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同问题的信念内核与逻辑结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侯选明,男,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信念问题(甘肃 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认同问题衍生于人与对象的关联,认同谱系显现于人的生存样式。当下认同问题及其研究谱系主要集中在四对关系中:哲学范型是在“我与世界”的结构中确保“主客体同一恒定信念”,心理学图式是在“我与自我”的关系中生成“自我心理统合信念”,社会学要义是在“我与群体”互构中来认定的“群己关系信念”,政治学精髓是在“我与公权”互动中去确证“公权合法性信念”。信念建构是认同问题的基本内核与共享机制。认同是由“我的”相信行为而在内心建构我与对象关联的复合信念的过程。认同信念的内部逻辑结构,主要是“我”建构的三重确认与五重信念关联。作为一个长期存续的现代性现象,认同危机本质上是现代化各种张力扰动主体内心信念结构的一种结果。


期刊代号:B1
分类名称: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292(2022)04-0044-11

       历史地看,认同问题事实上是一个现代问题[1]49-61,也是一个现代性现象[2]137。在现代之前,认同没有作为一个普遍性问题出现[1]55。在当前全媒体、全球化与现代性激荡互推的时代,人生新图景①耦合变幻,似乎每一个与“我”相关的话题如性别、职业、文化、制度等,都可以与认同相互链接而成为认同问题。

       由于认同问题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凸显,人们对认同问题的探究也在拓展深化。纵观近几十年来认同问题研究的主要理论范式如行为主义、历史主义、经验主义、心理主义等,基本上都把认同界定为某种归属感与依赖感。那么,值得深究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归属感问题”,这些“归属感问题”是否有共通共享的内核,这些“归属感问题”背后共有的深层机制何在?本文拟系统爬梳认同研究的主要谱系,以期解析认同问题的深层内核与逻辑结构。

       一、认同问题的生成语境

       一般说来,中文学术用语“认同”是对译英文identity的结果。但需注意,identity在当前中文学术研究中有多种译(用)法,如:“同一(性)”(哲学、逻辑学、心理学),“本身”(哲学、心理学),“本体”(哲学、心理学),“一致性”或“统合”(心理学),“认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身份”(社会心理学),“个(特)性”(心理学),“恒等(式)”(数学),等等。当然,英文approve、confirm、identify、assent、agreement等也可以译为“认同”。而中文学术研究中的“认同”一词,一般是在四个意义上使用:“同一性”[3]475-477,内化过程[4]733,确认与归属[5]259-260,认可或同意。显然,无论汉语“认同”还是英文“Identity”,本身及其对译就具有多义性,从而也就易生争论。观其流变,伴随西方现代化模式及其现代性问题的扩散,认同问题不仅是一个现代条件下长期存续和强烈变化的问题[6],而且成为多个学科关切的前沿热点。

       总体上,认同问题衍生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联中。人作为意识主体,在对所属群体和对象世界的感性直观中,既萌生出在场的“自我”意识,又产生了对主客体变动性与有限性的追问,延伸出对某种确定性与永恒性的追求。与自我对确定性与永恒性的追求相对应,自我对自身与对象的反思与追问就产生了以“人格同一”②为中心维度的认同问题:面对不同对象,“我”还是“我”吗?这些变动不居的对象有确定性吗?“对象”和“我”有何关联?如何关联?“我的”自主性限度何在?“我的意识”意义何在?“我”能否客观认识“自我”并评价“自我”?“我”与他人有何区别?“我”与“我们”如何互动?“我”如何确保“我承担责任”?“我”在世界中有何意义?等等。此类问题,既需基于“同一性”的区分来识别,也需我与对象各自的“同一性”来担保,还需我与对象关联结构的开放性来创造。换个角度,由“我”生发的这类认同问题,就是“人的本质”这一问题在生存状态中的具体展开。“自我同一”的追问与对象意义的建构,既标志着人的“类”本质,又显示出人与对象世界的区分,也蕴含了人从对象世界汲取意义的能力。

       相应地,认同谱系在主体的具体生存样式中得以显现。认同问题呈现的是因“我”而生的与对象的重大关联。而“我”只有在与某个“他者”(另一个“我”)的交往中,才显现出人特有的实在性与连续性,进而会形成“我是我”的同一感,并将其进一步投射:“我—你”标志着与另一个“我”的某种直接交流;“我—他”是一种潜在相互作用下的主动区分与自我确认;“我—我”表示内心对话式的自我交流;“我—我们”表示对某一共同体的参与或归属;“我—我的”表示整体与部分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7]20。反之,在交往关系中与“我”对应的另一极越抽象,“我”本身也就越不具体。因此,认同问题显然与人的自我意识、社会角色、道德践履、责任承担、情感生成、价值认定、群体归属等生存状态直接相关,同时又在丰富的社会性对象关系中得以显现。对人的生存状态中这些重大对象意义关系的学理化探究,就构成了认同问题研究的主要谱系。

       二、认同问题的主要谱系与共同指向

       认同指向的不是一般的自然性对象关系,而是与人之生存紧密相关的社会性对象关系。遵循此类社会性对象关系由一般到特殊的生成线索,整体看来,当下认同问题的谱系主要集中在四对关系即我与世界、我与自我、我与群体、我与公权为中心的四类研究图式中。

       (一)认同问题的哲学图式:确保主客体同一恒定

       认同作为一种主客关联结构,首先必须回答并确保主客体各自的稳定性与确定性。哲学话语中,即为“同一”问题。若无同一性及其担保的确定性,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与日常生活就无法展开[8],对象世界的各种意义也无从确立,认同也是无稽之谈。概言之,可以把哲学研究认同问题的基本图式解析为:主—客关联结构下,以主体、对象、同一性为关键范畴建立研究范型,以确证主体人格之同一恒定为根本旨趣。

       1.西方哲学史上的“同一性”与“人格同一”

       在西方哲学中,从巴门尼德开始,就把“存在”定义在同一性的基础上,“特修斯之舟”的追问,表明古希腊人已关注同一性问题。在中世纪,人格同一性问题主要被哲学家和神学家归结为人之固有属性及灵魂不朽的问题,其担保机制在于上帝。自笛卡尔始,“同一性”的担保机制转向“我”。笛卡尔以“我思”逻辑在先与“我在”的直接统一塑造了心灵实体上的“人格同一性”[9]25-26,使“我”成为“同一性”问题的中心。洛克进一步丰富了“我”的经验性存在,指出生活经验派生的反思观念[10]72确保了人的意识的继承性和统一性,人类心灵的同一性“一定发生于想象在相似对象上的相似作用”[10]289,人的自我同一性就像橡子长成树的过程中橡树保持不变。休谟否认了笛卡尔天赋论,指出人格同一是观念反省结合的产物[11]290-291,也遵循观念世界结合的三个原则即类似关系、接近关系与因果关系;类似原则最为重要,而“记忆”保证了类似关系的发生,是显现人格同一性的来源[11]291-293;人格同一性也遵循观念形成的经验原则与习惯原则[11]296,观念的生动性在人格同一性建构中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