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恐到社牛:青年人社交议题背后的心理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蒙之,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国际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原文出处:
人民论坛

内容提要:

随着“社牛症”内容在社交平台的传播、评论与行为模仿,其逐渐从部分网红的哗众表演转化为各大平台用户竞相模仿的流行性传播现象,最终演化为弥漫于青年人群的社交心理。从“社恐”到“社牛”的社交价值取向的摇摆与转变是青年人群现实空间的社交需求被过度抑制之后内心的呼唤。青年人群在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与世界产生真实的关联、优质的连接和健康的外向互动。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2021年,“社牛症”作为新出现的网络热梗席卷了青年人群聚集的国内各大社交平台,微博、抖音、快手、B站、豆瓣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遍布相关内容与话题。作为与“社恐症”相对立的另一极端表现,“社牛症”泛指一个人在社交方面没有任何压力的自由状态,这种理想人设击中了部分青年的心理痛点。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社恐症”文化,青年人动辄以“社恐症”自称。光明网一项对青年人群的调研结果显示: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亦有55.6%的人对自身条件不够自信。①其实,“社恐症”本是严格意义上的医学疾病术语,却成为很多青年为自己社会退缩行为打掩护的文化标签。这一现象在以“千禧一代”与“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中声量最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网名为“明星双喜哥”的网红2021年在社交空间出格的社会展演让“社牛症”行为突然爆火,覆盖了此前几年由“社恐症”主导的流行性传播与意义消费。“社牛症”取代“社恐症”成为青年人群聚集的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并被广泛化用,在青年人群中掀起思想波澜。如何看待各大社交平台上“社牛症”的话题升温,其背后隐藏着哪些传播学规律,“社牛症”行为受到青年人群关注的背后是什么社会心理在起作用,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社交跃迁:从“社恐症”自我标签到“社牛症”全网封神

      据各处网络踪迹考证,“社牛症”一词出自一位网名为“明星双喜哥”的初代网红焦双喜的网络视频及其评价。他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发布在公共场合“制造尴尬”的原创视频,比如在餐馆吃包子的时候旁若无人地大喊“太感动了,是妈妈的味道”。其代表作有《B哥的一天》与《人在江湖》等,内容风格以恶搞为主。随着互联网上各代网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明星双喜哥”也与其他初代网红一起湮没于互联网深处。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明星双喜哥”于2021年初再次“翻红”,他在视频平台抖音上发布的“社死行为”视频一度获得高达900万的关注量和6077万的点赞量。有网友考证,“社牛症”概念首次出现于2021年7月26日B站上出现的对“双喜哥支持鸿星尔克”视频的评论;也有网友泛泛指出“社牛症”是由“明星双喜哥”开启的一些化名演绎而来。总之,“社牛症”一词由“明星双喜哥”及其模仿者催生并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传播开来。

      由此,以“明星双喜哥”人设为主要参照,“社牛症”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内涵。一般来说,“社牛症”行为由真实社交空间里的出格行为和人群反馈双因素构成,这也是“社牛症”行为与其他网红表演的区别所在。有网友将“社牛症”概括为无差别聊天、C位存在感、全方位交友与自信感爆棚“四大表现”;也有网友将其总结为无门槛式交友、百科全书式聊天、海王式打招呼、王熙凤式大驾光临、打鸣式悄悄话、C位式存在感与狮子座式自信“七大症状”;还有网友将“社牛症”行为概括为当众拍视频、当众表白、自在地和路人唠嗑和对奶茶店的店员唱歌等。无论经验层面的差异有多大,“社牛症”的共识性涵义指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肆无忌惮地与身边的陌生人互动乃至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的行为。

      通过对“社牛症”词语网络踪迹的分析发现,“社牛症”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明星双喜哥”的视频在B站疯传,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少量模仿“社牛症”行为的视频,及至2021年3月,各大视频平台上的“社牛症”视频逐渐增多。以B站为例,除了“明星双喜哥”的混剪视频占主导之外,原创的“社牛症”内容也开始喷发,代表性的UP主有樱萍Apple、小花MEMES、孰可司与在下啵啵君等。其它社交平台也出现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账号和内容,如抖音“邢三狗”创作的“尴尬系列”和“宇宙最强心理素质安峰”创作的“社死行为系列”等。

      “社牛症”传播的第二阶段呈现出从各大社交平台的线上传播向线下行为及讨论转移的趋势,形成了更广圈层的流行性模仿与传播现象。有人在红绿灯前手舞足蹈;有人与广场舞大妈斗舞;有人和服务员进行客气竞赛;有人在商场向保安鞠躬敬礼。“社牛症”模仿行为演变为“含有炫耀、表现自我、传达思想情感的意味”的流行性行为传播现象。②更有不少网友参与了讨论,有人关注“社牛症”的职业变量,如出租车司机和理发师的“社牛症”特征;有人关注“社牛症”的地域变量,如东北、天津、四川人的社交表现;还有人关注“社牛症”的代际差异,普遍认为自己的父辈或祖辈拥有更强的社交能力。至此,“社牛症”从线上传播迁移到线下现实社会中并引起较为广泛的讨论。

      相比前文提到的“社牛症”线上传播与线下行为模仿,“社牛症”传播第三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文化心理的生成。随着“社牛症”网络热梗不断扩大声量,“社牛症”的讨论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同频共振,在微博、抖音、豆瓣、知乎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严肃化的讨论。不少青年网友认真提出“人类社交天花板”和“如何才能拥有社牛症”等问题,“社牛症”从网络热梗演变为一种复杂的社交心态与群体心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