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精髓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新发展理念围绕“新时代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系统回答了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型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发展环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集中回答了21世纪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原则、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目的等核心问题,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核心要义,为新时代我国全面实现新型现代化、完塑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基本理论遵循,指明了21世纪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走向,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精髓。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1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与此同时,发展问题更加凸显。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普遍出现了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态势不佳、发展方式落后、发展取向偏颇、发展环境困窘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良性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正确走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关于21世纪人类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旨在破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从哲理层面回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发展环境等重大问题,集中回答“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一个在人类现代化实践中生成着的科学理论体系。基于对我国近代以来现代化历程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基于对世界现代化经验教训的深刻汲取,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三个历史决议”)强调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34页)新发展理念围绕“新时代我国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不仅系统回答了我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型现代化的指导原则、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发展环境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揭示了我国新型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逻辑,而且集中揭示了世界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普遍要求和基本走向,精要回答了“21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这样的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核心要义和理论精髓,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以下结合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内涵、意义作用和内在逻辑进行具体阐释。

       一、创新发展理念与新型现代化的发展动力观

       现代化发展的动力问题是一个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划时代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思想。毛泽东结合社会主义社会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一精辟论断,在现实基础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在新时期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动力的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科技发展新形势和科技作用日益凸显的现实境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2021年,第80页)的鲜明论断,进一步突出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动力作用,明确把创新发展放在新发展理念的首位,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

       创新,一般包括两种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二是继承性创新。本文所说的创新包含以上两种含义。创新的类型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四种,这四种创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其中科技创新是核心,旨在推动生产效率提高和生产力发展;理论创新是基础和先导,旨在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制度创新是保障,旨在保护各种创新因素和创造活力;文化创新是灵魂,旨在激发各种创造活力、营造创新氛围。这四种创新既各有侧重、各司其责,又相互影响、相互配合,不断激发和保护着各种创造源泉和创新活力,使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宝贵品格和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禀赋,是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先机的一大法宝。在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的作用更加凸显,它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是推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推动我国由“发展中大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创新发展是推动我国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跨越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前提条件。我国通过大力促进自主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推动实现发展方式转变,以期从根本上改变西方现代化外延式扩张的老路,走出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加凸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作用越来越大。在我国,加快科技创新具有现实必要性。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我国切实推动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迫切需要强大科技的支撑。二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新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而深入,亟待推出更多更好的关涉民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我国要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迫切需要发挥科技创新第一推动力的关键作用。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科技现代化始终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创新有助于不断促进我国自主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持续激发各种创造活力,推动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力发展,形成各种创新协同配合的生动局面。

       基于科技创新在我国新型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科技创新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四个面向”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一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二是面向经济主战场,三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四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参见习近平,2021年,第434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