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菽心理学理论视野中人的社会化问题

作 者:
沈杰 

作者简介:
沈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社会理论、社会心理、青年问题(北京 102488)。

原文出处: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人的社会化问题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受到多个学科的高度关注。然而,在人的社会化何以可能这一根本问题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大的理论论争。我国心理学家潘菽在他半个世纪的心理学探索中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以他的心理学理论体系为参照,人的社会化领域的一些重大难题尤其是深层机制方面的问题可以得到比较透彻的解析,并能得出一些具有创见性的观点。在中国学术界更强烈地意识到文化自觉和理论创新意义的当下,这些观点在人的社会化研究中所蕴含的学术价值、所凸显的意蕴尤其丰富而深远。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前言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是由社会学家提出的研究主题。就其最基本的含义而言,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其出生之后由一个自然人(或者说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成长或转变为一个社会人(或者说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的过程。具体主要涉及以下内容:经由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就业机构、社区、传播媒介等社会化执行者的影响或塑造作用,通过个体自身的能动选择与内化,个体逐渐获得日常生活的基本经验,接受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养成适应社会的健康人格,掌握服务社会的知识技能,最终能够扮演社会所需要的角色,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学所讲的人的社会化在其他学科中也有近似的概念,例如,教育学所称的教化、文化(人类)学所称的濡化(enculturation)等。

       由于人的社会化是在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这两种运行机制共同作用之下达成的结果,因此,在社会学更多地对社会教化机制给予探讨的同时,心理学对个体内化机制的研究则更多一些。当然,不排除一些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对两种机制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并形成相应的见解①。

       作为一个学术领域,人的社会化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最大的难题是:人的社会化何以可能?或者说,人的社会化得以实现的根本机制是什么?更具体地说,这一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的心智发展中最基础性的东西是由遗传或生物因素决定的,还是由社会或文化因素决定的?这就是学术史上著名的“遗传与环境”之争。这一论争已经持续很久并且时常因某个学科产生重大成果而又再度燃起论争的战火。实际上,这一问题的第一个层面涉及人的成长或发展的基质问题,第二个层面则涉及更深层的人性问题。

       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或最大难题的产生有其十分特殊的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初,达尔文学说赢得了广泛的接受,生物进化论成为那个时期时代精神的重要部分,这使得一些学科的学者更愿意偏向于从本能或生物因素寻找人类心理和行为的根本动力源。例如,社会心理学学科创始人之一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青年心理学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ranville Stanley Hal),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推动者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rnold Lucius Gesell)等,都是这一方面突出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由于对这种生物决定论的倾向不满,一些学者关注并强调社会环境对于人类心理和行为具有决定作用或塑造影响。例如,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提出环境说以反对本能说,其环境决定论孕育了心理学中学习理论流派的诸多形式,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 Bandura)所倡导的社会学习论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出于反对本能说的初衷,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Margaret Mead)基于田野调查的研究结论高扬文化决定论的旗帜,鲜明地主张人类的心理和行为主要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人类心理或行为发生发展的根源是遗传或生物因素还是环境或社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对于这一问题或难题的论争已经持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经过长期论战之后,大多数人似乎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即认为人的成长发展首先必须以遗传或生物因素作为前提,其次要受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环境或社会条件所塑造。然而,这种共识是浅显的。而能够将这两方面进行高度整合,或者说将生物机制与社会机制加以有机统合的理论视野表达或阐述这种共识的学说,仍然为学术界所翘首期盼。

       对于人的社会化何以可能这一重要学术问题或重大理论难题,从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所建立的心理学理论视角进行考察和分析,在人的社会化的深层机制方面将可以做出比较透彻的解析,从而得出一些独特的理论见解。

       二、潘菽对人的社会化问题的心理学理论透视

       潘菽心理学理论观照的人的社会化问题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总结潘菽心理学理论中对于人的社会化问题的原有论述,或者说,直接阐明潘菽对于人的社会化问题曾经提出过的观点;二是借助潘菽心理学理论对于人的社会化问题做出进一步分析,或者说,将潘菽心理学理论深入运用在解决人的社会化问题中。具体内容如下。

       (一)关于人的社会化基本内涵的界说

       潘菽从社会心理学的视野,尤其是从强调社会对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角度来看待人的社会化。他着重指出,“任何人在心理上的成长、发展可以说都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个婴儿所以成长、发展成一个成人,就是因为经过了一系列特定的社会化过程的结果”[1]。这是他提出的一个具有前提性的观点。

       潘菽进而认为,把人的社会化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的“社会心理学要研究的主要应该是人的一生的全部心理的发展变化及其一般的表现与他所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关系。”②并且,他进一步说明,对人的心理发展和变化所产生的反应及其方式具有影响的社会化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师友伙伴、社会地位(阶级、阶层、身份等)、居处(城市、乡村、街道等)、集团、组织、文化、民族、国家等,而这一切则是社会心理学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内容[2]。

       由此可见,潘菽关于人的社会化的研究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预设,即个体成长发展的有效环境即实际起作用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而自然环境只是居于次要地位。个体能够成长发展以及如何成长发展,主要依赖于其所经历的社会化过程[3]。

       在人的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上,潘菽提出了两个实质性的观点,可以在两个层面上体现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