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建国三杰”形象在近代中国的塑造及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鸿宇(1995- ),男,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89,yuanhy1995@126.com; 秦方(1980- ),女,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9,fqin@cnu.edu.cn

原文出处:
清史研究

内容提要:

19世纪后期,“意大利建国三杰”通过传教士的工作进入中国知识界,中国的各个群体基于各自的立场和目的对“三杰”的形象做出了不同的诠释。20世纪初,梁启超对《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的译著,使“三杰”的形象在晚清中国广泛流传开来,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救亡图存的议题一直贯穿着整个民国时期,“三杰”的相关事迹也不断得到宣传,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记忆。然而,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语境下,“三杰”的形象不可避免地被工具化,以致三人的形象和他们原来的面貌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期刊代号:K3
分类名称:中国近代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87(2022)-01-0112-013

       甲午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清末最为突出的公共议题。面对不断加深的民族危机,清季士人渐感本土的思想资源难以应对时局,开始从域外寻找知识资源,学习西方国家的强国之道。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西方历史人物以各种形式的典范形象进入中国,其中“意大利建国三杰”,即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加富尔(Camillo Benso,Count of Cavour,1810-1861)和加里波第(Giuseppe Garibaldi,1807-1882)占有重要的位置。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连载了《意大利建国三杰传》,希望以此唤起国人的爱国热忱。“三杰”使意大利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壮举,迎合了清末知识分子的强国构想,成为传播民族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在晚清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然而,上述典范形象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三杰”的形象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自1860年代以来,意大利建国史的各种相关知识渐次传入中国,在当时特有的历史语境下逐渐为人所熟知。近代中国的各个群体基于不同的立场和目的,对“三杰”的事迹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解读,使其成为一个凝聚了多重意义的政治符号和精神象征,参与并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活动。本文试图考察近代中国不同时期意大利建国史书写的基本特征,勾勒出1860年代至1949年近百年间“三杰”形象塑造的演变历程,以探究各个社会群体对异国知识接受的特点及其中所体现出的政治诉求与社会心态。

       一、意大利建国史在晚清的早期传布

       1866年,斌椿使团访问欧洲,在途经意大利城市墨西拿时,所用的参考书是徐继畬的《瀛寰志略》。②书中对意大利的描述是:“拿破仑败,诸国公使会议于维也纳,分其地为九,大国四曰罗马、曰多斯加纳、曰萨尔的尼亚、曰那不勒斯,小国五曰巴尔马、曰摩德拿、曰卢加、曰摩纳哥、曰胜马里虐,犹总称意大里亚。”③

       然而,此时意大利的局势和书中的描写相比已天差地别。早在1831年,马志尼即在马赛创立了青年意大利党(La Giovine Italia),希望以发动起义的方式建立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共和国。尽管起义以失败告终,但马志尼的活动唤起了意大利人的民族意识。1848年,西西里爆发起义,揭开了意大利1848年革命的序幕。在自由主义的呼声下,撒丁王国颁布宪法,并出兵支持北部的独立运动,与奥地利开战。虽然意大利第一次独立的尝试在奥地利的镇压下遭到失败,但撒丁王国已被视为民族统一的希望。

       1852年,加富尔被任命为撒丁王国宰相,在任期间,他依靠灵活的外交手腕,主导了意大利统一的进程。1859年,撒丁王国依靠法国的帮助战胜奥地利,使后者控制下的伦巴第并入撒丁。1860年,托斯卡纳、摩德纳、帕尔马等国人民举义,脱离了奥地利的控制,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并入了撒丁王国。同年,西西里再次爆发起义,加里波第率领远征军前往支援,解放了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并为了民族统一的理想将南意大利献与撒丁。次年,撒丁王国改称意大利王国。1866年,意大利参加普奥战争,从奥地利手中收复了威尼斯等地。至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意大利攻占受法国保护的罗马,完成了国家的最终统一。

       然而,此时处在欧亚大陆另一端的中国人,获取意大利信息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和魏源的《海国图志》,这两部书对意大利的介绍还停留在1815年维也纳和约时的形势。徐、魏之书出版之后,遭到了朝野非议,以致后继者寥寥,之后的几十年间都鲜有相关著作问世。

       中国士人最早接触到意大利统一的历史,是通过考察团。1868年,蒲安臣使团出访欧洲,对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沿革做了考察。接替蒲安臣领导使团的志刚在日记中写道:“意大利,古罗马一统之国,中国称为大秦,为天主教之宗国,挟制欧洲列国以称雄。其后浸衰,分为列邦,四分五裂,不相统属。现君委克都阿第二,原都阑列邦之主,十余年间奋发有为,攻取兼并,遂得意大利全境,俨为大邦。”④

       可以看出,这段描述与事实不尽相符,掺入了作者依据中国传统所进行的想象。在志刚笔下,意大利的统一是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Victor Emmanuel II,1820-1878)凭借才干,以武力兼并诸国。这种印象一直延续到1870年代末。1878年,《申报》刊登了伊曼纽尔二世病逝的消息,对后者生平的介绍沿袭了上文的说法:“意大利国王名非托以满捏因病薨逝,按意大利此王原以雄武才识著名于欧洲各国,生平将意大利各小分国联而为一,遂成大国。”⑤

       到1880年代,通过传教士的工作,中国人终于对意大利统一的历程有了完整的认知。1882年,美国传教士谢卫楼(Devello Z.Sheffield,1841-1913)编写的《万国通鉴》较为详细地叙述了意大利的统一。书中指出意大利“小国之君,多行霸道,勒索百姓,于是百姓有数次违逆本国之君,欲脱其重轭,皆被奥王派兵压服”。唯伊曼纽尔二世“公义善良,理政俱按本律,各等人民皆得其保护”。1859年,伊曼纽尔因“欲助以大利之民脱离奥国虐政”而向奥地利宣战,在法国的帮助下击败奥军。次年,“特斯喀尼、谋底纳、怕耳玛、罗曼亚各国百姓,皆欲归撒底尼亚国王管理”。同年西西里岛“有民变之事,因民欲离旧制,改立新制”,加里波第率军援助岛民,“以所胜之数国复命于君”。到1870年,撒丁攻占罗马,“至此以大利民遭遇明君,合为一统,脱离旧日重轭,改立与民有益之制矣”。⑥基督教提倡仁爱,在谢卫楼笔下,伊曼纽尔二世不再以靠武力统一意大利的雄主形象出现。同时,作者为迎合中国人的文化观与历史观,又借鉴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将伊曼纽尔描述为帮助人民摆脱苦难的明君,认为后者能够完成统一,乃因施行仁政,各国人民主动归附,这种对意大利统一过程的描述也更加符合史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