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道教龛窟的空间设计与视觉特征研究

作 者:
周洁 

作者简介:
周洁,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周洁,艺术史博士,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

原文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内容提要:

开凿于宋代绍兴年间的三清古洞是现存年代较早、神系完备、保存较好的道教龛窟,为神祇组合和龛窟视觉特征提供参照范本。洞窟结构受到佛教中心柱窟和当地北宋以来大型窟龛造像影响,中心柱前面三清六御具有皇家神御和儒家祭祀特征,两侧壁与后壁各分六层浮雕的天神下降围合中心柱主神,左右壁黄道十二宫为信众提供了自右及左、自下而上的观礼程序,是星曜知识中国化的体现。


期刊代号:J7
分类名称:造型艺术
复印期号:2022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J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22)03-0092-10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22.03.012

       大足南山道教摩崖造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其中三清古洞(图1、2)由于神系丰富、保存较好而备受关注。以往研究多关注于主尊身份的判定,对作为整体的洞窟空间和相关题材的组合特征等问题则鲜有探讨。三清古洞整体特征如下:第一,在龛窟规制上与隋唐五代时期以中小型浅龛为主的道教龛窟不同,平面矩形进深广阔,窟内有中心柱,左右两壁及后壁之间设有甬道,为信众和仪式人员提供活动空间(图3)。第二,主尊构成为“三清六御”,是宋代道教造像主尊组合的新样式,并沿用至元明清以来道教主尊神系的壁绘中。第三,题材丰富,东西北三壁现存195位感应天尊,既有庞大有序的天神序列环绕主尊,左右两壁还出现黄道十二宫。三清古洞是宋代道教龛窟主尊神系构成和龛窟布局设计的最早实物依据和典型案例,可从三清古洞的空间形制、主尊造像组合特征、题材等三个方面,梳理以三清古洞为代表的宋代道教龛窟的知识来源,发掘其设计营造的特征,为宋代道教图像和视觉文化研究提供相关视角。

      

       图1 南山摩崖造像立面图(大足石刻研究院提供)

      

       图2 大足南山摩崖造像平面示意图

      

       图3 三清古洞

       一、三清古洞形制特征

       三清古洞坐北朝南,平顶方形窟,平面呈∏形,内有中心柱,与东、西、北三处壁面之间形成

       甬道。中心柱将三清古洞划分为两个空间:中心柱三面开窟造像,主尊神御布置其中;周围为左、右、后三方甬道,分层布置天尊降临和十二星宫。平面布局类似早期佛教洞窟的中心塔柱式(又译为支提窟Chaitya,图4)洞窟。这一样式可追溯至印度早期寺院中心窣堵波(Stupa)。在公元前2世纪的阿旃陀石窟中,中心柱窟已是重要的龛窟类型。随着佛教造像与建筑技术的东传,在中亚进入中国境内第一站的克孜尔石窟中,中心柱窟仍然是佛教龛窟的主要样式。我国中心柱式主要分布在北方丝绸之路沿线,自龟兹、敦煌至河西走廊。其中河西走廊的中心柱窟遗存十分丰富,集中出现在金塔寺东窟、千佛洞南区第2窟、中区第8窟、马蹄寺北寺第8窟、文殊山千佛洞、昌马石窟群第2、4窟等。以上洞窟多开凿于十六国五凉(301-439)时期,北凉最为兴盛。云冈石窟中仍有出现,以第2窟为代表。但至长安以东,以洛阳龙门、邯郸南、北响堂山为代表的中原龛窟中,均不见中心柱式。亦可认为中心柱式窟形在我国流行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隋之间,流行区域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及以西的地区。北周之后、平城以南及以东的地区均未出现。中心柱窟多呈现三面或四面、上下分层开小龛造像,将中原木构建筑楼阁式分层建造方式借用到石窟造像中,为信众提供绕行观礼的空间。中心柱的发展过程,也是从塔到像的礼拜重心的转变。

      

       图4 南山第5号窟窟顶仰视图

       大足三清古洞是我国晚期中心柱窟的重要遗存,也是道教龛窟造像中年代最早的中心柱窟实例。宋代道教龛窟中采用中心柱式有其必然原因。首先,宋代道教承载了书写王权合法性和正统性的使命,道教神祇不断清整,一改唐代道教神祇三宝五帝或佛道并坐像的样式,宋代将三清六御作为道教最高神祇的崇拜对象,南山的中心柱成为神居之所,以此区别最高神祇和其他众神。其次宋代道教一大特色是宗教与地方社会的深入结合,类似中心柱式龛窟布局可以为信众和仪式人员提供更多活动和绕行观礼的空间。

       在龛窟体量上,三清古洞高3.91米,宽5.08米,进深5.58米,[1]一改隋唐之际道教造像一铺多尊的平面式布局,具有殿堂式倾向。这一特征的出现,与大足南宋以来富民阶层的兴起、家族式或与地方官共同参与开凿大型龛窟的时代风气有关。大足北山摩崖造像活动始于晚唐,兴盛和基本面貌的形成则在宋代。北山建造分三期,[2]其中南段开凿较早,多浅龛。自第83窟开始出现宋代纪年造像,宋代造像活动主要集中在北段(图5)。其中大型龛窟开凿主要集中在北宋初至南宋绍兴年间,如136、149、155、168、180窟,都是北山大型洞窟的代表(图6)。其中第136转轮藏窟,是绍兴年间北山制作最为精致、颇具设计的大型龛窟。其赞助人既有大足昌州直辖官员,如昌州军州事张莘民、昌州军录事赵彭年,也有本地信仰佛道的富民,如“在城奉佛弟子王升同政何氏”“城郭外居住奉善弟子陈某与郭氏”。除北山之外,类似大型殿堂式体量的龛窟还见于大足石门山的十圣观音窟、第8窟孔雀洞(图7)、第10号三皇窟等。

      

       图5 北山石窟造像平面图①

      

       图6 北山佛湾第三期第155、136窟平、剖面图[2]4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