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三弃三收”新论  

作 者:
刘勤 

作者简介:
刘勤,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成都 610068)。

原文出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诗经·大雅·生民》中常被学人提及的后稷被“弃”,实为后稷被“寘”。“寘”字保留了十分丰富的仪式和神话内涵。因此,所谓的“三弃三收”,实为“三寘三收”。“三寘三收”的情节源自远古地母崇拜的仪式和神话——血祭沃土。不过,在《诗经·大雅·生民》的文本中,就已经文明化了。进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不能理解“三寘三收”情节的仪式和神话内涵,亦为适应新的时代思想(如人治、德化、中央集权等),遂将被“寘”简单化为被“弃”,由此而产生了后稷“弃”之名。到西汉,通过司马迁的进一步整合和阐释,“三弃三收”的说法遂基本定型。随后,世人便遵循这一脉络纷纷用后世的道德观念、合理性去解释后稷被弃之由,离真相愈加遥远。


期刊代号:J2
分类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22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被历代注家和当今学界所公认并不断阐释的“三弃三收”,指的是周始祖后稷被母亲姜嫄三次丢弃、三次抱回,最终养大成人的情节。后稷被弃,古往今来几为共识。建立在后稷被弃的基础之上,学者们又集中于对后稷被弃之由进行探讨,提出了十多种说法,如无父贱弃说、长相奇怪被弃说、彰显灵异而被弃说、遵从神意而被弃说、弃子习俗说、遗腹说、速孕说、早产说、晚生说、易生说、难产说、卵生说、不哭说、假死说、阴谋说、避乱说、杀长子宜弟说、无意有子说、轻男说等,不一而足。①

      后稷被弃的各种解释当然都是后来附会的。到底后稷有没有被弃?“三弃三收”又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都还需要再探讨。这一研究不仅对于我们认识先周历史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我们认识华夏耕稼文明的起源和相关信仰大有裨益。

      一、《生民》“三寘三收”情节来自地母崇拜的仪式和神话

      关于周民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话传说,不少文献都有记载,如《诗经·大雅·生民》、上博简《子羔》、《史记·周本纪》、《列女传》、《吴越春秋·吴太伯传》、《春秋元命苞》、《竹书纪年》、《宋书·符瑞志》等。不过,正如岑仲勉所说,其他资料“不外脱胎《生民》一诗而略加窜改”。②毫无疑问,《诗经·大雅·生民》的记载,是最早的、神话文献学价值最高的记载,理应得到重视。为了便于分析,兹列全诗如下: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不坼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吁,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③

      尽管《生民·序》所谓“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④云云,已融入了春秋战国以来乃至汉代的观念,但《生民》一诗大约成书于“文王全盛时代”,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周后期⑥的思想观念,如实地记录了周人远古集体记忆中的远祖故事,并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最后著于文字,当是事实。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是从神话开始的,周民族的历史自然也不例外。

      《生民》全诗共八章。前三章的主角是姜嫄。诗歌一开始追溯周民族的起源,指出周民族的始祖母是姜嫄。起初她没有孩子,于是虔诚祭祀,踩到帝的脚拇指印后怀孕,足月生产,毫无痛苦。然后,她把初生的婴儿后稷三次分别“寘”于“隘巷”“平林”“寒冰”,又三次抱回来。中间三章的主角是后稷。主要叙述了后稷的功绩,如后稷很小就能养活自己;种植的粮食和果蔬总能丰收;懂得很多种植的技能,如相土、除草、培育和选择嘉种等。最后两章的主角仍主要是姜嫄。“后稷肇祀”的对象,起初非姜嫄而谁?

      从《生民》开篇即言姜嫄、姜嫄为后稷之母、“后稷肇祀”姜嫄等要素,以及全诗的结构和内容来看,姜嫄的主体地位仍得到了充分彰显,远非《生民·序》及此后诸家那样更推崇后稷。故《生民》所谓“尊祖”,至少应包括女始祖姜嫄和男始祖后稷;而在更早的时候,尊女始祖姜嫄应是最主要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和认识的进程来说,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从女始祖开始追溯的。在作为始祖之前,她们首先是自然神。姜嫄的原型是大地,神格化为地母;后稷的原型是谷物稷,神格化为稷神(稷,也有一个从女性到男性的发展演变)。⑦那么,《生民》所谓“姜嫄履迹生后稷”讲述的就是大地上长出谷物的故事,引申为地母生养万物。

      在此认识之下,远古时期世界各地都普遍地盛行过向地母献祭的仪式——血祭沃土,即将活人作为牺牲,献祭于大地以求丰产的原始野蛮习俗。“猎头”习俗便是一例。这一习俗不仅普遍地流行于原始农业部落,且延续到阶级社会很晚时期。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猎头习俗见于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后来在马家浜、良渚、龙山、石家河等文化中均有发现。⑧今土家族《梯玛神歌》也讲述了“人牲祭祖”的故事。此外,菲律宾群岛土著、孟加拉国刚特人等也曾有于播种之前杀死人牲敬献地母的仪式。这种催生巫术在人类学家的著作中比比皆是,如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金枝》。

      最初献祭给地母的牺牲,是部落首领的孩子,或是大巫师的孩子,抑或是首领和巫自己,因为必须是献给地母的“最高贿赂”。这也是得到她护佑并恩赐食物和子嗣的必备条件。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普遍地认为使大地丰产的关键因素不是别的,正是地母(后来抽象化为社)的赐予。大地生养万物,与女人生孩子是一回事。这里面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原始生态思维:人的种子(孩子)=植物的种子(嘉种)⑨=动物的种子(幼崽、卵),都叫“子”。

      《说文解字》释“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称。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古文子,从,像发也。,籀文子。囟有发,臂胫在几上也。”段玉裁注云:“《律书》:子者,滋也,言万物滋于下也。《律历志》曰:孳萌于子……子本阳气动,万物滋之称。万物莫灵于人,故因假借以为人之称。象物滋生之形,亦象人首与手足之形。”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