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点比优点更显眼  

作 者:
田锐 

作者简介:
田锐,泰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原文出处:
家庭教育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位年轻爸爸曾写道:

      只要看到孩子,我几乎能自发启动“纠错系统”,密切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我的火眼金睛总能看到孩子的不足之处。我不会小题大做,也不会无限上纲、唠唠叨叨,只是悉心指导孩子纠正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是孩子很有意见,说我故意找茬,以至于后来看见我就烦。亲子关系搞成这样,我是不是该反思一下了?

      这位爸爸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更容易注意、发现并记住孩子的负面信息,这就是消极偏差,也叫消极偏见。这种“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孩子错误的敏感度过高,发现一点儿小问题,情绪会很夸张;二是对孩子错误关注度过高,只看见不足,却看不到成绩。

      在各种认知偏见中,消极偏差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为显著,应该引起重视。

      大脑的消极偏好及其正面作用

      人的大脑中有个组织叫杏仁核,它三分之二的神经细胞都是负责关注害怕、生气、愤怒等激烈的负性情绪,可见大脑本身就特别重视负面信息。有学者做过一个实验,让半岁大的幼儿在人群中找出一张愤怒的脸孔,他很容易做到;但要他找一张高兴的脸孔,就不那么容易了。人的大脑还有一种物质叫皮质醇,是专门负责关注危险情景的,它能使人迅速应对危险事件,所以大脑对危险或紧急事件也是给予特别关照、优先面对的。比如,一个接孩子的家长正想着一会儿见到孩子问问考试的事,忽然看到孩子脸上有伤,马上开始追问“这是咋弄的”,考试的事就被自动抛到脑后。

      大脑的消极偏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一项功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警示作用。在面临重大威胁的时候,能给人提醒,使人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损失。家长们之所以非常关注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是因为孩子的不足确实会导致其他更多的问题。发现并改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有益的。

      补充作用。人类还有一个天性,喜欢过分乐观地看待世界和自己。比如,家长们都觉得“孩子还是自家的好”。这个时候大脑的消极偏好反而有好处,能弥补一下过于乐观的缺陷,让感觉自我良好的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真实存在的问题,帮助家长客观地了解孩子。

      镇定作用。消极的情绪或事件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对人不利。比如,孩子考试没考好,免不了会情绪低落,也会有挫败感,但挫折可以使他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智,由此了解更真实的自己。

      消极偏差的负面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坏事真正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如果面对的是一般的负面信息,却还那么高度敏感,就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一旦“过了”,就必然导致负面作用。

      1.负面作用更具有持久性

      由于大脑的消极偏好,我们对坏事的记忆更鲜活,甚至把这种影响延续到将来。这类记忆往往与情绪相关。情绪记忆的突出特点就是一次形成,经久不忘。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出了问题后很容易生气,所以他们总能记住孩子犯过的错。为了不让孩子重蹈覆辙,他们时常把孩子曾经的错误拿出来“晾晒”,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弄得孩子很烦。孩子也一样,家长不经意的负面评价,会在他小脑袋瓜里保存很久,成为他讨厌家长的理由。

      2.负面作用的感染力更强

      人们对坏事有更高的“热情”,喜欢传播、探寻负面新闻,坏事常因此而被延伸、放大。比如,“有个好消息,有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听坏消息。但有人分析说,用后面的好消息确实能冲淡一下前面的坏消息,得到一点安慰,但最后心里想的还是坏消息。所以无论先听哪个,坏作用都免不了。这也说明了坏消息感染力的强大。缘于此,孩子出一点儿小问题,一些家长就因此否定孩子的一切,好像孩子的问题有多么严重,因此会毁了孩子前程一样。如此看问题,孩子哪有情绪好的时候?

      3.负面作用不容易被消除

      坏情绪易产生但不易化解,从负面情绪恢复到平静状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多时候,人们即便是想起多年前的恼人事件,绝大多数人还会愤愤不平。由于情绪的参与,人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比如,因为撒过一次谎,孩子可能就无法在家长的印象里翻身了,他会经常看到家长不信任的眼神。有研究者通过统计,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用五次正面评价才能平衡一次负面评价。也就是说,家长批评孩子一次,惹得孩子不高兴,那么家长得用五次表扬才能大体抵消孩子的“不满”。

      4.负面作用会加重厌恶感

      人们都讨厌损失,特别是跟别人的收益形成对照的那种损失更令人难以忍受。如果孩子上次考试得了第一,这次倒退了,家长也难以接受,感觉蒙受损失了,会心有不甘,一些要强的家长常常为此而纠结并埋怨孩子。孩子也有类似的心态,在考试中某道题得了分,感觉是理所当然,但如果是丢了分,就像是丢了已经到手的东西一样,会懊恼不已,甚至怨恨自己。

      如何应对消极偏差

      总体来说,消极偏差是无法根除的,只能采取平衡策略来减轻其负面作用。

      1.主动发掘积极事件

      把精力主要用于关注孩子的缺点,容易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孩子因为自己缺点太多而缺乏自信;二是孩子的优点容易被忽略。相比之下,把精力主要用于主动找寻孩子的优点会更具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