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毛熙彦(1987- ),男,福建厦门人,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地理、全球化与区域发展,E-mail:mxy@nju.edu.cn(南京210023);贺灿飞(通讯作者)(1972- ),男,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Email:hecanfei@urban.pku.edu.cn(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
地理研究

内容提要:

环境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反思资源环境在学科内部边缘化的产物,旨在重建经济地理学理论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联系。历经近20年的发展,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片段化、地位边缘化的问题无明显改观。为此,本文回溯了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思路,归纳了以环境经济地理学名义开展的研究工作,探讨了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研究发现:①环境经济地理学过去20年的发展思路是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探讨适应资源环境变化的经济发展与空间布局模式,凝练了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两个研究主题。②面向环境治理,环境经济地理学应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探讨企业和地方如何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同时,借助区位分析评估作为区位因子的环境规制如何影响经济布局,发现了诸多“经典假说”的反例。③面向绿色转型,环境经济地理学与演化经济地理学结合,应用区域多样化和路径创造理论,分析了区域绿色转型的条件和过程。④环境经济地理学的未来发展需要克服范式差异、加强问题导向、推动理论创新,挖掘中国丰富的环境经济地理问题所蕴含的机遇。


期刊代号:K9
分类名称:地理
复印期号:2022 年 03 期

字号:

      DOI:10.11821/dlyj020210667

      录用日期:2021-12-16

      1 引言

      过去40年是一系列全球议题的快速发展期,包含全球化和全球环境变化双重背景下的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与此同时,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发展重心却逐渐从“经济—环境”关系向经济活动的“空间性”倾斜。在以空间性为主导的研究中,资源环境被视为一般区位因素,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作用逐渐弱化[1]。结果,尽管经济地理学通过响应全球化变革取得一系列理论进展,但资源环境议题在学科中不断边缘化[2,3]。

      当下,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变化挑战催生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求。经济发展很难继续将资源环境视为外生给定的条件,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将更深刻地嵌入到经济活动的不同环节[4,5]。为此,经济地理学现有基于“空间性”的研究不仅需要重新评估资源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更需要思考重拾“经济-环境”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在此背景下,环境经济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方向逐渐兴起。

      一个标志性的起点是2004年5月,主题为“Environmental Economic Geography:State of the Art and Prospects”的研讨会在德国科隆大学举办。2008年,地理学国际学术期刊《Geoforum》出版环境经济地理学专辑,集结了会议相关成果。此后,环境经济地理相关研究数量有一定增长,成果也陆续登上《Economic Geography》《Regional Studies》等国际经济地理学界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但历经近20年的发展,环境经济地理学的边缘化问题没有根本性改观。研究数量增长缓慢,研究内容零星且分散[6,7],加上相邻学科快速发展,环境经济地理学整体处于后发地位。

      环境经济地理学当下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境地中:①在经济地理学学科内,普遍认可发展环境经济地理学的重要性,但是研究实践发展滞后。②从研究问题看,环境经济地理学理论上能开展的工作有许多,但是研究工作又很容易进入其他成熟领域,难以体现环境经济地理学的独特性。

      对此,本文希望通过观察现有以环境经济地理学为名开展的研究工作(即狭义的环境经济地理学),回溯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思路,总结环境经济地理学已经取得的进展。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缓慢的原因,总结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应对挑战,本文提出环境经济地理学在原有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思路上,应当强化以问题为导向,加强与可持续发展关键科学问题的结合。中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程提供了丰富的环境经济地理问题,可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机遇,推动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2 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思路

      环境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分支方向,是经济地理学对资源环境在学科内部边缘化进行反思的产物。从研究内容看,环境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环境”关系,包括环境基础如何限制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如何产生环境影响、环境变化如何冲击经济活动[7]。但是,环境经济地理学并不是唯一研究“经济—环境”关系的学科。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不过,各学科对“经济”“环境”的认识方式和表达精细程度不同[8]。所以,如何建构对“经济”和“环境”的认识,是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基础。

      早期研究者们普遍反对将环境经济地理学中的“环境”无限扩大化[7],区别于环境科学研究中具体的物质空间,环境经济地理学中的“环境”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反映资源环境的价值与商品化过程[8]。对“经济”的认识则与经济地理学中的“经济”定义保持一致,采用“经济”的广义定义,涵盖了社会与自然资源[9]。

      研究者们同时指出,“经济—环境”关系中涉及大量的资源环境问题调查、测量、追踪、溯源等工作,并非经济地理学所长,需要依赖相关学科的工作基础[10]。因此,环境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应考虑以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出发点,侧重于经济活动空间特征的调查[3],更为关注与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相匹配的经济组织及其空间配置。

      建立在上述认识基础之上,早期研究者所提出的环境经济地理学发展思路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形成了环境治理和绿色转型2个主要研究方向:

      (1)环境治理。以Gibbs、Soyez、Schulz、Bridge等为代表的学者所提出的研究设想,普遍将环境治理作为环境经济地理学的核心任务。Gibbs提出将经济地理与生态现代化理论、规制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关注经济如何朝着更具生态理性的方向发展[11]。Soyez等提出环境经济地理学应以环境治理为核心,回答“谁凭借怎样的方式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治理并形成了怎样的地理效应”[3]。Bridge提出将环境治理的形式研究作为环境经济地理的研究主线之一[7],同时关注环境变化对经济空间行为的影响。

      (2)绿色转型。以Hayter、Patchell等、Braun等为代表的学者[6,12,13],从制度演化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将演化经济地理学(EEG1)与环境经济地理学(EEG2)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应用二者共同的制度演化分析基础,将区域嵌入一系列的全球—地方互动关系之中,重新认识不同地理尺度下的环境变化过程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关注资源边缘区独特的作用和发展路径,揭示不同类型的区域如何适应环境变化并实现绿色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