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疫情暴发之前,寒暑假是用来弯道超车的,考验的是孩子对假期的利用效率。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上网课也是用来弯道超车的,考验的是孩子的自律能力,善加利用,未必不能创造奇迹。 不自律的孩子,一上网课就会暴露本性,成绩下滑是迟早的事 早晨,咨询中心刚开门,一位愁容满面的女士就步履匆匆地走进我的咨询室:“请问,您有办法让孩子自律起来吗?” 我请她坐下,有话慢慢说。 交谈中我得知,这位姓潘的女士有一个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名叫小虎。尽管很聪明,打游戏是高手,玩手机更是无师自通,但小虎似乎没把聪明用在正确的地方,学习成绩在班里仅为中等。 “我相信,只要他肯努力,一定是优等生,至少能稳居全班前10名。”潘女士说。 但是,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小虎至少一半课程是通过网课来学习的,考试成绩出现明显下滑,排名已在全班30名开外。 “都是网课惹的祸!”潘女士抱怨,“也怪小虎不争气,一点自律性都没有,我不在旁边盯着,他就偷懒玩游戏。” 她告诉我,刚开始,她对小虎成绩下滑没有太在意,毕竟线上和线下上课不同,没有老师在讲台上监督,孩子走走神儿是可以理解的;只要疫情结束,凭小虎的聪明劲儿,一定能很快把缺的东西补回来。但是两年过去了,疫情似乎没有结束的意思,而小升初眼看就要来了,她突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我安慰她:“小升初比的是相对成绩,大家都上网课,是公平的,需要那么紧张吗?” 潘女士使劲摆手:“不对不对!小虎的班主任告诉我,以前,寒暑假是孩子们拉开成绩差距的关键期,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上网课更是拉开成绩差距的关键期。疫情就像一个放大镜,原本很小的差距,疫情结束后明显拉大了。自律的孩子优秀一大截,不自律的孩子落后一大截。这不是在说小虎吗?” 潘女士告诉我,这两天她打开了家里的摄像头,在单位用手机观察小虎独自在家上网课的情况,越看越生气,最后气得差点摔了手机。 “网课开始不到两分钟,他就离开了电脑,不一会儿拿着一包薯片回来,粗暴地撕开,慢条斯理地吃,不时抬眼看一下电脑屏幕。五分钟不到又起身,回来时拿着一根充电线,开始给手机充电。”潘女士苦笑摇头,“薯片吃完了,他把薯片筒扔向远处的垃圾筐,没进。他起身捡回来,再扔,还是没进。他来了兴趣,索性穿上篮球鞋,把垃圾筐挂在衣架上,用薯片筒练习投篮,玩了近一小时。他就是这样上网课的!我这个当妈的,心再大也忍不了啊!” 我问:“小虎的班主任有没有告诉你,班里的学习尖子是怎么上网课的?” 潘女士更来气了:“班主任说,小虎成绩下滑,不能让网课背黑锅,因为班里的学霸同样是在上网课,成绩却没下滑,有的成绩还逆势上扬,进入年级前10名。班主任下面一番话更让我如坐针毡。她说,同样的学习环境,孩子们比的是自律。自律的孩子,无论线下还是线上,都能做到上课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根本不用老师约束;不自律的孩子,一上网课就会暴露本性,成绩下滑是迟早的事。” 为了让小虎自律起来,潘女士参照学校的网课课程表,制订了一个包括起床、洗漱、吃饭、运动、睡觉等生活细节在内的作息时间表,命令小虎遵照执行。但小虎不肯配合,母子俩发生争执,小虎扬言要放弃学习。 潘女士束手无策,用近乎哀求的口气说:“请您帮帮我,也帮帮小虎,让他自律起来吧!” 欲望和需求一旦产生,是不会凭空消失的。越压抑,心情便越沉重,总有一天,怨气会以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谓自律,就是一个人在没有现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营造井然有序的环境,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我觉得班主任有推卸责任之嫌。”潘女士低声抱怨,“满口的自律、自律,要是孩子都自律了,还要老师做什么?都在家自学得了。要是人人都能做到自律,那还要警察和法律做什么?” “您的想法太绝对了。”我笑道,“自律是人人必备的能力,只是有强弱之别。如果孩子缺失这种能力,将来一定会遇到很多麻烦。” 我告诉她,自律和不自律的孩子,长大以后完全不同。在处事态度上,自律的孩子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自主能力,不会盲目跟风;而不自律的孩子,在处理事情时会拖延,放纵自己。在遇到困难时,自律的孩子通常比较自信,知道自己的能力,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即便失败也不会气馁;而不自律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通常会选择退缩、抱怨,不肯自我反省。 “自律是培养出来的,不是强迫出来的。”我强调,“因为真正的自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努力的动力是为自己负责的意识。” “那不是放羊吗?”潘女士固执己见,“小孩子嘛,哪个会自我约束,刚开始总得鞭策鞭策。” “一味强迫,适得其反。”我向她科普,美国心理学家、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简·尼尔森指出:被严厉管教或者惩罚的孩子,会有4R反应,分别是愤恨(Resentment)、报复(Revenge)、反叛(Rebellion)和退缩(Ret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