范围提出要求。 自1961年副霍乱大流行发生后,霍乱在中国大流行的历史宣告终结。其前期的流行病学研究受医学水平的限制,对霍乱的诸多认识还有待商榷;后期的医学认识水平虽大为改善,但是研究对象已然不在。对传染病而言,其流行现象的发生深受自然及社会人文因素的重大影响,而社会人文因素又有时间和地域之差。中国广大版图多样化的环境,使霍乱流行诸要素有较大时空变迁,这就导致纯医学的流行病学研究面临诸多挑战,如此,则大空间、长时段的霍乱流行史研究及史学角度的霍乱流行病学检讨成为必要。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展开。 鉴于霍乱自清嘉道之际传入中国,本文将1820年至1911年作为观测区间,以清代霍乱流行的自然、社会环境为研究对象,对霍乱大流行时期的疫情烈度变化、季节分布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检视以往的霍乱流行病学认识,并通过分年霍乱疫点按月地域分布分析,展示数次霍乱大流行的蔓延过程。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流行路线、易感人群等流行要素进行探讨,并结合霍乱大流行时期的反常气温变化、旱涝灾害、河道交通等自然要素及中国传统的饮食生活习惯、霍乱流行的人群差异等方面对霍乱大流行的社会结构性原因进行探析。 本文所采用的史料主要为编修于道光至民国年间的县志与《海关医报》,由于近百年全国域面方志体系疫情史料的梳理工作极为庞杂,笔者采用建立数据库的方法,对自清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方志(县志为主,兼及府志和省志)疫情进行梳理,并兼及旱灾、水灾伴发情况,初步建立“清代和民国方志疫情数据库”。⑤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取有疫情特征描述的记载形成囊括疫发年、疫发月、病名、疫发地等要素的“1820-1911年方志疾病谱”和“1820-1911霍乱年代表”,为霍乱辨疫提供连续的时空对比坐标;同时结合地方医书将霍乱的详细记载及医史学界梳理的霍乱年代作为霍乱辨疫参标,⑥采用“分府疫情辨别法”,⑦对霍乱疫情进行判别,最终形成“清代霍乱大流行疫情数据库”。该数据库囊括疫发时间、疫发省、疫发府、疫发州县、疫情描述、旱涝伴发情况、史料来源、“大事记”记载截止时间等要素,共计620条基础数据,为本文依据的基础数据库。⑧ 一 疫情季节分布与流行路线 由于方志体系多是以四季为分的粗糙月份记载方式,故而霍乱大流行季节的分析需首先将疫发时间的定性描述转化为标准月份,转化遵从原则为:月份记载明确者采用原记载。记月模糊者,则春等同于1-3月,夏等同于4-6月,秋等同于7-9月,冬等同于10-12月,此月份皆指阴历。如载霍乱发生于两季之交者,则记前季节末月和后季节首月。另有部分未记载月份但据上下文可做推断者,如疫情发生后行7月或8月过年之俗以禳疫,则将月份累入过年所在之月及前月,如6月过年者记作5-6月,7月过年者记作6-7月,8月过年者记作7-8月。另有部分方志体系月份记载缺失,但通过其他史料可定月份者,笔者做相应调整后计入。 在此基础上,笔者参照《中国1939-1944年十种法定传染病流行史料丛辑》(以下简称《传染病丛辑》)⑨霍乱病例省际月份分布情况,同时结合《海关医报》中所记各省港口霍乱疫发的月份区间,对方志系统数次霍乱大流行的各省春发与冬止时间稍做限制调整,⑩作为对嘉道以降霍乱大流行季节分布特点探讨的基础数据库,并借此对流行路线进行分析。 (一)总体疫情季节分布情况 调整后的嘉道以降霍乱大流行疫发季节分布如图1。
图1 清代霍乱大流行时期分月疫发县数变迁 《霍乱与副霍乱》一书曾提及温带地区霍乱以7-9月发病率最高,而我国历史上的霍乱流行大多数自5月开始,6月逐渐上升,8月达到高峰,10月后逐渐减少。(11)从图1可见,从历史时期疫发县数来看,4-9月份为霍乱流行期间,6-8月份为多发期,7月霍乱高峰值出现,这就印证了阳历8月多发霍乱的说法。此结论与范日新以霍乱病例数目观察为基础、以南中国为主要观测区的结论吻合,这也意味着阳历8月的霍乱高峰期不仅代表是月霍乱病例数最多,疫发点亦最多。 在副霍乱与气象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中,高气温、高气湿被认为是导致副霍乱高发病率的重要因素。(12)就现代气候特征来看,除沿海和岛屿外,我国全年最热月份出现在阳历7月。由于水体热容量比陆地大,因此如以月为单位,海洋上最热月一般较内陆晚一个月,即8月。海岸及沿岸地区深受海洋影响,最热月一律延后至8月。(13)同受海洋气候的影响,此月份一般也是沿海地区降雨丰沛的时期。霍乱有多发沿海的特点,由此来推测,霍乱之所以在阳历8月多发并出现极值,有可能是因为其与副霍乱一样,与高温、高湿的环境密切相关,而各省份的霍乱疫发季节分布并不相同,对总疫情贡献率也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