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视角下中国跨境流动人口的国家感研究

作者简介:
王敏,叶丹晨,王红枫,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广州 510631 王敏(1981- ),女,广东澄海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文化地理与城乡规划。E-mail:wminmin@m.scnu.edu.cn。

原文出处:
人文地理

内容提要: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情感转向”,地缘环境也开始指向情感研究。中国的家国情怀使“国家”不仅具有政治属性,也成为一个饱含情感与地方认同的概念。本文从地缘环境的情感要素入手,援引环境心理学理论与方法,探究跨境流动背景下的国家感影响因素。结论发现:①中国海外移民国家感受到个体与社会因素制约,包括年龄、学历、公民身份、出国时长、移居国GDP和文化认同;②国家软实力提升和包容多元的地缘政策利于提升客族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海外移民的国家感;③居住、网络媒体环境变化及国家间的话语博弈会引发跨境群体重新审视流动前后所处的地缘环境,直接或间接重构国家感。本文既为促进跨境流动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双向接纳提供新路径,也在情感地理学方法论层面提供新思路。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文章编号:1003-2398(2022)02-0050-09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22.02.007

       修订日期:2022-01-08

       中图分类号:K901.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地缘环境解析融合多尺度、跨学科,地缘环境跨境尺度分析的重点在于探索跨境要素相互作用影响及其对该尺度环境的影响[1]。当今的全球化广泛而深刻地加速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人员等要素的流动,地缘政治研究也开始从“物质”转向“人”[2]。“人”的情感是地缘格局中不可忽略的因素,其中地缘情感是指不同地区间的认知态度,受文明、政治、宗教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一种情感上的总体态度[3]。中国海外移民是典型的跨境流动群体,联合国2019全球移民报告显示,在全球五个最主要移民输出国中,中国排名第三,约有1100万跨境流动人口①。跨境流动群体出国后在环境的影响下,接触、适应并逐渐融入当地,但跨国境的流动更容易导致民族国家和个人身份问题的产生[4]。目前对于中国跨境流动群体的舆论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该群体出国后逐渐“西化”,也有人认为他们在国外积极维护祖国形象,将中国声音带向世界。但多数研究仍认为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海外移民因其对中华文化的“依恋”始终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5]。在中国文化理念中,“国家”这一概念具有特殊性,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家国共生使“国家”一词不仅仅是政治概念或身份的象征,也是饱含情感和地方依恋的概念。所以在家国共生的背景下,多尺度探寻地缘环境中国人隐秘而复杂的“地方情感地图”正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国家感的产生与个体在多尺度空间的情感体验有着密切联系,体现的是在地缘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复杂地方感。当前地方感的研究主要受到人文主义地理学和环境心理学两大学科范式的影响,其中人文主义地理学主张采用现象学的方法理解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系,注重将地方作为主体的意向客体,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意向性,因此地方并不看作具体的特征,而是一种主观建构[6];环境心理学则倾向于将地方感看作可测量、切割的心理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并结合心理学理论将地方感进一步细化为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和地方依赖等[7]。二者在关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有着相通之处[8],然而,二者对于“地方”的理解存在矛盾,主要体现在是将地方完全看作静态不变的客观存在,还是动态的、多尺度交叠的、可被主观意识所塑造的意向,这成为了两个范式之间难以调和的问题[9]。在具体方法上,以现象学方法论主导的地方感研究主观性较强且对研究者理论水平要求较高,环境心理学对地方感有明确的可操作性但存在将情感问题归结为本质主义倾向的风险。因此近年来也出现了二者相融合的交叉研究[10,11],尤其是环境心理学亦开始讨论有关多尺度空间对地方感产生的影响[12,13],这对于国家感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因此本文尝试以环境心理学思路方法、多尺度地缘环境和家国共生的“国家”概念为突破点进行新的探索。

       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视角与方法,将环境心理学定量研究与人文地理学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探究中国跨境流动群体在跨境尺度下的国家感影响因素。特别的是,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国,“国家”并非单纯的政治概念,而是国与家的共生体,是带有情感、认同和依恋的地方概念。以中国跨境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探寻跨境流动背后的环境变化与国家感知变化之间的联系,以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促进国家与跨境流动群体之间的双向接纳、认同与融合,促进地缘情感升温。

       2 理论基础

       2.1 地方感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段义孚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地理学者将“地方”概念引入人文地理学研究[14],地方感也成为地理学关注的重要概念[15]。人文主义地理学认为地方感强调人与地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的是人在情感上与地之间的一种深厚联结,是经过文化与社会特征改造的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16-18]。Relph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的连续关系,人与“内在”环境关系表现为更舒适、积极的体验,人与环境紧密结合使得环境变得有意义,则产生地方感[17];Seamon认为人在地方的体验是一个长期固定的、静止的过程,使人与地方发生充分的融合,继而产生强烈的地方感[18];段义孚认为地方感来自人们的感知,尤其是强烈的地方想象力[19]。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方感的理解更注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并且将地方视为可变的、尺度多样的、动态化的意向客体,因而相关研究不仅关注客观存在的空间,也会关注变化中的环境[20]、虚拟空间[21]、流移群体[22]等话题。

       环境心理学则将地方感视为可量化、结构化的心理表征,尝试将地方感作为一种心理图式加以理解。典型的地方感被划分为了地方认同、地方依恋、地方依赖等维度,地方依赖是人对地方在功能上的依恋,体现地方对人物质需求上的满足[23];地方依恋强调人在心理上对于地方积极的情感依附,体现地方对人精神需求上的满足[24];地方认同是个体或群体身份在地方上的实现,以区分地方的“我者”与“他者”,表现为一种归属感[25]。环境心理学注重对地方感影响因素的细致解剖,尤其从可量化、操作性强的角度去理解环境与地方感之间的因果关系。环境心理学首先提出个体的性别、年龄、心理特征会影响个体心理结构从而对个体的地方感知产生影响。大量的实证研究后,基于环境心理学的地方理论认为地方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三大类:人口学变量、物理环境变量和社会环境变量[26],这三大变量既包含了心理学所关注的个体心理结构的影响因素,同时包含人文地理学中空间、地方研究常关注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