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丧文化”的表征解析与引导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苗存龙(1983- ),男,山东邹城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重庆 400054),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广州 510631);徐茂华(1965- ),男,四川简阳人,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时代发展(重庆 400054)。

原文出处:
理论导刊

内容提要:

“丧文化”阻碍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养成,削弱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影响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应兼容运用“亚文化”和“后亚文化”理论。既要借鉴“亚文化”研究理论的经典方法——剖析“风格”,又要审视“后亚文化”视域下研究范式嬗变形势,创新“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等研究手段。“丧文化”易导致青年滋生价值虚无主义,引发青年集体焦虑,造成青年社会退缩,污染青年成长环境,影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效果。探索多层次、多维度的引导路径,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引领,既要解决青年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又要提供青年成长所需的人文关怀;既要激发青年主体意识觉醒,又要营造满足青年健康成长的文化环境。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青年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青年是否具备昂扬的精神状态和积极的奋斗姿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2021年,“躺平”一词悄然流行,使青年“丧文化”热度再度攀升。如果任由“丧文化”肆意传播,将阻碍青年健康成长和发展,衍生诸多社会问题,消减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实效性,影响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具备与时代发展相匹配的素质,以昂扬向上的姿态踏上新征程,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放飞青春梦想、展现崭新气象。研究青年“丧文化”源起,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预见青年“丧文化”隐忧,探索青年“丧文化”治理路径,对于助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发展、推动中国人才发展战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年“丧文化”的演变和谱系归属

       研究青年“丧文化”要追溯其历史、探究其演变。了解青年“丧文化”源起、辨析其在文化谱系中的定位,可更深刻地解析其表征,并揭示文化符码背后的寓意。

       1.青年“丧文化”的演变。青年“丧文化”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海明威曾在《太阳照常升起》中称“迷惘的一代”表征了西方战后青年中广泛存在的彷徨,那时的年轻一代用叛逆思想和行为来表达他们的颓废。20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反叛传统、肆意放纵的青年嬉皮士运动,嬉皮的外表下隐藏着空虚丧志的内心。20世纪70年代,英国诞生朋克音乐,摇滚风格中混合怪诞演绎,英国年轻人在靡费的生活中逐渐滑入虚无颓废深渊。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的“宅文化”为“丧文化”滋生提供了温床。日本青年因遭受来自职业和情感的挫折,展现出无奈、沮丧和颓废的情绪,最终滑入“丧”的深渊。2018年,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总结指出: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日本已经陷入了低欲望社会。21世纪初,由于受日本“丧”系列动漫产业影响,俄罗斯悄然流行自残类“丧游戏”。曾经“对瓶吹着伏特加,酷寒冬天撸狗熊”的“战斗民族”的年轻人萌生无心“战斗”的意识,渐渐与“颓”和“丧”结缘。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大众对“丧文化”文本的创制实践成为可能。网络助推“丧文化”渗入中国青年亚文化圈。2012年,青年“丧文化”表现为“屌丝”形象。2014年,青年“丧文化”外显为“佛系”形象。2016年,青年“丧文化”拥有了本土经典“丧形象”——“葛优躺”,其形象原版是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的角色“季春生”。“葛优躺”配文“我只想静静地躺一躺”“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感觉身体被掏空”等吐槽神句在微博、微信、QQ等社交媒体中热传。随之而来,“丧”话语、“丧”图片、“丧”歌曲、“丧”小说、“丧”影视纷纷出产。2017年,“丧营销”理念流行,以“丧文化”为主题的“丧茶”“衰茶”出现,这意味着“丧文化”从网络走向现实。2021年,“躺平”一词因网文《躺平即是正义》悄然风行,助推青年“丧文化”热度继续攀升。

       通过梳理演变历程可知,青年“丧文化”滥觞于美国“垮掉一代”,盛行于欧洲,波及亚洲,影响着世界。青年“丧文化”在生成和发展历程中,与各种青年亚文化相互杂糅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其他青年亚文化采用激烈抵抗主流文化的方式不同,青年“丧文化”隐藏了“锋芒”,而采用“情绪下沉”“消解抵抗”方式对话他人、展示自我。2.青年“丧文化”的谱系归属。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追求,创造性表达自我的文化实践[3]1。“亚”是相对于“主”而言的次文化,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边缘文化。要把握青年“丧文化”的本质,就要准确定位青年“丧文化”在青年亚文化中的谱系归属。青年“丧文化”是青年亚文化谱系中一种独特的亚文化样态。青年“丧文化”自诞生以来,“就具有挥之不去的背反品格:既是母体文化的一部分,又总是试图消解涵括前者。犹如游离于母体之外的眼睛,它注视自己所属的整个体系,随时准备发现后者的症侯”[4]。“丧”并非中性描述文化现象的词汇,它暗含着固有的负向价值认知。通过溯源其生成过程,考察内在核心价值取向以及产生长期社会效应可知,青年“丧文化”在青年亚文化谱系中,属于负能量青年亚文化样态。西方国家曾因未能有效引导青年“丧文化”而产生低欲望社会恶果,造成国家经济下行和青年精神低迷。以史为鉴,应高度警惕和掌握青年“丧文化”流行趋向,解析其文化表征,探索有效引导路径。

       二、青年“丧文化”的表征解析解析亚文化的“表征”是透视和剖析亚文化最直接的方法。自开展青年亚文化研究以来,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的研究范式一直被奉为圭臬。随着时代发展、文化环境变迁和文化媒介丰富,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研究范式逐步遭受质疑。虽然伯明翰亚文化研究中心不再占据青年亚文化研究理论范式的主导地位,但是其研究方法——剖析“风格”,是亚文化研究的经典手段,不能完全抛弃。“后亚文化”研究者强调新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积极寻求突破,探索出更多与时俱进的研究方法。鉴于此,研究青年“丧文化”应兼容运用“亚文化”“后亚文化”理论,既要借鉴运用伯明翰亚文化理论超越时空的经典研究方法,又要及时增补“后亚文化”理论的新研究手段,考察“新部落”“生活方式”“场景”,唯有此才能准确解析青年“丧文化”表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