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通,特邀专家;刘妍妍,沈阳市和平区木荷心理咨询工作室创办人和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三级婚姻咨询师,现担任辽宁省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研修生院聘任副教授、辽宁省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导师、沈阳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原文出处:
妇女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这个人人互联、人的潜力被开发得淋漓尽致的时代,儿童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面对着无穷的竞争与比较。生活在物质和精神产品都极大丰富的世界里,但他们所遭遇的心理压力却前所未有:他们一方面被家长严密保护着,给予过多的资源“养料”,一方面又面临着心理营养偏失、不均衡的问题,导致一些孩子的行为方式、处事逻辑,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社会的关注。据2021年最新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6-16岁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流行率最高的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对立违抗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分别占比达6.4%、4.7%、3.6%、2.0%。按此患病率估算,我国将有5000余万青少年因罹患精神障碍需要专业治疗。

      案例1:总搞破坏的孩子

      小王住在一楼,有一个不小的院子。平日里小王喜欢养花花草草,每到花季,院子里百花争妍,是小区里的一道风景。不过近段时间,小王下班回家后,总是发现院子里的花草被破坏,折花、摘叶、拔根……毫无规律可言。为此,小王特意给小院安装了摄像头监控,发现是楼上邻居家8岁的孩子毛毛,每天翻墙进入小院中弄的。

      小王找到邻居,希望家长对孩子多加教育,没成想对方却说他小气。孩子奶奶说,孩子上网课讲到了植物,就去研究了一下,让小王不要计较,要支持孩子学习。小王无语,也很无奈,只能自己加固了围栏,但情况并没有根本上的好转。

      正当小王苦恼下一步该怎么办时,却接到了邻居的“投诉”电话。电话里说,毛毛在下午“进院”的时候,因围栏太高而踩了假山,结果被松动掉落的假山石砸骨折了,现在人在医院需要手术。邻居让小王赶紧带着钱到医院来负责后续的全部治疗,否则就要报警、起诉。小王真是哭笑不得,觉得报警的应该是自己才对。

      放下电话,小王觉得自己有必要报警,因为毛毛的父母并不是第一次这样不讲道理了。有一次,小王和邻居一家在小区里排队等待做核酸,毛毛牵着自家的小狗在队伍旁边玩。队列里有一对年轻夫妻也牵着一只大狗在排队。毛毛的小狗猛扑过去就咬那只大狗,大狗本能地想反击,却在第一时间被年轻夫妻制止了。因怕伤到毛毛的狗,那对夫妻劝毛毛拉住他的狗,毕竟自己家的狗大很多,可是毛毛却像没听到一样,一边彻底放开了狗绳,一边大叫着“咬它”。大狗因为被主人管着明显处于劣势,被咬了好几口,夫妻俩只能无奈地带着大狗离开。而整个过程中,毛毛的父母就在旁边看着,根本没有管教。

      接着毛毛的狗又开始扑向旁边排队的婴儿车。婴儿的家长生气了,严厉地训斥毛毛。这下毛毛的父母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并没有批评毛毛,却和婴儿的家长吵嚷起来:狗那么小,又不咬人,至于吗?挺大个人还和小孩子计较……最后,在邻居们纷纷劝说下,才化解开两家的争吵。而毛毛却早就带着狗跑到别处去玩了。

      毛毛受伤小王究竟有没有责任,小王相信法律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结果,但是小王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的家长意识到这样的家庭教育是不对的。

      分析:毛毛的家庭教育中,处处暴露出家长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评定一件事情的好坏对错、是非黑白,不是根据事实本身,而是根据是否对自己有利,且要求其他人也应该无条件支持并认同。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一切“以自己为中心”,忽略别人的价值、付出和情绪,做事情的目标只是满足自己,这将为他的人生埋下非常危险的“炸弹”——为了自己,无所顾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会被培养得非常自私和冷酷,生活中只能看得到自己的利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期待”高于一切。

      建议: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样的利己和上进心搞混淆,就像故事中的家长会认为破坏花园是为了学习知识;放狗扑人,是为了交朋友。这都是极其荒唐,却又非常容易发生的。

      避免培养出“利己主义”的孩子的关键在于:给孩子有上限的爱。我们常常提倡给0-3岁孩子无条件的爱,来保障孩子一生的安全感。却往往忘记给4-6岁孩子有上限的爱,来确保孩子一生的边界感。他人的能力有上限,过则需失望;自己的欲望有上限,过则需放弃;社会的宽容有上限,过则受惩罚。只有如此,才能使孩子对这个世界升腾出应有的敬畏心和禁忌感。

      案例2:没有规则的孩子

      海荣以前是个脾气非常好的妈妈,在儿子上小学前从来没对儿子动过怒、发过火,更不用说动过手了。平时不管儿子怎么调皮胡闹没规矩,她都奉行一个原则:沟通,沟通,再沟通。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她相信孩子总归会理解的。

      但是这样的“好脾气”却在儿子7岁后越来越难以保持了。刚上小学,海荣就以每周2次的频率被老师约谈,儿子的问题林林总总:书本不带、文具没有、上课晚归、午饭乱扔……总之,学校的各种纪律都非常难以遵守,而且一犯再犯。

      开始海荣觉得是儿子入学适应性差的问题,但是慢慢地发现,儿子不是学不会,而是根本不在乎,而且还觉得不需要在乎,老师是没事找事。他还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上学嘛,学会了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学?”尽管海荣摆事实、讲道理,磨破了嘴皮,儿子却依然无动于衷。好在儿子的成绩一直很好,慢慢地老师找她的次数也少了,她也就没有着急,想着儿子长大一些总会好起来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