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运动最好的领导者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献忠,共青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报

内容提要:

09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他寄语青年,要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中国青年自五四运动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始终走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前列,发挥着重要的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种特定的历史性行动不是完全靠自发实现的,而是在先进的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相互激荡,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始终提倡青年要保持永久奋斗的精神,一代代青年始终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中国共青团在其中的宣传、组织与动员成为重要的桥梁纽带。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运动最好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中国青年的时代责任相互激荡

       青年在成长中体现出的种种特点,决定了其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青年群体的发展方向影响着不同政治力量的走势。诚如恽代英所论:“我们常说青年是革命的力量。因为青年的感情丰富,气性刚烈,他们不知道隐忍羞辱,他们不知道躲避危险。所以他们见到应当革命,便会勇猛的为革命而奋斗。”青年“跟谁走”,未来就属于谁,这是中外政治发展中的一条基本规律。

       1919年,由青年学生率先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年,陈独秀40岁、李大钊30岁,这是两位重量级导师。在各地比较活跃的五四人物中,毛泽东26岁,邓中夏25岁,恽代英、蔡和森24岁,周恩来、张太雷21岁,瞿秋白20岁,赵世炎18岁。这些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青年知识分子,大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后来他们成为党的重要骨干。

       我们再来看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3名代表的构成,其中7位有着海外留学经历,4位与北京大学有缘。平均年龄只有27.8岁,25岁以下的占到一半,大多是有见识、有思想的青年才俊。当时全国58名党员(党的早期组织成员),大多是经过五四洗礼的青年知识分子。这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政党。

       因此可以说,先进青年的觉醒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党的成立又促进了更多青年的觉醒。中国共产党是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而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是在青年时代就满怀信仰和豪情加入了党组织,并为党和人民奋斗终生。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大党,能够历经百年风雨而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们党的队伍中始终活跃着一大批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精神的青年人。中国青年运动是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在社会变革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青年总是引领风气之先的,是现实世界最具创新创造精神的力量。在青年运动的舞台上,青年是充满激情与想象的自觉的行动者和创造者。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到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历届领导人,无一不赞美青春、关爱青年,无一不重视青年在变革社会中的先锋作用,无一不关注、推动青年的健康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青年驰骋思想的天空更加浩瀚,青年实践创新的舞台更加广阔,青年塑造人生的机会更为丰富,青年建功立业的条件更为有利。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青年族群一直是成人社会的附属物。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后来“相约建党”并成为党的早期领导人的陈独秀、李大钊,在这一运动中发现了青年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他们不遗余力地赞美青春的力量。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讲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他进而设计出“新青年”的六条标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李大钊常常把“青春”“青年”比喻成未来的国家。他高调赞扬青年之精神:“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激情呼吁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实践者和开国领袖,对变革社会的推动力量感受最为深刻。在他看来,青年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称赞“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无论工厂、农村、军队、学校的革命事业,没有青年就不能胜利”。他还形象地把青年比作“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