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回时间:2021-11-16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22)03-0190-20 DOI:10.15957/j.cnki.jjdl.2022.03.020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病”催生的“乡村田园梦”和“乡愁”带动了空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城乡地域系统要素流动交汇的重要节点,大都市边缘区涌现出了诸如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民宿、租住型别墅等乡村空间消费转型的经济发展新业态。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以其较高的历史、文化、社会以及经济价值成为大都市边缘区乡村经济新业态的重要承接点。城乡发展要素的互通流动、市场经济价值驱动、国家政策推动等因素使其聚落空间、社会组织、文化景观等经历了不同维度和不同层次的演变,出现了物质空间资本化、生产功能紊乱化、文化基因断裂化等现象与问题[1-2]。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揭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村落空间转型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制,探索其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的规划技术体系和空间治理机制,对乡村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科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空间转型和优化重组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重要命题,也是国内外乡村地理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9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和逆城市化驱动下,西方发达国家的乡村发展经历了农业去中心化、产业工业化和服务化演变,乡村地域空间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化转向,针对乡村生产主义向后生产主义转型的研究逐渐兴起[3]。新世纪以来,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的背景下,危机下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更加注重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衍生出了社区可持续生计、恢复力以及脆弱性等多维度的乡村空间重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4-5]。国内学者们主要围绕乡村地域空间的功能分化[6]、典型地域乡村空间演变的过程与机理[7-8],以及乡村空间重构的优化路径[9-10]等方面,结合典型案例与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研究认识上,从强调物质空间转向“物质—社会”空间综合研究[11-12]。针对传统村落多维空间的演变分析,国外主要运用社会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建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统村落的文化、社会组织以及空间形态等进行综合研究[13-15],尤其关注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价值与景观可持续性[16-18]。国内对传统村落的研究起始于1980年代[19]。在研究内容方面,社会学主要关注传统村落传统文化的演变以及村落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20-21]。建筑学侧重于对村落聚落空间的演变研究[22-23]。旅游学偏重于旅游开发对传统村落社会文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24-25]。地理学则多从古村落基因图谱、行动者网络、空间句法等角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建构和空间转型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多维空间演变过程与机制等研究上取得较大进展[26-27]。 乡村空间重构必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贯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要素重组和功能重塑是理解认知乡村空间重构和转型发展的基础[28-29]。纵观目前针对乡村多维空间的重构研究,对于社会空间与文化空间的关注日益增加,但从乡村“物质—社会—文化”三元系统整体视角出发,分析乡村多维空间系统的演变过程及其影响机理的研究仍待深化。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乡村地域系统的基本认知出发,以珠三角大都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瓜岭村为典型案例,探究在乡村地域要素配置过程中传统村落的多维空间演化过程及其影响机理,以期揭示珠三角地区都市边缘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的转型发展规律,探索其优化重组的方法体系,为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新的发展之路提供一定基础支撑。 1 基于乡村地域系统的传统村落多维空间构成的理论框架 乡村地域系统是由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人力资源以及文化习俗等人文、经济、资源与环境各要素交互作用下构成的复杂综合地域系统[28](图1),各要素的配置形态表征为传统村落的多维空间[29]。乡村空间系统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实体,还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空间[30-31]。乡村物质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从这三个层面对乡村空间进行剖析,可以形成对乡村空间相对完整的认知。首先,物质空间既是实体的地理环境,是以土地载体为主要导向的有形空间,也是人类能最为直观地感受与认知的空间。基于物质结构组合和功能变化的视角,可以从“三生空间”的维度提炼其表征要素。其次,根据空间生产理论,人类依靠主观能动性改造着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就是(社会)产物[32],可以将社会空间看作是乡村实践活动产生出的以社会关系为导向的无形空间。基于村落中人的活动范围和关系强度,可以从家庭空间、邻里空间和村社空间三个维度提炼其表征要素[33]。最后,乡村地域系统不仅仅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且是文化性的存在,文化空间是以人的价值意识为导向的无形空间;社会实践在改造物质空间的同时推动了文化空间的演变,反过来文化空间会影响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物质空间的改造。从人类意识与实践的视角出发,可以将文化空间划分为实践和精神两个维度。实践维度是以置身其中的人的日常或特定行为集中表达的活动层面,比如生计方式、生活习俗、态度反应、传统技艺、仪式礼仪等“亲历亲为”之思与行的呈现。精神维度是以非物质非活动形式展现的抽象层,比如意识形态、公共价值、伦理道德、乡风民情、秩序规则、意义体系、体面尊严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关乎人类发展内涵的实质性要点[34](表1)。基于“物质—社会—文化”三元乡村空间系统的建构,能更为立体和全面认知乡村空间转型与重构的过程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