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8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90(2022)02-0048-07 一、韩文彬及其石刻空间理论 200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韩文彬(Robert E.Harrist,Jr.)出版《文字的风景:早期与中古中国摩崖石刻》(The Landscape of Words:Stone Inscription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一书(以下简称《文字的风景》)①,封面和扉页均选用巨幅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图。绿树掩映中,大片石坪坦露阳光下,径尺丹书,雄浑古穆,自成一方世界。该书荣获2010年“列文森中国研究图书奖”(The Joseph Levenson Prize)。据作者自述,该书的写作源于1998年及其后2002、2005年间的几次中国旅行,作者在中国书法、绘画和园林建筑方面都有精深研究,出版过《权力与美德:中国艺术中的马》(Power and Virtue:The Horse in Chinese Art)、《十一世纪中国绘画与私人生活:李公麟作〈山居〉》(Painting and Private Life in Eleven-Century China:Mountain Villa by Li Gonglin)、《物化图像:从约翰·艾略特的收藏看中国书法》(The Embodied Image:Chinese Calligraphy from the John B.Elliott Collection)等著作。1998-2008年,正是西方空间理论逐渐兴盛的时期,韩文彬在《文字的风景》一书中反复强调,他的石刻研究不仅是艺术史的研究,更是对石刻艺术的社会性和政治性研究做的新开拓。 全书共分六部分,序言“书于地之骨”,第一章“公共作品与石门的公共书写”,第二章“云峰山与仙同游”,第三章“铁山功德碑及其巨制”,第四章“帝王书写与登顶泰山”以及后记。韩文彬教授学识渊博,引证宏富,许多中文资料都是首次被译为英文,除去个别误读,韩氏译文均极为精当。 该书目前在国内现有一份序言节译“文字的风景——早期与中古中国的摩崖石刻”②,以及一篇述评“历史现场内外的公共性和互文性——韩文彬的两项石刻书迹个案研究评介”③,初步得到艺术界的关注。在史学界,先有仇鹿鸣《长安与河北之间: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一书④,在注释中提及韩文彬对中国石刻的系统研究,最近有《近十年来中古碑志研究的新动向》一文⑤,提及韩文彬对泰山大观峰《纪泰山铭》摩崖石刻背后的政治景观意义。本文则立足空间理论,详细介绍韩文彬书中关于泰山石刻研究以及石刻所传达出的空间政治思想。 该书绪论“书于地之骨”(Writingon the Bone of the Earth),开篇即谈泰山摩崖石刻之琳琅满目与争奇致胜,称游人至此,登岱观日已不是唯一体验,更妙的是可以读碑辨古,追摩先贤,重新唤醒往昔的声音。韩文彬引用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Simon Schama)关于风景的定义⑥,指出风景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人类对原生态物质自然理解、接受和塑形后的产物,地球表面原本是无差别、绵延不绝的存在,当人类将其条块分割并赋予人类视角后,自然就成了风景,空间被转化成位置。然后,韩文彬引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罗伯特·伯格·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教授关于空间和位置的理论⑦,指出,位置囿于边界,有内在局限性,其本质具有“此在”性,即使宇宙洪荒,它在空间的界限也是固定不变的。哈里森认为,正是人或人类符号的出现,使空间有了中心,获得了意义,在超越时空、亘古不变的自然中楔入了一个有限、但却诗意盎然的人类栖居空间。 因此,阅读这些人类符号不能离开符号所在的空间环境和原生位置。中国宋代以来的传统金石学,似乎太过专注金石文字的内容,及其证经补史的功能、文体变迁及书法源流的佐证价值,或石刻拓片本身的审美功能,聚焦于石刻内容和对石刻者的考察,忽视了对摩崖石刻所在空间和位置的考察,尤其是石刻与周围空间的互动关系。为此,韩文彬引用瑞士汉学家毕来德(Jean Francois Billeter)观点来说明石刻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当一个个汉字被刻进岩石,周围的大自然,所有可见之物,全都蓦然而起,像是被按下了一个个触发点。整片风景就这么跃然而生,这绝对是中国人的天才之作。”⑧然后,韩文彬又引用法国书籍史研究家罗杰·夏蒂埃(Roger Chartier)的话⑨,进一步说明文字的意义一部分来自文字内容,一部分来自文字的物质载体,一份文本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与其呈现给读者的物理状况和物质形式息息相关,其文本书写的大小、字体、排列、媒介、地理环境都决定着文本的意义生成。因此,摩崖石刻的阅读和研究,既需要回到历史的时间现场,也需要回到石刻所在的空间现场,关注石刻所在位置的意义以及石刻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空间意义。 很显然,韩文彬非常执着于空间和位置两个概念,文中也直接引用了法国空间研究开拓者、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i,1905-1991)“空间三元”概念:空间实践、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⑩。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是人们日常生活和使用的空间,其实践产物是各种可感知的空间形态,包括都市、楼房、广场、公园、墓地、纪念碑、道路、桥梁等,具有物理形态和视觉特征,能被人们的感官所把握,尤其能被人们“看见”。空间表象(Representations of space),是科学家、官僚、城市规划者通过话语权、知识、符号等建筑的一个抽象空间,在任何社会都占有统治地位。表征性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s),是对空间的感知和想象,区别于现实空间,包含复杂的象征意义,是个可以抗争的空间,具有强烈的政治性。空间表象和表征性空间体现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空间权利之间的冲突与斗争;空间实践则是表征的空间与空间表征的过渡场域(11)。韩文彬认为石刻不仅创造了风景,还通过石刻,将其所在的位置变成了一个表征的空间,构造出了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既区别于现实空间,又包含复杂的象征意义,是社会差异空间的诞生地,具有强烈的政治性。韩文彬便是依据上述空间理论,对泰山石刻进行了深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