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难点焦点及未来走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陆道坤,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江苏 镇江 212013)。

原文出处: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随着课程思政研究的逐渐深入,课程思政源流、内在机理、理论框架、方法论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日渐清晰;实践探索快速推进,课程思政制度机制建设、教师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资源构建趋于体系化,部分实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向前发展,需要在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建设、标准体系与评价机制研发、“同向同行”机制建设等层面实现突破,并系统解决课程与教学创新、教师发展、教学资源系统建构等焦点问题。因此,要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实现突破与超越:坚持系统思维,深入探析课程思政内涵;超越孤立思维,构建课程思政三重逻辑互动框架;基于认证思维,系统突破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期刊代号:G2
分类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复印期号:2022 年 07 期

字号:

       课程思政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所谓“历久”,是指它可以追溯到1954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会议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贯彻思想政治教育)①及同年发布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文件明确:政治思想教育主要依靠教师通过课内各科教学和课外各种活动来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贯彻政治思想教育)②,课程思政由此展开(虽未以“课程思政”之名);所谓“弥新”,是指近年来以“课程思政”之名展开的探索。首先,上海市创新性地将“学科德育”引入高校(2014年)③并通过近3年的探索,凝聚成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2016年年底④-2017年年初⑤)。伴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年年底)⑥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2018年)⑦的推出,全国性课程思政探索逐渐兴起;其次是2020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⑧的出台。课程思政由此开启了由自发阶段向自觉阶段过渡的历程。从这一角度看,课程思政无疑是“新时代”⑨的一大创新。若将2016年视为课程思政“元年”,则课程思政探索至今已走过5年历程。回望这5年的探索,科学总结课程思政建设经验,明晰新时代⑩课程思政发展态势、建设逻辑、着力点和着眼点,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充分获取相关资料,笔者从理论(11)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材料收集,范围涵盖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数据库(含SCI、EI源刊和核心期刊、CSSCI、CSCD数据库)、光明网、人民网、教育部官网、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所在学校官网及其他部分高校官网(12)。

       一、三重逻辑逐渐明晰: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

       就本质而言,课程思政是一个兼具深厚历史底蕴、坚实理论基础和科学实践范式的“整体”。系统把握课程思政,要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者相统一的角度出发。科学揭示课程思政的三重逻辑,是课程思政研究的根本任务。近年的研究正是围绕课程思政的三重逻辑展开,并初步厘清了课程思政源头、揭示了课程思政内涵与机理、构建了课程思政实践框架,为课程思政有效推进提供了重要支撑。当然,课程思政研究仍然在路上:系统揭示课程思政理论逻辑、科学梳理课程思政历史逻辑、完整构建课程思政实践逻辑将是未来研究的核心。

       (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逐渐清晰——课程思政的研究进展样态

       课程思政自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研究(13)持续深入,成果呈几何级数增长(见表1)。总体而言,课程思政历史研究逐渐增多,历史逻辑逐渐清晰;理论研究多视角展开,课程思政理论逻辑初步形成。但既有研究尚未系统揭示课程思政的历史演进路线、阶段特征、发展趋势,也未能系统构建课程思政的理论体系。

      

       1.课程思政源头初步厘清,历史逻辑尚待进一步梳理:课程思政历史研究样态

       课程思政的历史研究,旨在梳理其历史逻辑,回答其从何而来、演进规律、发展趋势等问题。总体看,课程思政历史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绩。第一,源头初步厘清。有研究视“学科德育”为课程思政的实践之源,视西方的知识道德论为课程思政的思想之源,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课程思政的理论之源。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课程思政的多维源头被系统揭示。第二,演进历程逐渐明晰。现有研究多对从学科德育到课程思政、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隐形思政到课程思政的演变路线进行探究,也有研究探析了课程思政理念的演进历程,还有研究从课程思政研究的关注点、范式变化的角度出发,廓清其演进轨迹。第三,发展趋势逐渐明晰。现有研究从两个角度揭示了课程思政的基本趋势与格局:基于大思政框架下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思政向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历史研究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相对缺乏站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演变的“长时段”研究,基于历史视角和课程与教学论复合视角对课程的育人功能由“潜”向“显”转变的研究不足;缺乏围绕思政融入课程这一核心研究,使得课程思政发展趋势(当然也有个别研究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未来发展重点等基本问题未得到有效回应。

       2.理论逻辑逐渐形成,部分关键问题仍待系统解决:课程思政理论研究样态

       现有研究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征、内在机理等问题,为思政有效融入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一,定位与内涵逐渐明晰。就定位而言,有学者站位“大思政”与“协同育人”视角、学科德育(课程育人)视角;就内涵而言,有学者从课程思政的内在规定性、学理、育人功能、价值意蕴、基本特征、生成路径(逻辑)、本质(基本内核)、哲学意蕴等角度进行探究,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一致,即课程思政是学校教育之“立德树人”的组成部分,并与思政课程及其他育人方式“同向同行”,它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活动,由学科育人功能生成并与学科有机融合,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多维性、生成性、主题性等特征。第二,内在机理逐渐清晰。研究分别从课程与教学论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等角度展开:前者主要从课程育人意涵及专业课程的课程、教学、教材、评价等角度出发,认为课程的育人功能应“显性化”、课程思政应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设计、思政与课程应“水乳交融”;后者站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两个角度,解决如何灵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使课程思政既有“思政味”,又不会变成思政课,如何在科学厘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边界的基础上推动二者“同向同行”(即基于“立德树人”框架,从理论角度探讨二者为何要同向同行、基于价值角度探讨同向同行之意义、基于教学运行角度探讨同向同行的方法与模式)等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