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拉美移民来源的梯度结构分析(1900-1929年)  

作 者:

作者简介:
梁茂信,史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美国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拉丁美洲研究

内容提要:

1900-1929年间,随着美国工业化的完成和经济繁荣发展,美国西南地区劳动力供求关系脱节的问题日益加剧,于是,拉美国家特别是墨西哥掀起了向美国的移民潮。从迁入美国的拉美移民的来源看,其走势基本呈梯度结构:墨西哥移民数量最多,加勒比群岛移民数量次之,南美洲移民数量最少。这种结构既反映了拉美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及其与美国经济的融合关系,也是美国企业的招工措施实施后移民劳工直接参与美国经济活动特别是生产过程引发的必然结果。墨西哥劳工经过反复的季节性环流,其中一部分最终转化为永久定居美国的移民。伴随着美国移民政策的限制性、边界检查和巡防执法力度的加强,来自墨西哥的合法劳工、永久移民以及其他国家过境墨西哥进入美国的各类人员,与从事贸易的双向车流相互交织,使美墨边境地区跃升为经济繁荣发展的区域性跨国中心,随之而来的非法移民、各类走私活动和妓女贩卖等问题的泛滥,则表明该地区具有国际化特点的跨国社会问题不容小觑。


期刊代号:K5
分类名称:世界史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523.8;F8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49(2021)06-0001-20

      在美国的族裔结构中,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移民(以下简称“拉美移民”)及其后裔是现代美国的第一大少数族群。然而在1929年之前的数十年间,拉美移民不仅数量少,而且来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这一现象不仅印证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失衡与人口流动的对应关系,而且在法国学者费尔南·布罗代尔的研究中得到证实,同时也让世界经济体系论中的资本投资与移民对流的学说黯然失色①。而国际学界关于农村人口跨国迁移的最新成果在深化马克思相关学说的同时,提出了“迁移—开发关系”的理论,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其实就是资本与劳动力融合的关系,由此产生的劳动力的“迁移动力机制”(migration dynamics)构成了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②鉴于中国学界对拉美移民特别是墨西哥移民早期史的研究刚刚起步③,本文将在跨国史的视域下,以“差异与融合”概念为切入点,揭示1900-1929年期间拉美移民迁移美国的过程,凸显墨西哥在其中的地位与含义,为推动美墨经济发展、外交关系和非法越境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一 拉美移民潮的缓慢启动及其区域性差异

      在“差异与融合”概念中,差异是指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与美国的差异。它作为经典作家强调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影响人口流动的基本因素之一,但是,各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特别是与美国作为美洲最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差异,则是其向美国移民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历史逻辑的最有力例证便是1881-1930年期间拉美各地区向美国移民的差异(见表1)

      表1显示,在美国的拉美移民来源中,除加拿大和纽芬兰占比较高外④,在地理上由北向南形同一个梯度结构,其中墨西哥移民最多,加勒比地区次之,中、南美洲最少。若将这种结构与美国在该地区的资本投资和贸易相比,其中的悖论彰显无遗:墨西哥在美国对拉丁美洲国家的投资和贸易中占比并非最多的,但其向美国的移民数量最多;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投资和贸易额也逊于南美洲地区,但加勒比地区移民数量却一度超过墨西哥,并高于中、南美洲。1927年,美国在墨西哥的资本投资为1.12亿美元,贸易额为2.46亿美元;在加勒比地区的两类数据分别是1.43亿美元和4.54亿美元,在中美洲分别是0.22亿美元和1.17亿美元,在南美洲分别是2.11亿美元和9.55亿美元。⑤

      

      除资本投资和贸易外,加勒比诸岛在美国对拉美国家的政策中还居于特殊的地位。当时,在中美洲修建地峡运河一直是美国政府的战略构想,而这一构想最终导致了巴拿马运河的修建,在与此关联的1898年美西战争中,美国攫取了菲律宾、夏威夷、古巴和波多黎各。波多黎各不仅扼守着从密西西比河口经由加勒比海至大西洋的战略要道,而且还是眺望南美洲的战略前哨,又与夏威夷一起看守着连接两洋的巴拿马运河。在这样具有多重战略价值的地理位置上,美国人在加大政治控制的同时,必然加大对其经济命脉的控制和文化渗透。⑥随着其与美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其移民也呈缓慢而不稳定的增长之势。例如,西印度群岛向美国的移民在1905年为16641人,1906年降至13656人。⑦

      在西印度群岛中,古巴作为一个人口小国,它在1868-1898年间迁入美国的移民共有5.57万人,多数属于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政治难民。⑧1900年之后,古巴每年向美国的移民约有1万人,其中近50%是黑人。⑨如此多的黑人流入让美国白人感到忧心忡忡,遂于1921年派人前往古巴考察,确认是否存在移民泛滥现象。调查者发现,“哈瓦那根本没有外籍人蜂拥至美国的现象”⑩。为防止拉美移民失控,美国在1928年4月召集17个国家在古巴召开与移民相关的国际会议。(11)

      在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的波多黎各,美国不仅控制了甘蔗种植和加工产业,而且还在1917年授予波多黎各人以美国公民资格的特权。尽管波多黎各经济结构、工作环境和殖民地结构在20世纪上半期并未发生变化(12),但由于劳工参与了美国垄断资本控制的生产过程,形成了与美国大陆劳工进行比较的意识,“希望能被纳入……‘文明’国家向公民劳工提供的各种保护之中。”(13)在这个时期,由于古巴和夏威夷的种植园主在波多黎各积极招工,结果迁入两地的波多黎各人远超迁入美国大陆的人数。在1868-1895年间,迁入美国的波多黎各移民只有690人。之后10多年间,迁入古巴的波多黎各移民超过3万人,而迁入夏威夷和维尔京群岛的波多黎各人超过了1920年在美国大陆的同胞人数。(14)第一次大战时期,美国将征募的近1.8万名波多黎各士兵派遣到巴拿马运河和美国大陆的军事基地工作。(15)1920年美国企业赴该岛招募劳工的政策开始后,波多黎各向美国的移民随之迅速增长。由于他们多数乘坐飞机而来,故被称为“空运移民”,是“确定无疑的航空时代的新来者”。但由于双向流动频繁,真正永久定居美国的波多黎各净移民年均不过3000多人。(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