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宣统二年(1910)在察隅梭里村发放的“护照”原件(以下简称“梭里村护照原件”)之照片。①
该“护照”以汉藏两种文字填写,汉文横排题头楷书“护照”两字。以下直排: 第一列宋体大字:钦命头品顶戴尚书衔川滇边务大臣武勇巴图鲁赵为 (以下各列为楷书小字) 第二列:发给“护照”事今据梭里村头人格冗 第三列:保该处百姓梭里村伦巴全家男五丁女 第四列:五口甘愿投诚为此发给此照为据 第五列:宣统二年九月卄八日发给 其中,第二列之“梭里村”“格冗”,第三列之“梭里村伦巴”、数目“五”,第四列之数目“五”,第五列之年、月、日,均为预留空格,发放之际填写;日期“卄八”为红字,题头之“护照”加有红圈;加盖印章(字迹模糊难辨),并有签发的红色符号。可以看出,“护照”是统一格式印制,发放时加填预留空白,并经审核加盖图章而后签发。 “护照”中所记的发放者“钦命头品顶戴尚书衔川滇边务大臣武勇巴图鲁赵”,就是时任川滇边务大臣的赵尔丰。赵尔丰,字季和,以捐纳为官。在山西任职时得巡抚锡良赏识,光绪二十九年(1903)锡良调任四川总督,赵尔丰随锡良入川任建昌道。清季,国力衰落,川边失控。1904年英国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川边动乱,驿传中断。为稳定川边,清廷将驻藏帮办大臣移驻察木多,居中策划,应援西藏。驻藏帮办大臣凤全在瞻对改土归流,限制寺院喇嘛人数,引发巴塘大规模动乱,凤全遭伏击而毙命。赵尔丰与四川提督马维骐奉命率兵镇压。光绪三十二年(1906)六月清廷发谕旨奖励赵尔丰在收复乡城中的功劳,赏给勇武巴图鲁名号。②暴乱平息后,赵尔丰受命为炉边善后督办。光绪三十二年六月锡良、绰哈布上奏提议设川滇边务大臣,清廷准奏,令赵尔丰担任该职。赵尔丰在川滇边大力推行改革,限制和打击封建领主,扫除土司割据,确立中央对川边的直接管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二月清廷任赵尔丰为驻藏办事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赏尚书衔。③由于西藏地方激烈反对和联豫从中作梗,赵尔丰未能赴藏履职。宣统元年(1909)正月清廷免除其驻藏大臣之职,专任川滇边务大臣。 “护照”中的“梭里村”,在宣统二年(1910)段鹏瑞奉命查勘桑昂曲宗、察隅时绘制的《杂瑜全境舆图》与《闷空全境舆图》中均载有其地,④在他禀报的察隅地亩、户口普查情况表册中上察隅西岸一带项下也记有梭里村。“护照”中的梭里村头人“格冗”在程凤翔给赵尔丰关于察隅乡情民俗的禀报及赵尔丰的指示中均有提及。⑤ 综上,该“护照”真实性无可存疑,的确是在赵尔丰派遣程凤翔进驻察隅后,建设地方政权之时所发放。需要考察的问题是:在何种背景下,因何缘由程凤翔进驻察隅?梭里村“护照”的发放是单一的孤立事件,还是一项制度性措施?“护照”属性如何?用意何在? 本文拟依据该份“护照”提供的信息,查考有关文档,钩稽故实,从其时的世界格局、英国在南亚殖民地体系局势,及中国与英国、英属印度关系演变的视角,梳理事件脉络,探寻因果关联,解析上述问题。 一、英属印度“战略边界”之酝酿与确定 赵尔丰派遣程凤翔进驻察隅的直接原因是英属印度萨地亚政治助理官员威廉森(Noel Williamson)1910年初为谋划“战略边界”计划而非法潜入察隅刺探情报的活动。 “战略边界”计划是英属印度经过较长时间酝酿,于1910年提出,1911年得到批准,在其东北边境地区推行前进政策的方案,其核心内容为将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侧坡脚北移至喜马拉雅山脊。 笔者曾研究英属印度“战略边界”计划,⑥要点如下: 英国入主阿萨姆后,承袭原阿霍姆王国版图,其东北边界沿喜马拉雅山南侧坡脚行走。英属印度曾与山区部落民签订协议,规定某些地段的边界线,但并未改变沿坡脚延伸的边界线走向。1873年英属印度颁布的《有关和平及某些孟加拉东部边境县政府的法令》,在上述边界线之南又划出一条线,规定未经地方当局批准,英国臣民及外国人不得越过该线。新划出的线称为“内线”,沿坡脚行走的国际边界线相应称为“外线”。 改变边界走向的呼声首先来自阿萨姆木材商、茶园主,他们要求取消山地部落征收的“布萨”,⑦放宽限制,以扩大经营。1907年东孟加拉与阿萨姆省督哈雷(Lancelot Hare)顺应木材商、茶园主诉求,提议修改1873年的边界法令,将“内线”推移至“外线”,并派遣萨地亚政治助理官员威廉森到内外线间考察,为实施“内线”外移做准备。英国印度事务大臣莫利(John Morley)批准威廉森到内外线间考察。 威廉森接莫利批示后,擅自穿越“外线”,于1910年1-2月间溯洛希特河北上窜入察隅日马。在这里他搜集到赵尔丰部属程凤翔进兵桑昂曲宗的情报。其返回萨地亚后,5月间又从“密西米人”⑧头人那里得知,程凤翔军队进驻察隅,在当地征税,传令“密西米人”修筑边境道路,并在叶普克河河口⑨竖立大清龙帜,标示国界。 哈雷接威廉森报告后致函英属印度总督明托(Gilbert Elliot Minto),提议将边界线溯洛希特河北上至瓦弄。明托在他即将离任之际,于1910年10月23日致电印度事务大臣莫利,提议将边界线北移至喜马拉雅山脊以构建战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