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占德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中华家教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V2
分类名称:家庭教育导读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教、家训、家风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当下很多青少年和年轻的父母对传统文化中的家教、家训和家风感到既遥远又陌生。随着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同时传统文化及教育也成为文化建设和教育领域的重要内容,研究传统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不仅具备一定的条件,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故宫,它拥有壮丽的建筑、精美的藏品、神秘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不仅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神,而且蕴含着明、清皇室家庭教育以及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丰富内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与家庭教育相关联的故宫文化,探讨其对当代家庭教育带来的启示。

      一、故宫文化的内涵

      郑欣淼先生认为,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皇家文化(或宫廷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和象征性等特点。具体而言,故宫文化体现在建筑、藏品、历史三大方面。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其布局、形制、色彩、陈设等蕴含着中华传统人文思想和家庭文化观念。目前,故宫有186余万件的珍贵馆藏,既有明、清皇家旧藏珍宝,又有博物院建立以来的馆藏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伟大成就。故宫历史主要指作为明、清时期的宫廷历史,它是明、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等级制度、饮食服饰、皇家教育等。人们通过故宫的建筑、藏品和历史,可以感受到故宫蕴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因此,故宫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多的含义,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文化。

      二、故宫建筑文化:注重家国情怀的价值观教育

      家国同构是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为统领。它既是一种社会结构形式,亦是一种文化形态。这种结构和形态也会反映到人们居住生活的建筑上。在空间布局上,故宫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西周王城营建的规则制度,这个制度从西周开国之初一直沿用到清代。空间规制的稳定性没有因时间流动而改变,给人的感受是历史的厚重和大气。前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与后寝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建筑结构形式上就是一种同构,前朝代表的是国,后寝代表的是家,这恰好体现的是家国同构。在故宫的空间结构上还有另一种形式的同构,众所周知,故宫里最重要的建筑物都分布在中轴线上,坐北朝南,太和殿在中轴线的中间,因此地位最高。而作为平民百姓居住的普通四合院,地位最高的也是居中的北房,一般是家里辈分最高或地位最高的人居住。故宫作为国的象征的都城,与作为家的象征的民宅,它们的结构和体现出的文化是一样的,这也是家国同构在故宫建筑上的体现。故宫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寝都是由这样大大小小的四合院所组成,可以说整个故宫就是一个大的四合院,就是明清时期的“天下第一家”。

      “家国同构”意味着“忠孝同义”“内圣外王”“家国一体”,具体到个人的价值取向上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观念和思想在故宫建筑的楹联和匾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故宫的每一座宫殿都有匾额和楹联,它们大都取自中华传统经典中的名句,是刻在建筑上的典籍,寄托了古人修齐治平的理想。以三大殿的匾额为例,太和殿的“建极绥猷”出自《尚书》,意思是天子要有历史担当,建立国家法则,为民造福,确保江山社稷稳固。中和殿的“允执厥中”出自《尚书》,意思是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心,江山才能长治久安。保和殿的“皇建有极”出自《洪范》,意思是君王治理国家要公平正义,不偏不倚,走中庸之道。由此可见,这些匾额既反映了皇帝内心的理想境界,也是皇帝教育子民的一种方式。

      前朝的匾额和楹联大多与治国平天下有关,而后寝的匾额和楹联则多与修身齐家相关。比如,雍正帝题养心殿西暖阁的“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表达他要亲力亲为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被天下人所奉养的意愿。康熙帝题养性斋东室的“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上联引用《庄子》里虚室生白的典故,用屋子比喻人的心,心无任何杂念,就会悟出“道”来,生出智慧。下联提及四季常青,比喻人要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忍得住折磨,不改初心。乾隆帝题三希堂的“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上联引用的是南北朝颜延之的“向秀甘淡薄,深心托豪素”,下联引用的是谢灵运的《斋中读书诗》抒发自己寄情托兴于文墨,纵观古今之抱负。御花园延晖阁,乾隆帝题“丽日和风春淡荡,花香鸟语物昭苏”,既映衬了御花园的秀丽美景,也反映出中华文化中追求统一、和谐、四方太平的意愿。从这些体现“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语句中,我们看到的是古人深厚浓烈的家国情怀、高远宏阔的人生理想,这不仅令我们深感自豪,更是学习的榜样。

      “家国同构”思想注重从个人修养出发,讲求格物致知,注重家庭伦理,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从这一点讲,对当代家庭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当代社会建立家庭与国家的有机联系仍有必要。当代家庭仍然是家国情怀的重要养成地,父训母教的家庭教育对子女人格的养成乃至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塑造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三、故宫经筵进讲:注重涵养心性的人格教育

      故宫留有与皇家教育相关的多处遗迹和大量文物资料,从中我们可以探寻皇家的教育特点和教子方式,下面以清代皇子教育中经筵进讲制度为例做一介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