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恬6岁了,她5岁时有了妹妹。自从生了妹妹,妈妈的主要精力放在照顾妹妹身上,爸爸则一直都以工作为主。恬恬原来的主要养育人是妈妈,妹妹出生后,主要养育人顺理成章就变成了奶奶。对恬恬来说,妹妹的到来严重动摇了她在家中的“地位”,使她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 妈妈倾诉的“恬恬的叛逆” 有一次,妹妹在睡觉,我让恬恬小声点,她不但不听,还故意大声,甚至会摔门。更让我烦恼的是,恬恬欺负妹妹的表现越来越明显。有好几次,我听到妹妹突然大哭,冲进房间发现妹妹倒在地上,恬恬却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老师看到的“恬恬的心思” 我们班里设有情绪墙。这天,我发现情绪墙上恬恬头像的后面画着一个哭脸表情,便去询问她。恬恬说:“我想让妈妈像抱着妹妹一样抱着我睡觉,可妈妈说不行。” 在幼儿园11月集体庆生活动中,恬恬也是其中的一位小寿星,在许愿环节,恬恬许了两个心愿:一是“要把妹妹送回妈妈的肚子里去”;二是“希望妈妈每天送我上幼儿园”。她还说:“妈妈现在都不抱我、不送我,还让妹妹玩我的玩具。” 随着二孩的到来,家长自然而然会把重心放在初生的宝宝身上。当大宝用行动和情绪表现出自己的抗议时,若家长没有做出妥善的处理,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很可能慢慢变得疏远,而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非常大。那么,在家庭中,我们该如何让爱的天平不倾斜呢? 了解孩子心理:解读孩子的种种“不可” 案例中,随着妹妹的出生,恬恬在家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接着,她出现了以下行为。 表现叛逆:当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二宝身上时,大宝感到不适应,甚至会用故意做错事来吸引家人的关注。恬恬就是通过不听指令、乱扔东西、乱发脾气,发泄心中的不满。 行为倒退:当孩子遇到压力事件的时候,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倒退。恬恬看见妈妈每天陪妹妹睡觉,认为妹妹抢夺了妈妈的爱,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她在妈妈面前故意表现出倒退行为,希望引起注意,从而得到相应的关怀和爱。 变得“自私”:妹妹出生之前,恬恬得到的是家长专一的爱和关注,家里的所有人都围着她转。妹妹出生后,家里的玩具要分给她玩,爸爸妈妈的爱和精力也要分给她,恬恬难以接受这样的转变,因而会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显得比较“自私”。 关注孩子情绪:警惕不可取的家庭教育 案例中,妹妹的到来让恬恬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爱被分割的“危险”。如果这时家长没能及时关注到大宝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大宝就会体会到爸爸妈妈偏心的滋味。那么,二孩家庭中,家长的哪些做法会让大宝的内心失去平衡感呢? 对大宝的关注度减少:二宝出生后,家长对大宝的关注度大幅下降。案例中,在恬恬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前后,老师发现,恬恬妹妹出生前,恬恬的爸爸或妈妈经常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及时互动、回复消息。自从妹妹出生后,班级活动中很少看到恬恬爸爸妈妈的身影,多是恬恬祖辈代劳。因此,不难发现,恬恬妈妈对恬恬的关注度确实少了。 “大让小”思维:一旦两个孩子发生冲突,总以二宝小为由,让大宝让步。在一次家访过程中,老师看到这样的场景:恬恬在玩玩具,妹妹在旁边看得起劲,也咿咿呀呀伸出手要玩,可恬恬不愿意。家里人听见动静,不问青红皂白就说:“给妹妹,她比你小!”恬恬瘪了瘪嘴巴,转转眼珠把眼泪憋回去,情绪低落了下来。 区别对待孩子:有意无意地对大宝和二宝进行比较。老师在交流中发现,恬恬妈妈经常会提起恬恬小时候各项都发展得比较慢,妹妹则不一样,对数字特别敏感,还会主动挥动小手与人打招呼,一点儿不怕生。虽然恬恬妈妈是笑着说这些话的,其实,在一旁低头静静坐着的恬恬感受到的是——自己从爸爸妈妈唯一的宝贝变成了不如妹妹的人。 助力家长行动:情感抚慰力量大 在家庭中,家长的爱对孩子们来说,就像天平。当天平失去平衡时,要为一端增加砝码,以使其再次达到平衡状态。面对失衡的爱的天平时,家长该如何增加砝码呢? 1.亲情参与,建立平衡感 设立专属“亲子日”:全身心的“一对一”时间,是家长对孩子最好的爱和陪伴。有了弟弟妹妹,大宝就更加想要家长与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光,他要借此确认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完好无缺的。家长可以带大宝外出逛书店、看电影、散步,让大宝体验被“专宠”的感觉。 建立孩子之间的联结:在生活中,引导大宝一起参与照顾二宝,比如逗二宝开心、帮二宝洗澡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体会成就感;当大宝羡慕二宝获得更多的宠爱时,和大宝一起回顾他小时候的趣事,让他体会到,自己在那个年纪获得过同等的爱,并且现在依旧被爱着;告诉二宝要尊重大宝,多向大宝求助,多给大宝点赞,让大宝找到自己作为哥哥姐姐的“身份感”。 2.共情陪伴,情绪有密码 父母共情推动情感接纳:当孩子情绪或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问题时,不要看作是孩子在叛逆,而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在呼唤家长的理解和关怀。案例中,恬恬难以适应妹妹的到来,此时她最需要的恰恰是家长的共情。家长可以让恬恬知道,多花点时间接受妹妹也没关系。得到了家长的共情后,恬恬会知道,自己一下子接受不了是正常的。如此,恬恬的情绪得到了纾解,才会平静下来面对现实,才会去学着处理自己与家庭新成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