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与退缩:县城青年婚恋的性别差异与变化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丹丹,女,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家庭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家庭社会学、性别研究等(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探索“剩女”“剩男”的形成原因并加以治理,有助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针对县城“剩女”这一新现象,基于对S城15名大龄未婚青年的访谈,揭示县城青年缔结婚姻时处境、行为和观念的性别差异,用默顿的越轨理论剖析女青年行为选择的背后机制。研究发现,由于区域有效性别比失衡,以及女性择偶梯度的单向性固化等原因,县城体制内女青年比男青年的婚配压力更大、难度更高。男青年表现得更为传统,坚守男大当婚的规范;而女青年则通过寻找同类实现相互赋权,质疑并瓦解“女大当嫁”这一传统目标,建构“胜女”形象对抗符号暴力。基于此,建议通过提高女性家庭地位和在家庭中的获得感等方式治理“剩女”问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字号:

       DOI:10.13277/j.cnki.jcwu.2022.03.003

       中图分类号:C9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98(2022)03-0016-10

       一、县城“剩女”:一个新现象?

       人口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大事。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在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服务管理机制高效运转,改善人口结构,帮助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生活,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很显然,加强对适婚年龄段人口结构状况的研究,探索“剩女”和“剩男”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助于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

       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一个社会人口的初婚年龄会逐渐推迟,由此造成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处于未婚状态。可以说,什么是适龄、大龄,是否成为“剩男”“剩女”,是一个需要认真界定的问题。在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中,“剩女”被定义为“年龄偏大的未婚女性”。[1]那么相应的,“剩男”就应该是“年龄偏大的未婚男性”。可以说这样的界定是非常宽泛模糊的,到底多少岁才算年龄偏大,不同性别、不同区域并没有统一标准。比如在一些小城市或者农村,25岁以上甚至更年轻的女性就被认为是“剩女”,但在一些城市,男性只要不超过40岁,都被认为并不难找对象。

       对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中国未婚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剩男”主要居住与生活在农村且文化程度较低,“剩女”主要居住与生活在大城市且文化程度较高,在择偶梯度与“阶层内婚制”影响下,造成“剩男”与“剩女”难以匹配。[2]

       正因为如此,“剩女”往往被界定为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的一群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女青年,被戏称为“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目前,国内“剩女”的规模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而“剩男”则大多在农村,是各方面资源最匮乏的那部分人,他们有另外一个称呼——“光棍”或“老光棍”。①城市“大女”择偶难,农村“大男”剩余多。“大龄未婚”问题的本质,主要不是因为总人口分年龄性别比不平衡,而是“女高男低”、“甲女”与“丁男”个人条件优劣不同的结构性失衡所致。[3]粗略概括,所谓“剩女”往往带有主动选择、相对剩余的意思;而“剩男”则更具被动性,是绝对资源匮乏的结果。

       也就是说,不论学者们认为都市“剩人时代”是城市性的某种必然社会后果,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难题[4],还是认为目前“剩女”只是一个伪命题,女性在各年龄组及各教育层级都基本处于短缺状态[5],但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剩女”一般出现在较为发达的城市地区,学界关于“剩女”的研究也几乎仅聚焦于北上广深等城市。[6][7]

       然而近年来,学者们发现,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县域体制内有大量的大龄未婚女性[8],甚至在东部农村也出现了实质性的“剩女”现象[9]。相比于通常意义上的北上广“剩女”,经济欠发达的县城出现的“剩女”现象较少获得关注。那么,这是一种新现象吗?县城的大龄未婚群体,这些具体的男男女女,他们怎么看待、应对婚恋问题?从他们的应对中,我们是否可以观察到当代青年婚恋行为及婚恋观的一些变化或变迁趋势?如何理解并应对这些趋势?这些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有学者将女性“结婚难”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在外人看来,她们的择偶标准偏高且不愿将就;二是现实环境下符合条件的男性确实较少;三是媒体对“剩女”问题的渲染导致她们的焦虑情绪。[10]已有的相关研究也主要是从上述某一(几)方面开展的,下面我们一一进行归纳阐述。

       (一)择偶梯度与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

       几乎所有研究都会提到“择偶梯度”对大龄婚恋困难现象的影响。因为男高女低的匹配偏好[2][11],只需进行简单的逻辑推导就很容易发现,所谓“甲女”和“丁男”中势必有一部分人难以匹配到合适的婚恋对象,因此造就大家熟知的“三高”优质“剩女”和农村底层“老光棍”。[3]

       另外,择偶标准的性别差异也是导致婚姻匹配困难,尤其是“剩女”出现的原因之一,它使这一问题更为复杂。有人将之归纳为“男爱貌、女爱才”。那么,“三高”女性中容貌普通者可能难以匹配到她们希望选择的理想对象,因为有才的男性可能偏向于选择其他方面条件偏低但容貌上佳的女性。[12]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用于衡量男性婚姻市场价值的才干或者地位,都极有可能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提高,至少不会轻易下降;而用于衡量女性婚姻市场价值的容貌,则极易随年龄增长而迅速衰减,这是女性婚姻焦虑、容貌焦虑的根源之一。

       (二)婚姻挤压与有效性别比

       学者们常常用婚姻挤压理论来解释农村底层“光棍”产生的原因[13][14],认为中西部农村的适婚男性婚配困难,是被地域占优势的东部农村及城镇所挤压的结果。这是典型的婚姻梯度挤压,表现为城镇挤压农村、东部和中部地区挤压中西部地区,结果导致“光棍”集中在西部地区农村及中部地区的贫困山区。[15][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