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社会空间这一概念最早由涂尔干提出和使用[1],其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笔者认为,现实中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对于人们来说,用“三维立体结构关系”来类比这种社会关系,远比用“平面的结构关系”来类比更加地形象贴切。而在我们的观念中,“三维立体结构关系”应当从属于空间几何的概念,于是这种社会关系很自然地用“社会空间”来表达。因此,“社会空间”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隐喻”色彩。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构建良好的生态体系,需要形成高校与政府、企业、学生之间多方联动、相互支撑、相互作用的良性运行机制[3]。在社会空间理论视域下,从外部空间看,高校创业教育的空间场域内嵌于特定的外部社会空间结构之中。高校既被动地受此空间结构的影响,从而获取独特的资源并受到特定的限制,同时又可以通过积极的外部互动,不断地优化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空间互动质量;从内部空间看,高校内部空间的创业教育资源分布从来都不是均质的。通过对这些创业教育资源在高校内部空间的优化布局,同时引入适当的外部资源,高校内部可以营建出若干个高密度的创业教育微空间;从动态演化看,若干个微空间可以与外部社会建立或强劲宽广或微弱狭窄的交流通道。通过这样的通道互动,这些微空间的发展会呈现出或拓展延伸或收缩停滞的状态。 与英美等国家的“市场推动型”高校创业教育有所区别的是,中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既往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鲜明的“政府推动型”特征[4]。经过20多年的探索①,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5]。在各方支持和教育部门的积极引领、示范推广下,遍及全国各地高校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总体模式已经初步形成。展望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内生动力,是一个充满现实意义的话题。只有高校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强化,不同地区的高校利用所在地域的资源特色开展创业教育的探索才能进一步深化。也只有强化内生动力,高校创业教育才不会因为教育行政部门关注重点的调整而受到影响,高校创业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得以建立。 “如果未曾生产一个合适的空间,那么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社会就等同于一句空话”[6]。同样的道理,高校的创业教育发生在特定的社会空间之中,高校只有生产出一个优质的微空间,才能实现高校创业教育环境的整体优化。借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高校创业教育是“在空间中实现对创业者的孕育”,同时高校创业教育更是“‘孕育创业者空间’的孕育”。而且只有后一种孕育机制的不断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自然生态才会不断地优化复制,长久的内生动力才会自然地生成。那么,高校创业教育空间具有哪些类型?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空间创设?如何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空间中的各种力量,以利于空间的再生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显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从物理创业教育空间到社会创业教育空间的创设 (一)从物理空间到社会空间 空间曾经被当成固定、呆板、一成不变的存在,但近代以来,对社会存在与社会空间的内在关联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涂尔干、韦伯、布迪厄、福柯等社会学家在各自的研究中均有深入的论述,一致性的观点是,社会空间结构对于其中的群体和个体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这种作用关系是非常深刻的。福柯认为,空间是任何权力运行的基础,社会空间并非物质形式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社会构建。“空间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社会关系,但又反作用于这些关系”[7],因此,社会关系构建社会空间,同时不同的社会空间又会形塑各类社会关系。Gotham认为,社会空间可以视为一种塑造、刻画社会活动并且指引社会行为的社会架构。社会空间表征社会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社会空间即社会关系。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空间中的生产”生生不息。法国学者列斐伏尔在其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不但存在“空间中的生产”,更存在着“空间自身的生产”。空间并非自发生成的,而是人所创造的产物,是由各种动态变化着的元素遵循各种规则,顺应一定的历时性秩序构建而成的,因此,“空间”本身也是一种“产品”[8]。在动态的空间中,各种元素彼此作用,构筑出一组组特定的文化符号,使在其他空间中被人们不以为然的事情,在这个空间中却习以为常。科尔曼对此类文化元素的作用有过经典分析,认为在条件合适时,此类文化元素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劳动、资本。因此,可以将文化元素视为一种“资本”,即“文化资本”。笔者认为,社会空间中的这种特定文化资本现象,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可以发挥出巨大的空间的文化育人功能。即在这个高校空间中学习生活过的学生,能够得到完全不同于在其他社会空间中得到的收获。 以上述视角审视大学校园空间,即便是有围墙圈定的清晰边界,其物理空间的意义也显然应该让位于社会意义。高校教育活动的展开,以物理空间布局和设施为基础,物理空间之间各种力量的影响和关系互动,对高校创业教育空间的作用十分巨大。一定物理空间的创设,在创业教育初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开设或划定特定的物理空间,使得高校教育组织者对于此项工作重要性的共识关系得以物化凸显,同时也有利于在校内形成围绕创业教育的更好的物化资源组织关系。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校校内创业园等专门性创业教育物理空间的设立,对于高校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价值。在高校校内的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器、创新中心设立之后,一类不同于以往校内师生互动关系、生生互动关系、师师互动关系便会渐渐形成。这类新的互动关系,在互动过程中会从无到有,渐次地创设出一套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则体系。而这套规则体系,会很自然地向新进入这一空间的师生施加一定的拘束力,于是高校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品就能发挥出形塑某种校园师生关系的功能。这一社会空间运行越有力,其形塑功能就越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