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境界的现代性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海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不同于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历史唯物主义有着独特的精神境界建构之路。传统文化中以德性修养为支配性价值取向、以逍遥解脱为最高意义追求和以宗教信仰为终极关怀的三种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离时代转型、轻视社会关系对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贬低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问题。现代西方文化批判中的精神追求,往往注重精神世界的某一维度,缺乏一个整体性的分析框架,因而显得有些零碎和缺乏真正的力量。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人的精神境界应该是内化和外化的综合、适应性和超越性的统一,反对精神理想化或碎片化,建构与现代化合力共振、交相辉映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应然的文化理想。我们主张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架构之中,从“欲望主宰”和“精神至上”的两极张力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建构“现代化·欲望·精神”的协和境界。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3 年 01 期

字号:

      关于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联,学术界已经有了诸多理论阐释。关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也逐渐成为一个共识性课题。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架构中关注人的精神存在和精神境界,却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国内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进路,基本突破了传统的“运用和推广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石的“新的世界观”,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和以“历史”为理论方法或解释原则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这些研究,既把“精神统治世界”的观念揭示为虚假的意识形态,也反对抹煞精神的能动性以及把精神存在简单地等同于物质副产品等论调,强调应在实践活动中研究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就为研究精神境界问题限定了“可能性空间”,但缺乏开拓性探索和实质性建构。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突出了精神存在及其力量,如卢卡奇的“总体性”和“物化意识”、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以及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否定的理性”“社会性格论”“爱欲解放论”等。这些研究强调却也夸大了精神的地位及其作用,逐渐溢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路径及其基本限度。

      沿着历史唯物主义开辟的道路,研究如何走出现代性的精神困境和建构现代性的精神境界,既可以阻止对精神境界的思考陷入玄妙虚空,也可以推进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在唯物史观视野中,精神境界是人在适应、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精神需要的满足层次的提升状态,标识着一个人精神追求的格局或品格。历史唯物主义超越了对精神生活的抽象化理解和直观性阐释,为把握精神境界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性和过程性相结合、社会性和历史性相统一的分析框架以及整体性的视角。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不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架构,才能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传统文化的精神境界取向

      追求什么样的精神境界,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懈探索的一个问题,尤其在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深厚的智慧积淀。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因此和物质文明一样,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也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精神境界追求,显然不同于具有靠天吃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家庭本位等特征的漫长农业时代。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历程,也是人的内在力量日益彰显的进程。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曾对全面开启现代化的19世纪作了这样的描述:“19世纪历史的显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为智慧所控制,成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①然而,现代性的精神困境,如精神生活的世俗化、物化、工具化、虚无化等也随之而来,这也正是现代性的精神境界追求所要直面的问题。此外,唯物史观把精神生活归为社会的精神现象,主要从人民大众而不是个别人物中探究“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②。总之,不同于农业时代及其少数精英的精神追求,唯物史观的精神观照基于大工业时代的实践,且具有世界眼光和人民大众立场。概而言之,在传统文化中主要有三种精神境界取向:

      其一,以德性修养为支配性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在于强调人的德性修养。作为主流的儒家文化,尤其强调以德性觉解和道德理想超越本能与世俗的限制,进而不断提升精神境界。马克思曾经肯定了道德修养在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③。当然,人们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④。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推崇道德,是与农业时代的血缘依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式、政治需要等分不开的。道德是历史的产物,作为社会意识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修养,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无法保留“独立性的外观”,“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⑤。社会化的人无论何时都不该无视德性修养。然而,脱离现实生活世界的空洞的道德教化和没有实践基础的德性觉解,很难真正发挥引领精神生活的作用。在传统的道德规范受到批判而新的道德标准尚未深入人心之际,德性修养的境界追求尤其容易受到价值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冲击。马克思、恩格斯严格限定了不同时代境遇中道德境界的作用,提出了“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共产主义者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⑥等论断,他们追求的是解放全人类、为人民大众谋幸福这个最大最根本的道德。

      其二,以空灵逍遥、解脱无执为最高的意义追求。道家强调做世界的旁观者,摆脱外在诸相的束缚以及社会对个人自由的妨碍,防止物滞心染或身心沉沦,追求摄心反观、迥然明觉、致虚无为、澄然清静、凝敛内在生命深度的超越性境界。禅宗的智慧在于破除人们对表象世界及其知识系统的执着,在启发内在的自觉和直悟生命的本真之中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获得精神的解脱和自由。道家和禅宗的精神境界追求,对于平衡由于人的生物本能和功名利禄的牵引而引起的精神散乱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净化人心和建构精神家园也具有启发意义。然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维度来看,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一体的。这一视角在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的一系列论断中得以充分呈现,如人的自由发展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个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个人的联合和自由离不开真实的集体这个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集体的活动和集体的享受是表现自己和确证自己的活动和享受、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涉及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等等。显然,精神存在及其发展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应从社会角度去研究,关注精神生活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向度。历史唯物主义反对脱离社会关系追求个人的逍遥解脱。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境界追求也是历史的产物。特定历史时期的环境和条件决定着一个人的意识特殊性和精神空间。人的精神追求“应该是什么”“能够怎样”“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成为什么”,是随着时代境遇而不断变化的。实际上,现实中的绝大多数人,显然无法长时期脱离或超越社会关系与历史条件而一味追求精神的纯粹、解脱和自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