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衡与权力:董其昌的仿古之路

作 者:
张隽 

作者简介:
张隽(1993- ),女,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艺术探索

内容提要:

董其昌的仿古方式与前人贴近原作的摹仿有着极大差别,其仿作大多与原作不相似,甚至也几乎看不出摹仿的痕迹。董其昌在仿古绘画上往往会精挑细选自己认可的画史范例加以摹仿,为他自己定下的正统脉系提供权威支持。董其昌的仿古作品大多体现了区别于晚明之前的一种新的仿古理念和方式,这种创造性的摹仿既是临仿,又是创作。董其昌提出并实践了一套可以与赵孟頫“古意”相抗衡的创意性摹仿的话语,意欲成为规则的重新制定者。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3-3653(2022)03-0025-10 DOI:10.13574/j.cnki.artsexp.2022.03.003

      [引用格式]张隽.争衡与权力:董其昌的仿古之路[J].艺术探索,2022,36(3).

      临摹古人画迹是历代画家公认的学习绘画艺术之必经途径。早在东晋时,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就曾花费大量篇幅详细介绍具体的摹拓方法;南朝谢赫绘画六法中的“传移模写”即是摹拓临写之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古时与唐朝官搨情况:“古时好搨画……国朝内库翰林,集贤秘阁,搨写不辍”[1]24;其后,赵孟、沈周与文征明大量精细临摹前辈画家经典画作,集风格之大成,提升艺术表现;明末董其昌到清初四王,仿古已经成为越来越流行的一种创作方式,此期间出现了大量仿晋、唐、宋、元名迹的仿古画册。美国学者高居翰通过对比分析董其昌早期、中期以及晚期的仿古作品与原作或原作作者其他作品的关系,率先注意到董其昌的仿古方式与前人贴近原作的摹仿有着极大差别,发现其仿作大多与原作不相似,而且也几乎看不出摹仿的痕迹。[2]98高居翰对董其吕及其之后的仿古的观察无疑是相当准确和很有价值的,但他的讨论大多关于董其昌仿南宗画家如王维、郭忠恕、黄公望、王蒙、倪瓒的作品,而未涉及董氏仿早期画家与北宗画家的作品,也并未对他何以采用此种不肖似原作的创意性摹仿的意图作出解释。

      浏览明末清初画迹与画学论著能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一是此时出现了特别多仿张僧繇、杨昇没骨山水图,现流传的董其昌的此类作品就有三幅,加上四王、赵左及职业画家蓝瑛、刘度等的作品,可达到十几幅。这类作品的典型特征为均绘有红树青山,青绿重彩,极具装饰性意味。据目前学术界的共识,张僧繇应该并未画过没骨山水图,也未使用过没骨法,且并无真迹流传到明代,所以我们除了需要确定董其昌是否见过张僧繇、杨昇真迹以外,重点在于探讨张僧繇、杨昇与仿张僧繇、杨昇没骨山水图的关联性到底有多大,董其昌这类仿古山水所体现的“仿”的理念是什么,以及他创作这类作品的意图是什么。二是董其昌仿北宗画家的画作皆与原作作者典型风格特征不相似,已经到了如果没有画上题识,便无法辨识其为仿北宗画家画作的地步。本文将以这两种现象来探讨董其昌的仿古理念与方式及其背后的意图。

      一、董其昌仿张僧繇、杨昇没骨山水

      对于董其昌仿张僧繇、杨昇没骨山水图,学术界多有讨论。学者们分别从董其昌是否见过张僧繇、杨昇真迹或者这类没骨山水的原型,以及他选择张僧繇、杨昇作为仿古对象的意图作出讨论。①这些研究在思想方法和资料发现上都给我们提供了启示和借鉴,然仍存在诸多缺失和不合理之处。首先,大部分学者都未对董其昌为何偷换概念,将宋代才出现的没骨法冠以仅画过凹凸法的南朝张僧繇之名作出解释。他们直接将凹凸法等同于没骨法,或者想当然地认为没骨法正是源出于凹凸法,却忽略了对二者关系的考证。其次,学者多执着于张僧繇、杨昇是否画过没骨山水以及董其昌是否见过二人真迹等问题的考察,却未有人对董其昌仿张僧繇、杨昇没骨山水体现的“仿”的理念作出探究。

      我们必须先对凹凸法是否就是没骨法,或者两种技法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如果没有关联,董其昌为何偷换概念,将宋代才出现的没骨法冠以仅画过凹凸法的南朝张僧繇之名等问题做一番考察。可以说,在董其昌如此操作之前,我们似乎并无可能将张僧繇与没骨山水联系起来,我们唯一知道的即是张僧繇曾吸收天竺佛画中的凹凸法,在寺门遍画凹凸花。唐许嵩《建康实录》卷十七记载其事:“寺门遍画凹凸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3]481文献明确记载张僧繇所使用的技法为凹凸法而非没骨法,那么凹凸法与没骨法是否为同一种技法呢?或者说两种技法是否存在可证实的关联呢?

      (一)凹凸法与没骨法之别

      学界部分学者认为没骨法正是由凹凸法演变发展而来②,多强调两者的相似性与一致性,如皆注重色彩的表现与隐没线条的画法。然而相似性是否就一定能说明两者存在关联?笔者认为,当两种技法出现的时间上有先后,并且存在一些相似性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想当然地陷入后者是由前者发展而来的假设中。事实上,并无直接证据可以证明凹凸法和没骨法的关联。

      其一,从文献角度来看,许嵩记载张僧繇的凹凸花应是利用朱红和青绿色这类对比强烈的色彩形成的视觉上的凹凸立体感,即根据感官经验用深色表示凹陷部分,用浅色表示凸起部分[4]123,形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的效果,具有凹凸起伏的错觉感③。而宋代对于没骨法的记载,如董逌《广川画跋》卷三:“徐熙之子崇嗣创造新意,画花不墨圈,直叠色渍染,当时号没骨花”[5]212,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六:“没骨图……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徐崇嗣画没骨图,以其无笔墨骨气而名之,但取其浓丽生态以定品……前世所画皆以笔墨为上,至崇嗣始用布彩逼真,故赵昌辈效之也”[6]88,沈括《梦溪笔谈》:“熙之子,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7]139,苏辙《栾城集》卷七:“徐熙画花,落笔纵横。其子嗣变格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蜀赵昌盖用此法耳”[8]157,施元之《施注苏诗》卷下:“不用笔墨,但以轻色染成,谓之没骨图”[9]736。由以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宋人不仅只字未提凹凸法和没骨法的关联,而且还可以看出二者存在较大差异。凹凸法是运用强烈的明暗色彩对比或晕染塑造立体效果的方法,其核心是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三维立体雕塑感的效果,而宋人文献中提到的没骨法虽也是以色造型,却未以呈现视觉上的立体感为目标,它着重强调的是不用墨笔,直接以色彩染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