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成人”的现代意蕴

作 者:
江畅 

作者简介:
江畅,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政治哲学研究中心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名誉院长,哲学博士。

原文出处:
伦理学研究

内容提要:

历史上的统治者都希望通过社会教化使其成员成为社会所期望成为的人,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教化并不能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形成统治者所期望的好人格。统治者所期望的好人格是统治者统治的国家所需要的人格,而不一定是社会成员个人好生活所需要的完善人格。完善人格不能完全依赖社会教化,还要靠个人自己的修身。身体健康和人格完善是好人格的两个层次,修身对于这两个层次均具有决定性意义。修身并非身体健康的唯一路径,但人格完善则舍修身而别无他途。从人格的角度看,修身首先是修体,以确保形体健康、体质强健;其次是修心,以使心理健康,内心强大;最后是修性,以让人性得到充分开发,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讲求福慧双修,但忽略了“修”的对象,即人性。修性、修福、修慧作为修身的整体结构和实质内涵必须统筹兼顾,如此才能造就好人格,使人过上好生活。人们在修身的过程中也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修身成人”是先秦儒家的著名命题和重要价值理念,2018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就是据此确定的,足见这一命题的影响之深远。这里说的“修身”指的是修养身心,包括形体和心灵;这里的“成人”指的是成就好人格,即理想人格。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和宗教家对为什么要修身、修身修什么、如何修身给予了各种回答,而其中先秦儒家的修身思想对后世影响最大。修身之“修”,在汉语中的词义很丰富,但从修身的角度看,就是指修养。它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化生,让人性中潜藏的东西化育生长;二是涵养,滋润养育化育生长出来的东西,使之更加完善。修身之“身”指身体,包括形体、心灵以及人性。修养身心从修体开始,进而修心,止于修性,其要旨在于福慧双修。修身实质上就是个人自己化生涵养自己的人性,在使体质强健和内心强大的同时使人格完善,在成为智慧之人的同时成为幸福之人。在先秦儒家看来,成就理想人格靠修身,所以他们强调修身为本。修身是人格完善之路,也是人生幸福之路。不修身,好人格、好生活都无从谈起。在物化日益严重的当代社会,通过弘扬传统修身成人思想,促使人们增强修身意识且注重修养身心,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走出普遍面临的重重困境,重获身心自由具有重要意义。

       一、修身与好人格

       人是社会动物,人在社会中生活就会形成人格,才会成人。个人离开社会,其属人的本性就无法发展起来。不能进入或自外于社会生活的人,不可能获得人的本质,无法达到人的兴盛或者幸福,他们要么是超人,要么是无教养的人[1](18-27)。如果承认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前的人类有人格,其人格也是在社会(主要是氏族部落)环境中自发形成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统治者希望其成员能够成为社会所期望成为的人,因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他们施加影响(主要是教化),以造就他们的人格,这种人格通常被看作是好人格。后来,随着社会成员个人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在接受社会施加的影响的过程中,逐渐有意识有目的地造就自己的人格,以使自己成为自己所希望成为的人。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修身。

       完善人格不能完全依赖社会教化,而要靠个人自己的修身,主要取决于自己的作为,这就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2](565)所意味的。当然,个人的修养锻炼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的教化,但个人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独立自主性和作为空间。可以这样说,没有个人自己的修身,就不能造就个人的完善人格。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家大都把道德作为其修身的唯一目标,即修身就在于使人成为道德之人,在于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以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3](3-8)。如果把先秦儒家“修身成人”中的“人”理解为完善人格,那么这一说法就揭示了这样一条人生真理:唯有修身才能造就完善人格和不断促进人格完善。一方面,只有修身才能造就完善人格。虽然社会教化可能给人们提供某种理想人格,但这种人格即使是合理的,也是一般化的、普适性的,还需要个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尤其是要与自己的人性状况相对接,使之具体化为适合自己的好人格。在完成这种理想人格具体化之后,个人还需要将这种理想人格现实化为自己的实际人生,这样才完成了个人自己好人格的塑造。在整个过程中,个人的修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社会是变化的,个人生活也是变化的,个人形成的理想人格既有可能受到冲击,也有可能不再适应变化的主客观条件,因而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否则好人格就会变得不再好了,甚至会出现问题。这就要求个人的修身不断进行,不能终止。从这两个方面看,一个人要形成和始终保持好人格,就得终身自觉修身,至死方休。中国传统文化不仅重视修身成人,而且主张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满足现状,而要不断追求更高的人格层次。这对于今天的人格养成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

       身体健康和人格完善是好人格的两个层次,修身对于这两个方面均具有决定性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更重视修身对于人格完善的意义,而道家则更关注修身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两家的修身思想具有互补性,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修身观念。在现代文明条件下,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人格完善都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弘扬传统的修身观念。

       当代人的身心普遍疲惫且处于亚健康状态,修身首先要注重身体健康。身体健康问题不解决,好人格的造就就是一句空话。从历史上看,许多人的身体健康并不是通过修身达到的,长期的艰苦生活也能使一些人体质强健、内心强大。但至少就中国传统社会而言,普通百姓大多缺吃少穿、缺医少药,加上战乱频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因此他们的身体很难达到健康状态,人均寿命很短。虽然自先秦时代开始思想家们就注意到修身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丰富的修身思想观念,但这些思想观念难以传达到普通百姓,因此人们普遍缺乏修身意识。当然,他们为生计奔波而疲惫不堪,也不可能顾及修身。现代化运动使世界上不少国家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传统社会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但是,现代文明又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营养过剩和环境污染导致的身体问题。营养过剩导致了诸多所谓“富贵病”,如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痛风、肥胖症等;环境污染导致了许多恶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推算,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2.9亿人,其中高血压患者高达2.45亿人[4](209)。二是竞争日益激烈以及人们占有欲膨胀导致的心理疾病流行,如抑郁症、轻躁狂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症、焦虑症等。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全国有24.6%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其中重度的占7.4%。《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四类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为16.5%,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率为88.5%,其中因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为80.7%[5](521)。在现代文明病的严峻挑战面前,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像传统社会那样放任身体自然生存,而必须通过修身来确保身体健康,否则各种现代文明病就会找上门来,身体就会患上疾病,好人格的造就和发挥会受到严重影响。

       修身并非身体健康的唯一路径,但人格完善则舍修身而无别的选择。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只要天赋正常并生活在基本共同体(社会)中就会成为一个正常人(常人)。随着人类进化和文明进步,人积淀的遗传基因的种类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深,也就是说,人性的内涵或潜能越来越丰富。一个人在社会中自然生长,其潜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现实的综合素质,即成为一个正常的人。社会的教育、影响只能使人的潜能开发达到一定程度。如果一个人要成为优秀的人,成为社会精英,就不能满足于社会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而必须在此前提下自主地开发自己的潜能[6](56-64)。这种自主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就是我们所说的修身。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在社会中自然地生长只能成为一个常人,而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身才能使自己成为精英。精英可以是两种意义上的,一是就一定社会范围同辈人相比较而言的精英,二是相对于自己潜能开发程度来说的精英。前一种精英在人类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存在,但他们并不一定都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开发了出来;后一种精英则是将其潜能充分开发出来的人,这种精英只有文明社会才可能存在。因此,同辈人中的精英并不一定是自我实现的人,而潜能开发充分的人则一定是自我实现的人,他们才是真正的精英。从这种意义上看,一个人即使不能成为同辈人中的精英,仍然可以成为充分开发自己潜能的精英。因此,每一个正常人都可以成为精英。但是,一个人要成为精英就必须持续不断地修身,使自己的潜能尽可能充分地开发出来、发挥出来,造就自己的完善人格,从而使自己成为幸福的人,过上好生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