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保障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能力的同时降低污染排放既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环境规制与市场竞争的双重约束下,我国企业的环境治理投资逐年增加,导致企业更多地以支付环保税、排污费甚至环境罚款等方式转移自身环保责任,主动履行自身环保责任的积极性不高。在此背景下,技术创新因其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竞争能力方面的双重功能,成为企业环境治理的重要选择。 一、树立符合环境治理要求的技术创新理念 要厘清并发挥技术创新在企业环境治理与市场竞争方面的双重功能,需要树立正确理念。一是应摒弃环境治理与技术创新投资“零和博弈”的固有观念。传统投资决策理念认为,在资本总额既定的情况下企业项目投资通常表现出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在这一决策思维模式下环境治理投资和技术创新投资往往被看作是相互冲突的艰难选择。事实上,作为一种“创造性破坏”行为,技术创新具有天然的环境治理功能,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因此,企业应摒弃环境治理与技术创新投资关系的旧有观念,将技术创新与改善自身环境治理能力相统一。二是引导形成绿色环保的企业文化。企业的技术创新可能只单纯提高生产效率而忽视环境功能,其最终如何做出投资选择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良好的环保理念。因此,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应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和监督企业形成关注环境的企业文化,保障其在技术创新投资选择时能够兼顾企业的环境治理需求。 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支持体系 技术创新具有资金需求大、持续周期长、研发风险高和收益偏态分布等特性,通过对其投资来提升企业环境治理能力,需要企业具有良好的支持体系。 首先,企业应完善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体系。一方面,管理层是企业财务决策的关键主体和实际执行者,其对技术创新环境治理功能的认知和支持是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决策的关键。然而由于技术创新的特性和环境治理难以短时间内产生显性经济利益,管理层对其进行投资的积极性可能并不高。这就要求企业树立环保理念的同时构建完善的激励与监督体系,形成与环保绩效挂钩的薪酬和股权奖惩制度,引导管理层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长期价值,为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自身环境治理需求提供决策支持。另一方面,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信息披露机制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一般而言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强,不仅容易产生代理问题,而且可能导致外部投资者的逆向选择。由于企业仅依靠内源融资无法为技术创新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应积极完善技术创新信息披露机制,在保护自身技术机密的前提下及时向外部披露投资总额、研发风险、预期技术成果先进性和环境治理能力等信息,为潜在投资者权衡风险与收益、作出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为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构建有利的外部融资环境。 其次,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绿色金融支持。一方面,企业应充分利用政府最新出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加强研发的全过程管理,弄清自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努力扩大研发投入规模,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环境治理积极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专门扶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补贴政策。企业应把握好政策机遇期,做好低碳技术创新。此外,企业应积极尝试绿色金融融资模式。为推动企业积极进行环境治理,政府正大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以期通过基于环境考量的信贷配置引导资源向环境友好型产业与项目流动。企业应顺应和利用当前的绿色金融发展趋势,积极与银行、证券机构和金融管理部门沟通对接,力争获取绿色信贷、发行绿色债券和绿色股票或获得直接的绿色基金投资,并通过绿色金融背书为企业技术创新拓展融资渠道,更好地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经济目标和环境治理效能。 三、做好企业技术投资规划 首先,合理安排生产投资和技术投资的比重。考虑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企业不同类型的投资具有竞争性,从风险与收益的角度看管理层往往倾向于选择更容易为自身带来稳定收益且风险可控的项目,对技术投资等高风险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但企业管理层也必须充分了解现行国家环保政策及其变化趋势,正确评估和控制环境治理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规划,保障技术投资在企业资本预算中的合理比重。若企业过度追求生产线扩张、产品销售网络搭建等投资,则可能导致其扩大自身产能和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增加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量,最终受到国家监管处罚。因此,在进行生产投资的同时,企业不但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与创新投资来优化生产效率,而且需要加大信息化、智能化等的投资力度,提高产品调度、运输和销售效率,通过信息技术降低相关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水平,降低生产经营领域的环境成本。 其次,提高技术创新投资的相对比重。在技术投资规模上,企业应注重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投资的平衡。尽管我国企业的环境治理投资规模有了显著提高,但其中转移自身环保责任的投资内容占比仍然较大,这实际上难以真正改善企业的环境治理能力。而且,考虑到事后治理的不确定性,通过技术投资进行事前和事中治理是更优选择。然而与新技术带来的技术优势相比,通过技术改造投资改进生产工艺虽然可以策略性地降低资源消耗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但难以形成长期的污染处理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投资决策时应注意创新投入与改造投入的相对投资比重,保障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投资以实现技术的长期进步,从根本上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