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一“鱼和熊掌”的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当前,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我国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国际标准为目标,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依然属于粗放的要素投入型,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特征。2006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7.55%,而2019年上升至9.01%,同时,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值却从5.6%下降到4.3%,因此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成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点。 2019年国家发改委联合24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多个举措涉及创新,如创新物流服务模式、促进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创新用地支持政策等,可见创新是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意见》中同样提及要加快绿色物流发展。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约束下,发展绿色物流迫在眉睫。环境问题是市场失灵的表现,政府干预是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环境目标的实现,政府部门通常会设置严格的环境规制,这是否会激发物流企业创新,进而促进物流业发展?抑或是,严格的环境规制增加企业的合规成本,同时抑制物流业的需求量,阻碍其发展?环境规制、创新二者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机制如何?这些问题都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本文深入探讨环境规制、创新和物流业发展水平三者的关系,以地级市为研究尺度,手动整理了2008-2018年中国各地级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取工作报告中关于环境目标约束的资料,从政府环境目标设置的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对比环境规制和创新水平的交互效应在不同环境目标表述上的差异性,扩展了物流产业发展、环境规制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同时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环境规制、创新激励措施以及促进物流业发展有参考意义。 本文主要探究环境规制、创新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机制,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对物流业影响的研究。这部分的研究结论较为统一,大多数成果认为创新对物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新在物流产业转型发展中起到引领作用(杨守德,2019),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王燕,2009)。[1-2]创新对物流市场需求、运输距离(刘国巍,2018)、服务质量(Hidalgo和López,2009)、效率(卢美丽,2020)等有积极作用。[3-5]物流技术的创新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吴桐雨和王健,2019),区域技术创新指数对物流业发展质量指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蹇令香等,2021)。[6-7]第二,环境规制与创新的关系研究。学术界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对创新有正向影响。“波特假说”(Porter,1991)认为如果通过严格的监管和设计合理的政策,环境规制会激发企业创新,从而抵消环境规制的合规成本。[8]企业进行绿色工艺创新,自主研发和购买使用新技术、新工艺的动力之一就是严格的环境法规制度(Feng和Chen,2018;Ambec和Barla,2006)。[9-10]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消极的。“合规成本假设”认为环境规制会导致企业不得不投入资金治理污染,这可能会挤占部分R&D资金,导致技术创新滞后(Gray等,2001)。[11]第三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会激发创新,但也会产生一定的合规成本,两种作用方向不同的效果最终走向如何,取决于创新带来的正向抵消效应和负向合规成本效应谁占据主导,因此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行业竞争力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呈U型或倒U型的关系(Johnstone等,2017;Stavropoulos等,2018)。[12-13]第三,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的影响的相关研究。学术界目前对此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的发展无显著影响(刘承良和管明明,2017;于丽静和陈忠全,2018),甚至会起抑制作用(王维国和范丹,2012;周小鸿,2020)。[14-17]一种观点则提出环境规制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是非线性的,且可能存在门槛效应(廖敏和洪国彬,2015;唐建荣和唐萍萍,2018)或滞后效应(裴恺程和穆怀中,2021)。[18-20] 回顾以往的文献发现,关于环境规制、创新、物流业发展两两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丰富,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则较少。环境规制与创新的关系、环境规制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的研究结论的不同,在于学者们对指标的选取和测量方法不统一。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第一,借鉴陈林等(2021)的做法,采用PM2.5的倒数值来表示环境规制,PM2.5是一个环境规制的结果指标,比以往研究用到的投入或成本指标更能体现环境规制的真实效果。[21]同时,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环境目标表述为视角进行异质性分析,探究在不同的环境规制目标表述下,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作用、环境规制与创新对物流业发展的交互效应是否有显著差异性,为政府工作报告环境目标表述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这是以往相关研究尚未涉及的。第二,利用我国285个地级市2008-2018年的数据,较为全面地研究环境规制和创新对物流业发展的交互效应,以及环境规制通过创新这一门槛变量对物流业发展的门槛效应。 二、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21世纪以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崛起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物流活动得到空前发展,全球化的物流活动导致运输车辆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更多的有害气体的排放,不利于环境保护(Meyer等,2007)。[22]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迫使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给予企业相应的约束。政府的环境规制是否会激发创新及产生“补偿效应”从而抵消企业的合规成本并进而对物流业发展水平产生影响?政府工作报告对环境目标表述的不同,在环境规制、创新和物流发展水平的关系中是否有异质性?环境规制对物流业的影响是否具有门槛效应?这些问题的研究尚无统一定论。 (一)环境规制与创新水平对物流业发展水平存在交互效应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创新对物流业服务水平提升、转型升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Goldsby和Zinn,2016)。[23]创新对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的内驱效应。创新水平的提高能够驱动市场需求的增长。物流市场需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征,某个区域内物流新产品的研发创新、转移和扩散,能够吸引本地客户采用创新的物流服务产品,物流企业则可以从创新的产品中获得额外利润或者节约成本。同时产品的创新能够提高客户期望值和服务结果认知的一致性(Lievens和Moenaert,2000)。[24]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将更多创新技术融入产品服务,服务的电子化、智能化有助于推出更敏捷、更适应的高质量物流产品,从而提升客户满意度(张宝友等,2019)。[25](2)创新的溢出效应。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某个区域的技术创新会对相邻的空间单元产生溢出效应。区域间的技术转移和扩散,会带动相邻区域的物流技术水平提升,进而帮助相邻区域的物流企业吸引更多的顾客,提升服务效率。(3)物流运输技术的创新能够保障长距离运输的完成,不仅能够满足本地物流需求的长距离运输要求,同时也能够拉长本地物流企业的业务辐射距离,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物流运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