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TU-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92(2021)06-0030-06 DOI:10.15986/j.1008-7192.2021.06.005 “阑额月梁造”指联系两柱间的纵架阑额作月梁形,阑额两端下方或有入柱丁头拱起承托作用。这种做法至迟在五代已普遍在南方建筑中使用,实例如华林寺大殿、南唐宝应木屋、南唐二陵墓门、罗汉院双塔等。北宋末年颁布的《营造法式》中,对源自江南的月梁之制有较为详细的记述,亦有“阑额月梁造”的相关记述,说明彼时月梁之制已融入汴梁地区的官式建筑营建做法之中。12世纪初靖康之难后,金人俘获大量宋地工匠北上参与官式建筑营建,促进了中原建筑技术在山西的传播,“阑额月梁造”的做法也随之出现在了山西。晋北、晋中、晋东南的金代木构中,皆可找到“阑额月梁造”的实例遗存。但中原稀少的宋金木构遗存中,不见“阑额月梁造”的做法。元明以来,中国北方的官式建筑中也已不用“阑额月梁造”,古老的做法在中原地区就此失传,可谓“失礼”。幸运的是,属于“野”的晋东南明清的风土民居中依然大量保有着“阑额月梁造”的古制;同时在晋东南地区大量的早期木构实例遗存中也可以找到“阑额月梁造”由金至明清传承的谱系。这对于认识两宋时期中原地区“阑额月梁造”的形制做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样也可作为解读宋金时期山西、中原地区建筑面貌及江南建筑技术向北方传播的一个重要线索,可谓“礼失求诸野”。 一、明清晋东南风土民居中的“阑额月梁造” 1.“阑额月梁造”古制在晋东南民居中的遗存 晋东南地区指今天山西晋城、长治一带,古时称泽州与潞州,并合称上党。晋东南地势险峻四面环山,中部形成晋城、长治两大盆地。浊漳河、沁河、丹河三大水系贯穿境,同时也孕育了上党地区灿烂的地方文化。晋东南地区拥有上自唐末下至明清大量的古建筑木构遗存,是国内唯一能构建起时代序列无间隙、年代分布均衡的传统建筑发展演变的时空框架体系的木构群体[1]1。一个现象颇为有趣,即自金代以来,晋东南的早期木构群中开始出现“阑额月梁造”的做法,实例如陵川崔府君庙山门、下交汤帝庙拜殿堂等,这种做法在金以后的晋东南木构群中被稳定地传承。时至明清,晋东南的民间堂庙及风土民居中可见大量“阑额月梁造”的遗存。 晋东南风土民居以村寨、聚落形式为多见,选址多依山川、河流,尤以晋城地区为盛,其大部分民居聚落沿沁河而建,呈带状或团状分布。晋东南明清风土民居中保有大量“阑额月梁造”做法的实例,并以遗存之普遍,做法之统一,装点之华美,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建筑特征,是区别于中国北方其他地区民居的显著特点(图1)。
图1 阑额月梁造做法实例 2.晋东南民居“阑额月梁造”的特点 晋东南的风土民居中,“阑额月梁造”主要运用于门楼、堂屋前廊、牌楼等的装点,形制上十分统一。通常在两柱间以纵向阑额相连,阑额皆作月梁形,梁身高扁梁背取直,与直梁差异不大,仅在梁端做卷杀处理;梁底起拱内凹,梁肩亦做卷杀处理;两头梁端斜项皆做削薄处理后半榫入柱,下方各出一跳丁头拱,在形式上以作承托。在个别的实例中可见直梁阑额,但隐刻做月梁处理。 晋东南民居的月梁形阑额有两个特征颇值得注意:其一,门楼或前廊的月梁形阑额上施一横向的长方形素枋,形制与两宋辽金时期的“普拍枋”相似,实例见于大量的阳城风土民居中,如阳城县城内大量民居门楼、郭峪村传统民居、皇城相府等。“普拍枋”是两宋辽金时期北方十分普遍的建筑构件,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元明以来北方建筑的“普拍枋”渐被大小额枋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明清以来山西各地民居中都没有类似构件出现,显然以阳城民居为代表的类“普拍枋”的构件,是对中古时期北方官式建筑传统做法的保留。其二,晋东南民居中阑额下的丁头拱实已与阑额融合成一个完整构件,仅为样式上的表现而不具有承托的功能,其中的原因或为门楼、民居的开间本身跨度不大,仅一根额枋足以满足结构要求,故不需要丁头拱在梁下做二次支撑。虽然明清时期晋东南民居的丁头拱已完全为装饰构件,但丁头拱的形制在地方民居的长期发展中并没有被淘汰,反而因作为“阑额月梁造”的组成部分,成为了固定范式而保留下来。 3.晋东南民居与江南民居“阑额月梁造”做法的差异 历史上的江南概念泛指苏南、两浙、皖南、赣东北等地区,五代开始江南地区便以文风盛甲于天下。入宋以来,江南建筑技术飞速发展,在东亚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1。江南民居正是孕育于这样的背景中。明清江南民居梁栿月梁造与宋元江南建筑一脉相承,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创造出了丰富的形式,在厅堂的装点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效果。江南地区月梁依截面形式,大致可分为高扁梁、琴面梁、圆作梁三种[3]12;东南沿海地区,包括苏南、浙东、浙东南,其梁背梁端卷杀的样式,与《营造法式》中月梁的做法较为接近;浙中、徽州等地梁背、梁底多拱起为曲线,还有梁背持续两坡状起拱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