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论完美的友爱①

作 者:
刘玮 

作者简介:
刘玮,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道德与文明

内容提要:

自足之人是否需要朋友?亚里士多德在《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花了很大的篇幅,用相当复杂的论证讨论了这个问题,在另一部有时被归于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大伦理学》中也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上述几部作品到底给出了几种答案?它们表面看来有所不同的答案内部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哪个才是亚里士多德最终的答案?这些问题在解释者中间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通过对文本的详细解读,可以看到,《大伦理学》中的论证与《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存在实质性的差别,不能用于阐释后两者中的理论;《欧德谟伦理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讨论虽然存在细节上的差别,但是核心观点高度一致,都认为朋友给自足之人带来了审美性的快乐,因而是值得拥有的。


期刊代号:B8
分类名称:伦理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22)04-0089-14

       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主要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NE)和《欧德谟伦理学》(EE)里,都花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友爱()的问题,特别是在接近最后的位置花了很大精力讨论“自足之人”()②是否需要朋友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是因为柏拉图曾经在关于友爱的对话《吕西斯》里利用一个有趣的论证得出了一个看起来很违反直觉的结论:好人()不需要朋友,也不会和好人成为朋友(214e-215d)。

       (1)好人就他是好的而言是自足的();

       (2)一个自足之人不需要任何东西();

       (3)没有需要就不会喜欢任何东西();

       (4)不喜欢任何东西就不会爱任何东西();

       (5)不会爱也就不会成为朋友();

       (6)所以一个好人不能成为朋友。

       柏拉图这个带有悖论色彩的论证也直指亚里士多德关于友爱论述的核心。因为亚里士多德把友爱分成三类,效用型友爱、快乐型友爱和德性型友爱(NEⅧ.3,EEⅦ.2),其中只有德性型友爱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友爱,是两个有德性的好人基于相似的德性形成的稳定的友爱关系。但是如果柏拉图的论证是正确的,那么亚里士多德心目中最完美的友爱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亚里士多德必须严肃应对柏拉图的这个挑战,以解释自足之人为什么需要朋友。

       更进一步,这个问题也和亚里士多德心目中人的本性(nature)有关,所谓的“自足”就是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个时候他还需要其他人吗?亚里士多德说,依据自然脱离城邦的人,非神即兽(《政治学》I.2.1253a26-29)。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最高目标是人可以像神一样过沉思的生活(,NE X.7-8)。那么,当一个人越来越接近神的时候他还需要朋友和城邦吗?这些问题对于理解人到底是什么至关重要。

       一、亚里士多德的“纠结”与解释者的“挣扎”

       自足之人是否需要朋友这一问题对亚里士多德来说非常重要,想要解决它并不容易,而且亚里士多德自己似乎也很矛盾。如果加上另一部经常被归到他名下的伦理学作品《大伦理学》(MM)③,亚里士多德前后给出过三个看起来差异很大的论述。

       在这三个论述里,《大伦理学》中的论述是最简短也最清晰的。亚里士多德主要论述了两点:第一,将人与神在自足性方面进行比较是不恰当的,人不可能达到神那种完全不假外求的自足(1212b33-1213a10);第二,对人来说,想要充分认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朋友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参照。朋友就像另一个自我(),就像一面镜子。亚里士多德甚至说:“如果了解自己是快乐的,而没有另一个朋友就不能做到,那么自足之人就需要友爱去认识他自己。”(MMII.15.1213a24-26)④这样看来,虽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是自足之人是否需要朋友,但是在回答的时候他却部分地否定了这个问题,我们恰恰是因为不够自足,很难清楚地认识自己,所以才需要朋友。我把这种理解称为“非自足自我认识模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