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战争”的他者叙事与巴尔干主义话语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建军,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
全球史评论

内容提要:

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一场战况激烈、内情复杂的地区冲突。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组织国际委员会对巴尔干战争进行调查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国际干预行为。为实现政治目的,这个“独立机构”的调查报告对巴尔干战争的看法充满巴尔干主义偏见,将巴尔干战争的起因及期间的暴力行为归结于根深蒂固的古老仇恨和种族矛盾。这种巴尔干主义话语在表达“文明世界”的“人道主义”关切之时,使报告成为帝国主义干预巴尔干的工具,也为后来美国干预巴尔干的行动提供了文本支持。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字号:

       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是塑造20世纪现代史至关重要的事件。著名的巴尔干战争研究者理查德·C.霍尔(Richard C.Hall)认为这场战争复杂而又模糊,标志着欧洲历史上一个由民族主义和冲突主导的时代的开始。①说其复杂,源其牵连巴尔干小国、欧美大国等多方力量。言其模糊,因各国官方、媒体、学界及民间对其起因、过程和影响的解读众说纷纭。不过,在历史书写和研究中,西方学者对巴尔干战争的叙述常常会提到一份1914年出版的调查报告——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国际委员会关于巴尔干战争起因和行为的调查报告》②(以下简称《卡内基报告》),人们或引用其数据和案例,或辨析其材料真假,开展争鸣。③国内学界尚无学者从《卡内基报告》入手探析西方的巴尔干战争观,本文拟在这方面做出一点尝试,以该报告为中心考察西方对巴尔干战争的叙事,进而从话语的视角对报告所持观点和目的作一简要评述,以期进一步加深对巴尔干战争的理解。

       一、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

       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局势恶化下的一场局部战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大列强之间势力发展不平衡,致使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到了一战前夕,这一紧张局势更是发展到了极端尖锐的程度,不断出现国际冲突和局部战争,包括1908-1909年的波斯尼亚危机、1911年的摩洛哥危机、1911-1912年的意土战争,还有本文所聚焦的巴尔干战争。

       巴尔干战争不仅是国际形势紧张加剧的体现,也是长期以来存在于巴尔干地区的各种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巴尔干各民族与奥斯曼土耳其的矛盾。1354年,奥斯曼土耳其人占领加里波列之后开始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奥斯曼帝国征服和占领巴尔干长达四五百年,给巴尔干人民带来了灾难。④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落、青年土耳其党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镇压,在意土战争后出现了有利于巴尔干各族人民摆脱土耳其异族统治的形势。其次,19世纪民族主义思想在巴尔干的传播激发了巴尔干各族人民的大国梦,但是它们之间的愿望重叠、互相竞争。马其顿地区便是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竞争的焦点。再次,1878年结束俄土战争的《圣斯蒂法诺和约》虽然建立了一个大保加利亚,并扩大了塞尔维亚和黑山,但是欧洲大国为了维持均势,在柏林会议上做出调整,大保加利亚变成了奥斯曼宗主国下的自治保加利亚公国,塞尔维亚领土缩小,黑山失去了在战争获得的利益。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黑山人、希腊人均视《柏林条约》为实现民族愿望的障碍。最后,青年土耳其党的革命未能使巴尔干的臣民甘心接受奥斯曼的统治,反而加速了这个帝国的瓦解。⑤就连阿尔巴尼亚人也越来越疏离奥斯曼帝国并在1910-1911年发生叛乱,呼吁各界承认阿尔巴尼亚是个国家。阿尔巴尼亚的叛乱既鼓励了各国要求拿回属于自己的领土,也鼓励了奥地利和意大利梦想在东南欧得到新的立足点。⑥因此,所有这些国家都试图牺牲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来实现自己的民族主义议程,并且反抗强国入侵奥斯曼巴尔干领土的企图。巴尔干国家对战争的决心比大国避免战争的决心更坚定。⑦

       在这样的复杂背景下,巴尔干战争爆发。1912年3-8月,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结成反土的巴尔干联盟,目的是利用土耳其在意土战争中被削弱的机会,把奥斯曼土耳其逐出巴尔干半岛,并瓜分被征服的领土。巴尔干联盟在1912年10月发动了对土耳其的进攻,并在大部分战线上击退了土耳其军队。1913年5月,土耳其与巴尔干联盟签订《伦敦和约》,后者收回大片巴尔干领土,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仅保存了伊斯坦布尔和海峡北面的狭小地区。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由此结束。战争似乎也应该到此为止,但各国一致对外后,内部之间因无法克服的领土竞争主张再生摩擦,1913年6月,巴尔干联盟内部即塞尔维亚、希腊、黑山与保加利亚之间发生冲突,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开始。这次连罗马尼亚、土耳其也趁机加入了对保加利亚的战争。结果保加利亚战败,1913年8月各方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保加利亚丧失大量领土。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欧洲列强的介入把巴尔干战争纳入了大国纷争的轨道。他们不愿看到巴尔干人们掌握自己的命运,都怀着各自的帝国主义目的插手巴尔干。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战败的土耳其请求列强调解,列强趁机谋求自己的利益。在巴尔干联盟与土耳其的和谈中,同盟国支持土耳其,协约国支持巴尔干同盟。阿尔巴尼亚虽然独立,但要受欧洲列国的保护。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奥匈帝国支持保加利亚,协约国支持塞尔维亚、希腊、黑山。这场局部战争使巴尔干各国事实上分为受同盟国和协约国影响的两个阵营,集中反映和加剧了当时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争夺,也使巴尔干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

       该战争使巴尔干半岛各参战方的边界重新划分。保加利亚获得了罗多彼山和色雷斯西部;希腊占领了大部分伊庇鲁斯;希腊和塞尔维亚瓜分了马其顿的大部分争议地区;黑山和塞尔维亚分裂了诺维帕扎尔的桑贾克;塞尔维亚获得了科索沃的大部分阿尔巴尼亚人的领土。与此同时,一个独立的阿尔巴尼亚建立,多民族的奥斯曼帝国几乎从欧洲大陆消失。⑧英国历史学家泰勒指出,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签订的《布加勒斯特和约》“所规定的边界直到今天没有改变,除了保加利亚在1919年失去了它在爱琴海的出海口”⑨。

       新的巴尔干民族国家建构使巴尔干各国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局外人”。对于巴尔干联盟来说,巴尔干战争是“解放”战争。在巴尔干新兴民族主义运动的背景下,奥斯曼帝国被视为巴尔干“民族”自决的障碍。按照这种看法,穆斯林人口或者说“土耳其人”,是可以被驱逐的局外人。巴尔干各国军队采取的排斥方式是杀戮、抢劫、驱逐等。随着战争的进展,暴力行为不仅针对穆斯林,也瞄准了敌对的族裔群体。随着对非本族平民施加暴力,“暴行”成为当时外界关注巴尔干战争的焦点之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