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风险控制导向下的负债管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幸丽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博士,北京 100083;王雅炯(通讯作者),国药集团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北京 100195/上海杉达学院胜祥商学院副教授,上海 201209。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流动性安全是金融服务机构的生存红线,有效的负债管理则是保障流动性安全的关键。本文首先以融资租赁公司实践为基础,分析负债管理的内外部驱动因素及难点。然后,以流动性风险控制为导向构建负债管理逻辑框架,具体包括建立指标监控体系、合理选择管理工具以及明确主要管理方向。最后,探讨负债管理的实践措施,包括合理拓宽负债工具广度、通过债务置换提升盈利能力及通过构筑同业分享机制加速资产流转。


期刊代号:F1011
分类名称:财务与会计导刊(实务版)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2)10-0070-7

      DOI:10.19641/j.cnki.42-1290/f.2022.10.009

      继2018年商务部将融资租赁公司管理职责划归银保监会后,银保监会于2020年5月正式出台《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明确了由银保监会制定监督管理规则,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负责具体监督管理的监管模式,体现了规范行业发展的整体思路。当前,国内融资租赁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0000家,资产总规模超过6万亿元,已成为金融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但其中仅有不超过25%的企业实际经营,具备可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更是少数,整个融资租赁行业已进入出清时期,“缩量提质”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融资租赁是一种以“租赁”为表、“融资”为里的资源动员[1],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工具[2]。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在发展初期的定位是为国内企业,尤其是大型装备、飞机、船舶等领域的企业引入国外先进设备,偏重于“融物”属性。但此后伴随着政策变化,融资租赁行业近10年的发展更加侧重于“售后回租”模式,“融资”属性更为显著。这种发展特征虽然推动了行业规模的快速增长,但也积累了很多问题,如存在规避监管政策的通道业务、弱化租赁物合规性等。《暂行办法》的出台虽然是对行业的规范和重塑,但对融资租赁的定位仍有模糊之处:期望行业增强“融物”属性,却仍由金融服务机构进行监管。可见,整个行业的规范发展依然任重道远。此外,《暂行办法》出台以后,融资租赁行业面临更为严峻的转型问题,很多融资租赁公司都在探索转型,虽然行业领域多元化、收入构成多元化,但除少数头部融资租赁公司涉足产业运营领域外,多数公司仍无法脱离以加大杠杆、扩大规模来谋取利差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金融行业整体利差收窄的大趋势下,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总体而言,无论是监管政策变化,还是行业转型驱动,短期内均不会大幅改变融资租赁公司的经营模式。因此,在面临各种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融资租赁公司的首要工作仍是按金融机构运行逻辑保持公司稳定经营,其关键在于管理好支撑杠杆经营的负债来源。

      根据形成负债的业务活动类型,企业负债可分为融资性负债和经营性负债,本文所研究的是融资性负债,即金融负债[3]。负债管理是指合理安排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保持负债结构合理、安全和稳定的各项活动的总和,其概念源自银行业中的资产负债管理,是一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法[4]。商业银行在发展早期,经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负债管理处于一种消极状态。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发达国家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市场利率大幅上升,由于存款利率管制,银行存款负债实际上处于负值,“脱媒”现象凸显,为了“活下去”,多数银行创新负债产品,从消极负债管理转为主动负债管理,这种转换对融资租赁公司在当前阶段的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相比商业银行可通过吸收居民存款等被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融资租赁公司因负债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其负债管理本身处于主动负债范畴。但是,这种负债模式导致融资租赁公司面临更多负债渠道狭窄、负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多数融资租赁公司在战略上更加侧重于通过资产端获取收益,而忽视了负债端的管理。实际上,在利差收窄的行业趋势下,如何有效管理负债,不仅关乎公司流动性安全,更与公司盈利性及资产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负债管理,分析负债管理的内在驱动力、难点,结合融资租赁公司经营实际,提出负债管理的重点措施,以为融资租赁公司的生存,乃至整个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借鉴。

      二、负债管理的必要性及难点

      (一)外部因素: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从历史经验来看,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从高速增长到低速稳定增长的换挡周期平均是20年,中国已经历了10年的经济减速,未来10年也将持续处于经济减速状态。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发展已出现质变,经济增速减缓既是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阵痛”过程,也是降低金融杠杆、缓解系统性风险的“排雷”过程。中国经济新动能尚未成熟,犹如企业老旧产能淘汰时并没有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为防止经济恶性循环,需营造良好的换挡环境,形成一个相对宽松、定向精准的货币政策环境。当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积累的很多风险在进入“换挡”期后可能被陆续暴露,而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的金融行业,风险隐患更是日益凸显。

      融资租赁行业长期以来主要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开展融资业务,其本质上与银行贷款较为类似,在经济换挡期,同样面临着承租人违约、不良率上升的问题。从客户角度而言,融资租赁公司不涉及抵押物、多数不上征信且有一定灵活性,债务的偿还优先顺序通常排在标准化债券、银行贷款之后,故融资租赁行业的资产违约风险更为显著。资产质量下行将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的流动性安全,进而给负债管理带来极大挑战。

      2018年以来,二级市场债券违约增长显著,2019年5月包商银行被托管后,投资机构避险情绪增加,导致近些年信用利差持续走阔。2020年后,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央行及各级监管部门为支持经济复苏出台了较多政策,资金市场保持整体宽松,但信用利差、期限利差仍波动较大,持续走阔趋势未变。这都说明在经济减速换挡期,市场信用风险的暴露将持续,金融机构避险情绪也将保持紧绷状态,即便出现阶段性的宽松货币环境,也很难出现趋势性的信用下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