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19(2022)01-0095-13 1927年5月,王国维溘然而逝,令逊清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再次公开化。因为王国维晚年与罗振玉交恶的特殊背景,以郑孝胥为代表的一派,便希望能借此机会,予罗振玉沉重一击,使他彻底退居政治的边缘。原本就处于小朝廷外围的弱势的罗振玉在这场并不势均力敌的斗争中,基本处于无还手之力的地步。而令罗振玉进一步处于政治劣势的主要是当时甚嚣尘上的“逼债说”,也就是风传因为罗振玉逼迫王国维偿还历年所欠之债,而使王国维顿感尊严丧尽,故以一死而了此屈辱。这种说法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犹有人在撰文传播。①1981年5月12日,罗继祖说:“到目前还有人在刊物上说王静安之死不是殉清而是受罗逼债,岂不可笑?见仁见智,只好随他说去。”②商承祚也著文说:“王国维之死,谣言蜂起,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郭沫若谓王之死,乃罗振玉逼债造成的惨剧。这种系风捉影之谈,遍及全国。无知之徒,复为之深文周纳。”③一个完全经不起查实的与政治斗争相关的谣言,居然卮言日出,甚嚣尘上,还一直有着生存的土壤,而且还风及全国,也堪称学术史上的奇迹了。 随着后来王国维与罗振玉相关书信的不断公布,关于罗振玉逼债说之非,已经得到公认。这方面著文最有力量的便是罗振玉之孙罗继祖,因为他掌握了不少罗振玉与王国维的往还书信,尤其是手持1926年10月24、25、31日今存王国维致罗振玉的最后三封信,即便不与后来《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中罗振玉的相关书信对勘,其因长子去世而与长媳罗孝纯以及罗振玉之间关于海关抚恤金问题而发生的激烈矛盾的前因后果还是清晰可见的。④此文发表,弥漫了半个多世纪的“逼债”说也就不攻自破,此后虽也偶有文章重弹老调,非事实不清或更有材料,而乃论者不读书之过也。我在此并非要再起争议,但逼债说形成之源流,其实长期以来也不免隐约在烟雾缭绕之中。清理此说的意义,不仅在于梳理一段学术史,也在于昭示裁断一桩公案是非之理据。 一、从史达到郭沫若:以京友传闻合成“受友之累”谣言 最先在文字上提出“逼债”说的应是史达,不过他的文字乃由他人“据说”而来。他在1927年8月7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五卷一、二合期上发表了一篇《王静庵先生致死的真因》的文章,便直接将罗振玉列为致死王国维的罪魁祸首。他的文字直接而犀利,他说: 王先生的自杀……他所以不先不后,恰恰于今年旧历的端午跳水寻死者,实缘受友之累,经济上挨到过量的压迫耳。据熟悉王罗关系的京友说,这次的不幸事件完全由罗振玉一人逼成功的。⑤ 史达的“京友”到底是谁?一时难以确考,但至少说明他不是此说的始作俑者,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口传到笔说的过程。但由这些听来的话便为罗振玉下如此坚定之论,未免仓促过甚了。史达此文提及罗振玉对王国维的经济压迫主要有二事: 其一,王国维长子王潜明在1926年去世后,其媳也就是罗振玉之女孝纯被罗振玉带回天津,理由是此前与王家无法相处。因为回娘家为丈夫守节,所以罗振玉强令王家每年拿出二千元大洋作为补偿和生活津贴,王国维难以承受这么巨大的经济压力。 其二,据说王国维与罗振玉一起寓居日本京都期间,曾经合伙做过一笔大生意,王国维获利一万多元。这笔钱存于罗振玉处,王国维并未提取。后来罗振玉又约王国维再做一笔生意,就把王国维原先的存款作为本钱,结果大折其本,王国维本钱尽付诸东流,还背上了不少债务,据说光每个月应该偿还的利息,王国维每月在清华的工资倾其所出还不够。王国维为此急得“又惊又愤”。史达认为“这一枝毒箭,便是王先生送命的近因”⑥。 史达所述的第一点因为缺乏基本事实的支撑,似难不加调查即予以认同。而第二点更是言说得如神龙见首不见尾,让人难以捉摸。寓居日本期间的王国维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日常基本依靠替罗振玉办事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在这种勉强维持生活的情况下,王国维如何能有做一笔“大买卖”的资本?王国维从日本回来后,确有存款的折子在罗振玉处。1918年9月20日,王国维致信罗振玉提及因家用而需要从折子提款若干以为急用。信云: 日内内人还海宁料理衣服被褥等,请于维折上取日币百五十元,如公到沪有期,即于彼时带来,否则有便时汇下为感。⑦ 由此一节言语,可见王国维确有至少一本存折在罗振玉处。至于折子上的款项有多少?款项是如何得来?为何王国维回国时未取出带回上海?凡此种种,现在难以勘察清楚。当王国维在上海经济窘迫之时,这笔钱便也时时在王国维的念想之中了。1918年3月6日,王国维致信罗振玉云: 近来物价日贵,人口益增,去岁所入仅能勉敷所出,而冬间因内人等患病,将前年预备之不动费尽行用罄,今月遂不能不借债……将来公至沪时,请于前款中携来百元或二百元以了此事。⑧ 此信略见王国维回国后在经济上捉襟见肘之情形。收入仅够日常支出,一旦有生病等特殊情况,便须动用存款。借债嫌利率高,汇款又要加上汇率差价与汇费。王国维如此斤斤计较,近乎“分毫必争”,主要是他一生有不少时间就是在这样的经济困扰中度过的,精打细算成为一种基本的生活准则。信中提到的“前款”,明显是存于罗振玉处的,这是王国维回国后遇到经济困难时最后的念想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