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让教育的家庭范畴上升为社会乃至国家层面,特别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法律意义。鉴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该法第二章“家庭责任”中选取两句话,提出依法带娃的个人见解。 “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1.严慈,切不可僵化 我们的家庭教育特别容易走两个极端:毫无原则“孩子你真棒”的过度宠爱,狼爸虎妈“棒打出孝子”的过度严苛,这两种极端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轮番上演,我们却浑然不知。而一旦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回看教育过往,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会爱得过于泛滥,严得有些胡来。孩子成长中的很多问题都源自我们对教育应当遵循“有教无类”的那份不懂。这时,我们再去自我矫正,往往会无奈发觉,孩子们已经持怀疑态度看待家长的主动变化,甚至拒绝接受家长的自我调整,恢复亲子之间和睦关系之路显得漫长而充满荆棘。 从教育行为看,实现严慈相济的基本手段,是要掌握恰到好处的批评与鼓励方法,正如海姆·吉诺特所说的“父母和老师在与孩子交谈中,应掌握交谈技巧,即如何告诉孩子他们对他所作所为的感受。他们的评判往往能影响到孩子的自尊心。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甚至能决定孩子一生。”通俗说就是,家长严与慈的表达需要技巧,爱要传递诚意,严要给足面子。 2.批评,需就事论事 大部分亲子案例显示,亲子关系恶化的关键转折点是在家长用了人格否定的语句那一刻,例如,“就你这成绩,还有脸见人?不如去死!”家长初心是在谈孩子的成绩,话语却落于生死,以孩子的角度就有可能解读为“解决成绩不好的方法唯有一死”。每当我们对孩子的人格或者未来“盖棺定论”时,孩子体会到的打击无疑非常严重,尤其对自我价值、自我认知处于彷徨阶段,容易走极端的叛逆期孩子,更是灭顶之灾。 真实情况是,没有人的成长一路平坦,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尝试错误中获得正确的认知,通过一次次自我矫正实现蜕变。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犯错是促进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就不会以孩子此时的错误去断定他们将来的成就。聪明的家长从来不去泛化问题,而是善于只针对孩子出错的具体事情,围绕眼前事情与孩子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打开孩子纠错的思路,在改错中体验到未来之路可以越走越宽;反之,过于苛责孩子,甚至为某件事情而上纲上线,很容易导致孩子对未来产生无路可走的绝望。 3.鼓励,要有理有据 行为心理学认为,来自成年人的鼓励可以有效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成年人的喜欢会成为一种动力,促使孩子沿着既定方向成长,可见“鼓励大法”是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金丹妙药。但是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即使同一个孩子在不同阶段,对获取父母积极评价的需求也有不同,他们总是以千差万别的个性化思维解读成人的评价,一句带有情境化的表扬语句,会令他们欢欣鼓舞,一句空泛敷衍的夸赞,又会令他们心存疑惑。 所以鼓励不应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而应该是告诉孩子“妈妈非常欣赏你做的这件事儿”“爸爸非常赞同你说的这句话”“你这个动作令我刮目相看”等等“真棒”式鼓励;对大一些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具体讨论“为什么真棒”,孩子们可以在讨论中充分享受其中的价值感,这样具象化的鼓励为孩子积极行为的延续提供了心理层面的保障,孩子也能够从中深刻感受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爱得很具体。 “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1.年龄,是自然规律 常有家长提及,“孩子小时候很听话,怎么越大越不懂事儿了”。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孩子长大了而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长大”,面对一个不断成长变化的孩子,我们依然固化于几年前的互动模式,教育方法与年龄就明显不对称了。就教育而言,没有一招鲜的永恒教法。 在此,我们一起来看看最令家长神经紧张的三个逆反期:喜欢将“不”挂在嘴边的三四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七八岁;怎么管都不对的“中二病”。 幼童期的叛逆,源于孩子的行动独立,他们因有能力自由行动而喜欢探索这个世界,成年人对其行为的限制,打断了他们的好奇,“不听话”是他们对自身行为的本能坚持。 学龄期的逆反,源自他们有了更多的社会互动,建立了自己的小社会,形成了初步的心理支持体系,对来自成年人的限制,他们自认为有足够的底气拒绝。 青少年的逆反是真正意义的叛逆,他们因逐渐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稚嫩想法互相混杂,而在成年心理与未成年心理两个世界不断摇摆,完全独立的需求与来自成年人的管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采取极端的方法来自证成熟。 家长如果能够深谙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逆反心理特点,遵循年龄规律,教育方法也就能做到顺势而变、推陈出新了。 2.思维,乃差异根本 年龄与个性属于显性的个体差异,而思维则是容易被家长忽视的隐性差异,很多时候,思维差异比年龄和个性在亲子互动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了解孩子的思维差异,非常有助于我们采取正确方式辅导功课,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防止做揠苗助长的傻事儿。 发展心理学者认为个体思维主要有三类: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婴幼儿阶段的思维脱离不了肢体运动,小孩子的思维总是通过感知触觉和动作来进行,通过感受了解世界,形成认知;到了学前以及学龄初期,他们可以通过听或看很具象化的事物来进行思维,可以对看到的加以简单评判,他们的思维正在从具象向抽象过渡;青少年开始建立了抽象思维,再大一些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熟起来,课业内容以及学习的方法都会产生质的变化。但是,并非有了抽象思维,个体就不再进行行动和形象思维,对成熟的个体,三种思维是并行的,《三体》中程心与艾AA就是通过肥皂和纸船演示了一场非常形象化的实验,从中领悟了曲率驱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