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强化:问题检视、原因分析与实践对策

作 者:
赵霞 

作者简介:
赵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少年儿童研究所,北京 100089 赵霞,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儿童组织。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少先队员光荣感不够强烈是当前少先队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特定场合下自豪感高但日常归属感不强烈;光荣感认知基础薄弱;责任感弱化、参与热情降温,等等。研究发现入队方式、入队时间、队员角色及环境因素对强化少先队员光荣感具有重要影响,少先队工作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良教育环境对少先队员光荣感也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制约。新时代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应着力于做好强化队前教育、拓宽光荣感教育内涵、创新实践活动载体、挖掘少先队精神内涵、营造少先队文化氛围、强化少先队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工作。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12 期

字号:

       一、文献梳理

       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是新时代少先队的工作主线,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光荣感是少先队的魅力之源,是促使少年儿童积极加入少先队的主要动力,是少先队员接受组织教育的重要前提。光荣感缺失将严重影响少先队组织教育根基和使命达成。因此,探讨如何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具有重要意义。

       对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研究源自对其蕴含的政治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深刻认识和普遍共识。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并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的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少先队作为中国少年儿童加入的第一个政治性组织,在政治育人上具有基础性地位,而将少年儿童吸引到少先队组织中,让他们感受到作为少先队员这一身份的光荣感,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前提,是少先队为党育人的起点。因此,从政治逻辑看,培育少先队员光荣感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

       培育少先队员光荣感是少先队发挥组织功能的现实需要。少先队是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少年儿童群团组织,政治性是其第一属性。政治组织的凝聚力来自政治认同。少先队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实现政治社会化,主要也是通过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认同来实现的。从实践逻辑来讲,光荣感培育是少先队组织教育的重要抓手,是少先队实现组织功能、完成组织使命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任务。

       培育少先队员光荣感也是少年儿童进行政治社会化、实现全面成长的发展需求。个体必须进行政治社会化,明确自身的政治信仰,才能使精神世界有序发展,从而在现实社会中获得更好的成长与满足。对少年儿童来说,政治社会化既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成长的过程。少年儿童加入少先队,获取最初的政治身份并以此为荣,进而接受良好的政治启蒙,进行符合年龄特点的政治模拟与实践,以适合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对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全的政治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培育少先队员光荣感的重要理论逻辑。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近年来关于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现有研究主要涉及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概念内涵、问题归因、培养策略等方面。首先是梳理光荣感的内涵,少先队员光荣感是对少先队这一光荣组织的认可与热爱,是为自己能成为光荣组织的光荣一员而光荣[1],主要包含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三个因素[2-4];也有研究者认为光荣感由仪式感、责任使命感、组织认同感三个因素构成[5];感到光荣时多有庄严仪式、快乐气氛、施展才能、伙伴认可、组织激励、助人行为等要素[6];光荣感具有公众认可性、主体的价值认同性、利他性等丰富内涵[7]。其次,探究少先队员光荣感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少先队组织与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比如少先队工作政治属性凸显不足、少先队基本知识教育不足[8]、全童同步入队、降低入队考核要求[9]、“全童入队”策略应用不当、队员主体性未得到充分尊重[10],等等;另一方面是组织外部因素影响,比如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负面价值观念冲击,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对少先队组织生存空间的挤压[11]。最后,探索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培养策略,包括入队机制、队前教育、仪式教育、榜样教育、阵地建设、活动建设、激励评价机制等多方面[12-14]。

       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偏重工作分析、经验总结、案例剖析,实证研究较少,不利于把握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实际状况,不利于揭示光荣感下降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基于此,本文聚焦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实况分析,通过对十余年全国性少年儿童调查数据的纵向对比分析,从综合评价及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系统呈现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总体状况与变化趋势,分析入队方式、入队时间、队员角色及学校和家庭的重视、支持程度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对策建议。

       二、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9年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多项少年儿童调查。所有调查均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抽样采取多段分层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抽取全国东、中、西部多个省份,再从每个省抽取多个地市,每个地市抽取多个区县(城乡各半),然后从各区县抽取学校,最后从学校中随机抽取学生,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各项调查的基本情况见表1。

      

       (二)评价指标

       少先队员光荣感具有多层次性,以认知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体现为行为或行为倾向性。因此,少先队员光荣感的评价指标也应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维度。在认知维度,光荣感主要表现为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性质、历史等基本知识的整体认知,以及对自己在少先队组织中的状态的认知。在情感维度,光荣感表现为少先队员体验到的对少先队组织心理上的情感依恋与归属,并以少先队员身份而自豪。在行为维度,光荣感主要表现为是否愿意佩戴组织的标志,是否愿意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并承担一定的岗位职责,是否关心少先队组织的发展,以及将来是否愿意加入共青团,等等[15]。本文综合各项调查中涉及的测量指标,主要选取了能够进行纵向对比的有代表性的指标。

       (1)综合评价指标。在2009、2016和2020a调查问卷中,均调查了少年儿童“你觉得当一名少先队员光荣吗?”选项为“很光荣”“光荣”“一般”“没什么特殊”,是对少先队员光荣感的综合评价。在2020a的调查中,还增加了对少先队员光荣感整体印象的评价,“在你的同学当中,认为当少先队员光荣的大约有多少?”选项为“全部”“大多数”“一半”“少部分”“很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