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年的教育大事件,“双减”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可见,减轻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为家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提供社会支持,让下一代得以身心和谐、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已成为国家层面特别关注的问题。 案例:“双减”之后,社会上很多培训班陆续停办,大班的嘉嘉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一到周末和节假日,他就满怀期待地问妈妈“有什么安排”。然而,嘉嘉妈妈心里却没有底。她一边盘算着该怎样让嘉嘉从学习上为幼小衔接做准备,一边又希望给嘉嘉更多自由,让他享受快乐的童年。为此,嘉嘉妈妈苦恼不已:不上各种培训班了,周末和节假日的空余时间大大增加,该带孩子去哪里、做什么?怎样安排才能让孩子过得既充实快乐,又能有所收获? 2-6岁的孩子是在真实情境中学习的,他们的学习带有直觉性、体验性、沉浸式等特点。因此,家长需要思考:如何减少孩子对书本上抽象符号的知识学习,增强孩子的体验感?怎样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感知和学习?在此,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带领孩子走向“窗外”,到多彩的世界中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 “窗外”处处有资源 “窗外”,有着广袤的大自然和大社会,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们都在强调教育与生活、社会、自然、世界的联系。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不例外。然而,“窗外”的世界多姿多彩,哪些场所适宜孩子探索和学习?哪些资源值得家长挖掘和利用? 事实上,在孩子所生活的社区乃至城市里,就有各种宝贵的资源库。以下梳理、列举部分生活中常见的、易于利用的资源,并附上活动建议(见表)。
智慧选用资源 面对“窗外”种类丰富的资源,该如何筛选、有效利用,让孩子在与大自然的亲密“对话”中、在与周围社会的交流互动中学习?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带孩子走进天然的“学习场”。 从身边的资源开始 “邻近性”和“可步行性”是国际上公认的可持续住区和可持续城市的概念标准,也可以作为家庭筛选学习资源的重要参考。一方面,触手可及、便捷的资源可以大大提高使用频率,增加孩子与之互动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周边就有大量的免费资源可供利用,家长不必舍近求远,尤其是小年龄的孩子活动范围有限,有时“一片绿地”就可以满足他们的探索需求。因此,自家的小花园、社区的绿地、对面的菜场等,都可以成为孩子“窗外”的课堂。 充分运用真实的场景 相较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为灵活和随机,家长不必每一次活动都“刻意为之”,可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资源,让孩子在真实的场景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以逛街购物为例,带孩子穿梭于商场或马路上时,店铺的名称、产品包装袋上的文字符号,都是认知的好渠道;商品的价格标签、结账时的小票,可以成为数学学习的途径;包装上的温馨提示、特殊的图标、配料表、保质期等,可以让孩子了解生活常识;购物过程中向营业员咨询、结账等环节,可以让孩子学习与人交往等。 注重趣味性、游戏化 家长在带孩子与自然或社会资源建立联结时,要关注资源本身对孩子的吸引力,结合孩子当下的关注点和兴趣点,选择合适的场所,带孩子实地参观、学习、体验,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主动性。比如去超市购物,可以让孩子做个“小当家”,制订购物清单、从货架上取物、去收银台结算等,过程中还可以设计采购小任务、小游戏,并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让孩子有强烈的任务意识和愉悦的购物体验。 让“走出去”形神兼备 带孩子“走出去”,不仅要从外在形式上走出家庭,更要从内在理念上真正转变——减少成人的思维导向,增强孩子的具身投入。具体来讲,家长要注重以孩子为主导,尊重孩子的意愿、听取孩子的想法,为孩子提供及时、适切的支持和帮助。家长可以试试带孩子这样“走出去”。 体验一次沉浸式学习 乘地铁怎么买票?地铁有轮子吗?地铁线路图上为什么有实线、有虚线?为什么地铁的门会自动开?坐地铁需要遵守哪些规则……一听妈妈要带他进行“地铁探秘”,浩浩凭借以往乘地铁的经历,事先列好一系列问题,兴冲冲地出发了。到了地铁站,浩浩通过采访地铁工作人员、站在闸机口观察、拍摄线路图和轨道、查看地铁站里的各种标识等方式,收集了很多信息。回到家后,他用绘画和符号再现了“地铁安全规则”,用手工材料制作了闸机口、安检设备、地铁车厢等,准备制作属于自己的地铁线。 浩浩这样的“沉浸式学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了以孩子的意愿和需求为主,让孩子体验到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中,家长还可以提供更多支持,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带孩子再次乘坐地铁,学会统计从起点到终点的站数,了解如何换乘;邀请小伙伴一起参与,探寻地铁站里更多的秘密;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并和地铁进行对比;结合自己的乘坐体验,向地铁工作人员提出改进建议等。 做个小小观察员 “快看,银杏树的叶子又变黄了。”熙熙兴奋不已。入秋之后,小区里树木的颜色变得丰富多彩,熙熙提出想要“追踪”一棵银杏树,看看它会有怎样的变化。妈妈欣然同意,并提供了iPad和绘画工具,鼓励她每隔几天为银杏树拍一张照,并用绘画和符号记录观察日记。熙熙坚持记录了三个礼拜,她兴致勃勃地表示要从秋天记录到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