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该从生活琐事开始,注重细节,这是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重要理念。孩子零花钱的管理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育的机会。错过这一方面,会酿成苦果或留下遗憾。 案例一:一场危机事故引发的关于零花钱的思考 几年前有一所学校发生了一起危机事件,我被邀请前往指导危机干预。一名高中男生P失踪三天,他的遗体从校园的一个池塘里找到了,全校震惊悲痛。P是个乖孩子,同学关系好,老师都很喜欢,学习成绩也不错,怎么会出现这种意外呢?领导、老师和同学都很迷茫。我带领危机干预小组通过面谈,从熟悉P的同班同学和老师那里了解到了比较具体的情况。P有一个重要的细节让人唏嘘,就是他的零花钱管理问题。P虽然有经济良好的家庭,爸爸办企业,做生意比较成功,但是爸爸对儿子很苛刻,用钱方面管得很严,以致他在溺亡前两周中,居然每天中午没有钱吃饭,拿一个空碗在班级同学那里讨要,希望每位同学给一点。他把中午的饭钱省下来,用于赔偿他活动课弄丢的别的同学的一只篮球,他不敢回家向父亲要钱。同学调侃他,“每人省一口,可以养条狗。”等到危机事件发生后,全班同学都很伤心,也很自责。 与他最要好的朋友反映,P家庭关系有点复杂,问题主要在他的爸爸。夫妻不和睦,父亲经常打骂母亲;父子关系也很紧张,爸爸对儿子要求很严苛。P恨爸爸,但是敢怒不敢言。更主要的是,每次学校要交费用,P向爸爸讨钱时,爸爸总是骂他、羞辱他,嫌弃他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白养他这么多年。P内心的屈辱会与班级中关系最好的同学诉说。他临死前一天还寄出一张明信片,寄给他喜欢的初中女同学,明信片中说,“我觉得你是很好的人,我们虽然交往不多,但我希望你能好好地活着,以后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而我却要与你再见了,这次再见也许是永别了。” 参与面谈的所有同学都觉得P的意外死亡与他的爸爸对儿子过于严苛有关,尤其是用钱方面深受侮辱。他爸爸经常说,“考试成绩这么差,还好意思要钱?”“我辛苦赚钱养活你,你在学校也要拿出像样的成绩来,否则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妈妈在家的日常开支也要与爸爸讨要,同样被讽刺挖苦。P从来都是循规蹈矩的人,从不乱花钱,而他的爸爸这样对待他和他的妈妈,知情同学表示谁都会受不了的。 反思危机的教训,父母教养孩子最可贵的是无条件的爱,保证孩子的温饱是最起码的爱的表达,而P感受到的是受屈辱、被讥讽,这使得他内心很受伤、很自卑,从而走向了自我否定,最终自杀身亡。 案例二:过度溺爱、随意乱花钱酿成苦果 这个案例与案例一相反。Q跟妈妈来到咨询室是讨论手机管理问题,妈妈没收了他的手机,他大吵大闹,在咨询室对妈妈咆哮,手机是他的主权,手机是他的生命,玩手机是他的自由权。妈妈满脸迷茫地看着这个刚上初中的儿子,在一旁的爸爸也叹息不已,不停地抱怨妈妈,“都是被你溺爱坏的。”怎么会导致这样的状况呢? 这个家庭父母都勤劳聪明,善于做生意,收入可观。育有一儿一女,两孩相差两岁,他们对儿子更加溺爱,有求必应,花钱如流水。到了初中,因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需要用手机和网络,于是Q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和手机聊天,不能自拔。结果学业荒废,脾气暴躁。问儿子怎么想的,他觉得大家都在玩,大家都在网上消费,比谁的花费多、奢侈品多。父母没法控制和管理,现在他的意见父母必须支持,否则大吵大闹。直到父母发现儿子Q只追求玩乐享受、荒废学业,准备弃学时,才感到问题严重,开始纠正他的不良行为,在家庭内爆发激烈冲突,甚至肢体冲突。妈妈说:“他居然敢打我,还把家中的门窗都砸坏了。”爸爸不在家时,Q发脾气,妈妈和姐姐都很害怕,躲在房间里紧锁房门不敢出来。Q在外面大喊大叫,“不给钱就杀了你们。”妈妈问:“这儿子怎么现在像疯狗一样?”这就是溺爱的结果。 Q的不良行为现象比较复杂,简单分析有如下原因:过度玩游戏之后,比较容易形成脾气暴躁和人际关系冲突;过度花钱,攀比豪华奢侈,难以适应社会的一般行为规范要求;父母溺爱,导致不遵守社会的基本规则;父母教养意见不一致,导致没有明确的家规,孩子就养成为所欲为的习惯,对家规、法律和社会规范都不放在眼里。这是非常棘手的个案,管理好零花钱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但确是最初的重要起因。 教养孩子常陷入的三个误区 教养孩子的时候,年轻父母或年轻教师常常会陷入三个误区:忽视人性本身是很复杂的;不了解金钱的功能也很复杂;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无过无不及最为重要。 误区一,父母或教师常常会因为爱孩子而轻视或忽略了孩子自身的复杂性。在环境适应中,每一个孩子都用上了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争取让自己最舒适的条件,而父母或教师因为爱而没有认真思考和应对,无意识中忽视了人性的复杂性。有句名言“因为爱他/她就输给他/她了”,就是这个意思。每一个人,包括幼小的孩子和青少年,都有动物性的一面和社会性的一面。当人的非理性的、动物性的一面表现出来时,人就会表现得任性、冲动,甚至野蛮、凶狠,就会违反基本规则,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严重的会走向犯罪。当人的善的一面、社会性的一面表现出来时,他/她就会表现得有理有节、仁慈善良、勤勉尽责等,符合社会规范的一面。孩子成长过程中,这种符合社会规范的一面是逐步养育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这个成长过程被称为社会化的过程。因此无论多么爱孩子,都不能因溺爱而忽略了这个教育过程,案例二中的Q就是一个遗憾;也不能放任孩子自己成长,不给他足够的关爱和支持,结果如案例一中的P,因为体验不到被爱和被接受的感觉而放弃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