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地球上的星星》讲述了一个名叫伊桑的小男孩,他古灵精怪,想象力丰富,特别喜欢画画。但老师眼里的他整天就知道调皮捣蛋,不好好学习,字写得一塌糊涂,考试成绩永远倒数。 影片就向我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可以在等校车的时候用自己的水杯在水渠里抓一只小蝌蚪;看着数学题目的时候在大脑里构思出跳跃的符号;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感受自由的气息。当然,他还会在课堂上遭到老师的训斥和罚站;在回到家后因为要签字的试卷而发愁;被其他孩子凌辱和欺负。这些都让一个原本活泼可爱又爱笑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的孩子。 我不止一次地认真观看这部电影,试着从童真与欣慰、失落与痛心、希望与力量三个方面来听故事、看情节、感受人物的感受。 童真与欣慰 似乎是一个水底世界,小鱼、水草,还有各种垃圾,水面浮现出一个小男孩的倒影,他用袜子自制的鱼篓“嗖”的一下网到了那几条小鱼,他是那样专注地看着,头都要低进水里,然后镜头抬起,校车司机将伊桑揪起来拎到车上。原来,那只是一个路边的小水坑,可是刚刚谁也听不见那嘈杂的汽车鸣笛和司机的叫喊,只有水草和小鱼,因为那就是伊桑的全世界。 伊桑逃学后,背着书包踽踽独行,很让人心疼。他走在街上,发现这个世界是那么神奇。涂料工爬上高高的脚手架,乳白的涂料被搅拌均匀。搓冰棍儿的人像变魔术一样将冰棍儿变得色彩斑斓。 随意而自然的动作,一个调皮孩子的生动形象却已经刻画出来了。他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世界交流。在我们看到伊桑人物性格的同时,也看到了在他那个年龄本该有的童趣。即使在过往的岁月中被父母、老师、伙伴不友好地对待,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那份本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正如欧文·亚隆所说:“儿童必须以与内在资源相匹配的速度处理各种问题,‘过多、过早’都会造成失衡”。在伊桑的世界中,读写困难的病症使他背负着学习的重压,但当周围人还是以正常人的标准要求伊桑时,这势必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压力。在这样的重压下,伊桑依然能够无忧地生活在自己构建的童真世界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与其承认自己不会做,还不如让别人认为自己不想做。逃学的伊桑既逃避了现实世界中老师、家长对自己的“高”要求,同时也可以回到自己的五彩世界中尽情地享受。 大人眼中辛苦低微的职业,在他眼中是那样技艺高超,也许那是他眼中对于职业的初始印象。也许那时,他也在思考关于自己的兴趣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但不幸的是,他基于兴趣的所有努力都没有被看见,自己画的手翻书也是直到尼克老师家访时才被发现。 即便身边的人对自己所有的努力都未看到,伊桑还是保持自己的兴趣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断驰骋于自己的世界,让自己乐观地生活着。何其慰藉,他暂时没有被生活的重压和情感的忽视压倒。 失落与痛心 伊桑被父母送到寄宿学校,单薄的身影久久立着,望着父母和哥哥的车越开越远…… 伊桑因为课堂表现不好,被老师罚跪在教室门外,尼克老师见状上前询问原因,伊桑十分回避。下课铃声响起,伊桑飞也似地逃离了教室。 虽然父母只是希望伊桑接受更严格的教育,但在幼小的伊桑看来,他是被抛弃了。 他在转入寄宿学校之前,不断地哀求父母不要将自己送走,最后还是未能逃脱“厄运”,看着家人渐行渐远的背影,他只能轻唤着“妈妈”,但这也无济于事。 从影片一开始展现的他童真的眼神,到现在充满失落的眼神,我仿佛从中看到了“被抛弃”的伊桑对生活的绝望。 随着剧情的推进,伊桑越来越不愿意与人交流,即便在自己喜欢的绘画课上也不例外。因为老师们的体罚,伊桑的眼神由原先的落寞慢慢变成现在的恐惧和害怕。 他的学习缺陷不被人所知,更没有人可以读懂他的忧伤,无奈他只能把自己封闭在那个自己也不曾熟悉的世界里,对于生活的一切他都是拒绝和不感兴趣的。 所幸,当尼克老师发现伊桑的与众不同时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把他当作教育的包袱,而是开始慢慢走近他、了解他。伊桑内心的安全感早已在老师们不公平的对待中消失殆尽,可想而知,尼克老师走近他会多么困难。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成绩的提升在当今的教育体制中固然重要,但我想,在如此崇高的事业中,我们首先应该看到的是生命的存在和茁壮成长。如果孩子在学习中丧失快乐,错过了生命健康成长的时机,对于每一颗独一无二的闪光的“星星”来说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希望与力量 久久未出现的伊桑到了绘画比赛现场开始画画,大片的颜料活动起来变成一幅画,画中站着他自己。伊桑慢慢走到老师的画板前,看到画板上是笑得很灿烂的自己的画面。 暑期来临,要被家人接回家时,伊桑看见尼克老师后毫不犹豫地奔向了他…… 在尼克老师的不懈努力下,伊桑终于慢慢打开心结,并且在学校举办的绘画比赛中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看到伊桑缓缓从人群中出来走向舞台去领奖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重拾自信后充满希望的绽放的笑容,那笑容无比甜蜜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