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83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编號]0874-1824(2022)02-0195-08 近代中國面對列強挾帶的新秩序的衝擊,社會經濟不得不開始重大轉型,近代金融體系的引入是這種轉型中極為關鍵的一環。新式銀行業及證券、保險、信託、外匯、票據交換等近代意義上的金融市場的萌生和發展,初步奠定了中國在近代世界經濟和社會秩序下生存的基礎,使中國開始擁有近代社會經濟組織和管理系統。然而,作為一個被迫捲入近代經濟大潮的後發國家,中國在學習、追趕和融入近代世界體系的過程中,付出了相當沉重的代價,金融領域尤其如此。所有的經濟體在近代經濟金融發展的過程中,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經濟金融形勢,都不可避免地要走各種各樣的彎路,中國尤其如此。這樣的彎路集中表現為頻發的大規模金融風潮。 19~20世紀,世界範圍的金融風潮頻頻發生。作為後發國家,中國由於市場形成的先天不足,蹣跚學步尤其不易。金融風潮一度成為影響中國政治、社會和民眾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從19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幾乎每隔數年就發生一次較大的金融風潮,密度甚至高於西方國家,波及範圍從金融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和社會各個層面。由此,深入研究近代中國金融風潮的源起、發展及危害,瞭解政府、社會、民眾在其中的處境,不僅可以加深對金融風潮本身的認識,而且對透視近代中國獨特的社會經濟進程亦具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多元:歷次金融風潮的成因 近代中國金融風潮為禍劇烈,具有全國影響的風波不斷發生。梁啟超曾在1911年對國內的經濟恐慌做過统計,晚清最後5年間共有20次經濟恐慌發生。①據不完全統計,規模較大的金融危機有23次,如以此計算,近代中國平均每4~5年即發生一次大的金融風潮。洪葭管總結了近代中國十大金融風潮:即因世界棉業危機而引發的1866年金融風潮、1883年上海錢莊倒賬風潮、1897年貼票風潮、1910年橡膠股票風潮、1911年票號倒閉風潮、1916年中交停兌風潮、1921年信交風潮、1935年白銀風潮、1947年黃金風潮、1948~1949年的法幣和金圓券崩潰危機。②吳景平等《近代中國的金融風潮》各章節分別對這十大金融風潮作了個案專題研究。③ 金融風波的發生,一方面是當時社會監管能力低下、經濟金融運作不規範、從業者普遍缺乏經驗、政府管控能力不足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金融綜合影響不斷上升,新型金融工具誕生,金融運行不斷複雜化的結果。所以,金融風潮既是金融運行遭遇挫折乃至失敗的象徵,卻也是金融運行向縱深發展的結果。金融工具越多,金融運行越複雜,金融在社會經濟中的比重越高,發生大規模金融風波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相應地,也給政府和社會應對金融風險的能力提出更大挑戰。作為歷史研究者,我們不必苛求前人,卻也不能忽視他們經常犯下的常識性錯誤,尤其是政府管理者一些不負責任的舉措,嚴重影響着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劇了經濟金融危機。 梳理近代以來的重大金融風潮,大致可以看出,這些風潮的起因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輸入型金融風波佔據很大比重。1883年金融風潮④、1910年橡膠股票風潮⑤、1935年白銀風潮等都和國際市場的變化密切相關。⑥近代中國被列強強行拖入國際市場,中國自身經濟體質嚴重不適應西方大國的經濟運行邏輯,卻又不得不亦步亦趨,跟随西方的步伐,造成應對能力嚴重不足。國際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中國就成了風險的集聚點乃至爆發口。 二是過度投機帶來的風險。金融風波和過度投機總是並行。應該承認,金融運行中不可避免會有投機的成分,投機可以說是金融與生俱來的特性之一。但是過度投機卻會帶來巨大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震盪。如何區別投機和過度投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從近代金融風潮看,管理失控,投機情緒彌漫,金融槓桿畸形利用,大致就意味着已經存在過度投機的風險。近代中國金融風潮中,1897年的“貼票”風潮,就是由於錢莊盲目追逐擴大業務形成過度投機導致的。“貼票”是晚清上海錢莊開發的一項業務。貼票的意思就是“貼錢兌换票據”。客戶在錢莊存款90元,錢莊開給他一張面額100元的定期票據,票據到期後,客戶再用這張票據兌换100元。資金不足的錢莊通過發行貼票,以高出市場上一般水平的利息,吸收社會游資,再以更高的利息貸款給商家,轉手之間錢莊便有利可圖。貼票業務開發後,各錢莊紛紛效仿,為吸引客戶,相互之間展開激烈競爭,貼息越來越高,最高竟達20%。這對民眾形成巨大吸引力,貼票規模越來越大,投機情緒不斷蔓延,終至釀成悲劇。1897年11月,不少貼票錢莊因到期不能兌付現金,造成大量的退票和提款,以致於發生一個月內幾十家錢莊倒閉的風潮。”⑦同樣,1883年上海錢莊倒賬風潮、1910年橡膠股票風潮、1921年信交風潮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過度投機的結果。⑧ 三是政府管理失控帶來的危機。近代中國,無論是清政府、北京政府,還是南京國民政府,管理能力都比較薄弱,在傳統經濟形態向近代經濟形態轉型中的把控能力不足。加之社會政治腐敗,政局動盪劇烈,危機的種子不斷積累,政府管控可謂如履薄冰。1916年中交停兌風潮就是政府決策錯誤釀致危機的典型。由於袁世凱政府不斷的金錢需索,具有官辦性質的中國、交通兩行成了政府外庫,濫發鈔票,準備金日漸空虛。1916年四五月間,京、津、滬三地爆發中、交兩行存戶提取存款和擠兌鈔票的風潮。無奈之下,北京政府通令兩行庫存鈔票不予兌現,存款不准付款,由此带來全國性的金融恐慌。銀行為政府墊款過巨,導致發行無序、準備金不足是造成擠兌風潮的根本原因,而政府不是疏導危機,反而強行停兌,直接觸發了危機的導火索。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