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亲子沟通中的“虚假共情”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欣念,重庆三峡学院

原文出处:
心理与健康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愿意在交流中与孩子共情,分担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喜怒哀乐。但是我却陆陆续续收到所在实习学校一些家长的反馈,他们说孩子最开始是愿意跟他们交流的,可渐渐地,不知何时孩子向他们关上了心扉,拒绝与他们交流。

      亲子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孩子其实是渴望能够把自己的烦恼跟父母分享的,因为他们也希望减轻自己的心灵负担、寻求到一份心灵慰藉。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原本乐于与父母沟通的孩子紧闭双唇、欲说还休了呢?带着这一疑问,我向这些家长进行了深入询问和了解,发现了亲子沟通中三种类型的“虚假共情”,也就是说,这些家长在沟通时虽然很积极地想要与孩子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但是由于种种不合适的交流方式,不仅没有达到共情的效果,甚至还适得其反,最后亲手把孩子推向对立面,自己却一头雾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聚焦自我型

      第一种类型是聚焦自我型。“我小时候生活条件可比你差多了,但我那时……”“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听我的错不了”“你这件事儿跟我以前碰到的其实差不多,我当年……”。有些家长面对孩子的倾诉,给的回应全是在谈论自己,描述自己过去的经历,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本来,家长在亲子沟通中进行自我表露并不是一件坏事,因为跟孩子分享自己的情感、思想以及相似经历可以让孩子觉得家长理解其感受,分担其困扰,自己也就不再那么孤单。

      但是,家长的自我表露应该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满足自己旺盛的表达欲。家长过多的自我表露会剥夺孩子说话的机会,忽视孩子的心情,偏离交流的主题,最后,亲子双方的沟通变成了家长个人的演讲独白,就像段义孚在其著作《逃避主义》中所说:“人们很少真正用心去交谈或是用心去倾听别人的诉说,他们陈述的是自我,每一个个体引用别人的话仅仅是为了作为自己演讲的开场白。”这是非常可悲和自私的,家长在亲子沟通中应该更多地把眼光放到孩子身上,而不是成为一个慷慨陈词的“演说家”。

      变相指责型

      第二种类型是变相指责型。这类家长的初衷并不是想指责孩子,只是,他们自以为的带着善意的话语,却让孩子产生了被指责、被批评的感受。比如,孩子向家长诉说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苦恼时,家长回答说“这没什么大不了”,这类话会让孩子觉得家长在指责他小题大做,是他自己把问题想得太严重,自己的愁肠百结不过是父母眼中的轻描淡写;或者回答说“你想开一点就好了”,这类话会让孩子认为,原来在父母眼里,他一切的不开心只是由于他自己想不开,是在自寻烦恼、咎由自取,父母根本不明白他的处境和挣扎,也看不到他之前已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让自己“想开一点”;又或者回答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别人一样很辛苦”,这类话可能让孩子觉得父母是在责怪他的脆弱,嫌弃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坚强,既然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大家都没事,为什么偏偏你有事。

      久而久之,孩子完全无法从亲子沟通中感觉到被理解和关怀,相反,家长变相的指责、隐含的责怪让孩子本就疲惫的心更加不堪重负,闭上嘴巴、不再倾诉是孩子用来保护自己的方式。而另一边,家长完全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己明明带着善意,却为何遭到孩子的抵触。但是,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家卡缪在《鼠疫》一书中所说:“善意,假如缺乏理解的话,也会跟恶意一样,造成严重的损害。”

      过度卷入型

      第三种类型是过度卷入型。这类家长听孩子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后,产生的情绪反应比孩子还要大。比如,孩子说不喜欢某个老师的课,家长还未了解清楚情况,就马上在孩子面前质疑这位老师的教学,其实,孩子只是单纯对那一门科目的兴趣较弱而已;比如,孩子抱怨自己总是做不完作业,家长便也跟着孩子一起抱怨作业太多;又比如,孩子说自己今天跟某位同学闹矛盾了,家长还没有弄清楚事情原委,就要立刻为孩子打抱不平。这些过度卷入型的家长心系孩子,他们的情绪跟孩子的情绪高度重合,甚至是在用共情去讨好孩子。一开始,孩子也许能从中获得共鸣和安慰,但是长此以往,孩子反倒会觉得这样的沟通非常乏味。

      因为,过度的共情便成了同情,共情是家长愿意跟孩子一起分担,而同情是家长的感受跟孩子完全相同,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孩子之所以跟家长沟通,除了是为了寻求心理共鸣,更是为了向家长寻求帮助。家长作为成年人,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应该站在更广阔的角度,给孩子目前的烦恼或困境提供适当的方法和建议。比如,如何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如何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如何处理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如何利用零碎时间来提高做作业的效率等,而不是站在跟孩子完全相同的角度,一味地对孩子表示出同情、怜悯、心疼。真正的共情一定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也只有在积极成长中,孩子才会信赖家长,愿意跟家长沟通。

      在亲子沟通中,家长一定要警惕“聚焦自我、变相指责、过度卷入”这三种类型的虚假共情,用更无私地倾听、更真诚的话语、更理智的态度和更用心的建议促进与孩子的良性交流,助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