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性教育是父母义不容辞的法定责任 2019年修订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明确提出要对儿童开展适时、适度的性教育,这为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提供了重要参考。近些年,一些法律、法规、规章等也对“性教育”的相关内容有所强调。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第40条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以及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也都对此提出要求。 以上法规以及相关政策文件,不仅明确了性教育的家庭责任,也表明了性教育的重要意义。目前,科学的性教育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已逐渐被大众所认同,未成年人应当接受性教育已经逐渐成为共识。但是,重视性教育且有能力开展性教育的学校并不多,能系统而持续为未成年人提供性教育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在此情形下,家庭更需要率先承担起性教育责任,为孩子提供帮助,就成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观念上的误区是家长开展家庭性教育的最大障碍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如此,家长的性观念以及在家庭性教育中所持的态度,决定了家长是否会为孩子提供性教育以及提供什么样的性教育。所以,开展家庭性教育,对家长大致有四点要求:第一,足够重视性教育,具有开展性教育的动力;第二,有积极的性观念,确保能给孩子积极的性教育影响;第三,具有与孩子谈论性话题、提供性教育的能力;第四,掌握儿童性发展特点,提供适龄的家庭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中观念和方法的关系,是“道”和“术”的关系,前者主要指性教育的理念和原则,解决的是认知层面的问题,后者指性教育途径和方法,解决的是行为层面的问题;如果“道”的层面没突破,再多的策略方法也无法穷尽家长们面对的具体教育情境;根本上还需要从“道”的层面过关,“术”的层面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不仅能使家长的一般家庭教育能力顺利迁移到性教育领域,还能让家长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发展出独特的家庭性教育方法,提升家庭性教育效果。 家庭性教育“道”的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性与性教育的片面认识,影响了家庭性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性”存在认知窄化现象,将“性”仅仅局限于生理层面,对性教育的认知也仅限于与性生理现象有关的知识普及,这种对性教育的片面理解会影响性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纪红蕾、武俊青等对杭州市小学高段和中学家长的调查研究显示,仅36.45%的家长主动对孩子进行过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的教育,81.39%的家长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但家长希望学校开展的性教育内容以“青春期保健知识”“健康性心理”和“异性正常交往”为主。刘毓灵以宜宾市江北实验小学的高段学生家长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家长性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错误的性道德观念、错误的性教育认知、错误的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内容狭隘。叶青青、关孟岚等对家长关于早期性教育内容的认知调查发现,家长性教育的观念更多涉及性生理、性卫生、性保护这三个方面,而没有明确意识到异性交往教育、男女平等教育、性别角色与认同教育也属于幼儿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2.认识误区造成的顾虑,削弱了家长开展性教育的力度 家长对于性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存在认识偏差,也会怀疑性教育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否是正面的,对性教育内容和方式产生顾虑。许多家长会根据自己的判断,把性教育内容进行“可以谈”和“不宜谈”的划分,同时由于担心性教育内容会带来“提前性唤醒”或“过早性行为”等副作用,导致许多家长在思想上有性教育的动力,但在行动上瞻前顾后、畏首畏尾。 3.消极的性观念和性态度,限制了家长的性教育能力的发挥 当家长们充分认同性教育的重要性,且消除种种顾虑后,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开不了口。“性耻感”让人们对性话题羞于启齿,且这并不会因为对性教育认识的提高而消失。难以回应孩子性问题的重点,在于家长无法处理自己面对性问题的尴尬情绪,无法以坦然的态度去交流,最终会回避与性有关的话题,或是强势阻止孩子发起对性话题的讨论。 性耻感是家长消极性观念和性态度的情绪表现,这也严重阻碍了家长发挥自己的家庭性教育能力。李佳洋、刘文利团队对幼儿家庭性教育的调查表明,父母对“性”感到害羞的态度,阻碍了家庭性教育的开展;父母对性教育存在偏见,阻碍了孩子科学性知识的获得。 更新观念,为父母开展家庭性教育赋能 观念的转变,就在一念之间,但没有深刻而长期的觉察与反思,观念也不可能短时间发生根本性变化。对于家庭性教育而言,观念的更新是性教育赋能的关键,理念正则方向明,性耻感消除则性话题不再敏感,家长就不会出现遇到一般的家庭教育问题游刃有余,而遇到性教育话题就功力尽失的现象。 1.全面认识性与性教育,让家庭性教育伴随孩子成长全过程 对“性”有不同的理解,就会对“性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有不一样的建构。“性”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由狭义到广义的演变,性教育的内容和范围也随之发生改变。狭义的性仅仅关注生理层面的生育、性器官和性行为等现象,但广义的性除了生理层面外,还包括诸如性认同、性吸引、性倾向、性愉悦等心理层面的性现象,还有亲密关系、性道德、性法律等社会层面的性现象。由此可见,性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因此性教育的内容同样很丰富,不仅要达到促进性与生殖健康的目的,还需要帮助青少年实现更好的人格塑造、提高其构建积极关系的能力,以及学会做负责任的性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