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文化动员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谌鸿燕,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

原文出处:
当代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危机状态下,“家国同构”与“人情互惠”作为根植于中国“差序格局”这一社会结构的重要文化资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多条路径对大学生进行抗疫文化动员,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中来。在诸多可供志愿者动员的资源中,上述文化资源被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和媒体等不同主体理解和使用,发挥着同向整合其他政策资源、媒体资源、社会资源和个体资源的轴心作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活动的价值判断和行动选择。未来,需要从经典动机研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层面入手,培育与中国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资源相匹配的青年志愿服务文化及其文化动员机制。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43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22)01-0042-08

       一、问题的提出

       志愿者是如何被动员,并产生志愿服务行为的?经典的动机激发型研究强调,志愿服务动机是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心理过程和行为动力[1],人们通过“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帮助他人以达到某些利己或者利他的目标[2],或满足个体不同类型的需求[3]。对动机进行分类研究,可以找到促进志愿服务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动力,不过动机类型的划分容易陷入无穷尽的类型划分中。与动机激发型研究不同,资源整合型研究从资源动员理论出发,探讨家庭和同辈群体[4]、政府、社会、文化和媒体层面[5]可供志愿者调动的资源,如何整合以促进个体志愿服务行为的产生。正如Vaisey Stephen所指出,人们对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和心理的价值判断,如何影响个体的志愿者行动知之甚少。[6]既有文化视角下的志愿者动员研究,虽然关注到了西方社会中教会、工作场所和学校中制度化的“仁爱文化”(the Culture of Benevolence)资源[7],以及中国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对志愿者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8],却没有澄清抽象的文化价值观念背后,哪些具体的文化资源对动员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产生了何种影响,更未从文化资源与其他志愿者动员可用资源的相互关系中,去探讨文化资源在志愿者动员中的位置和重要作用。本文将从资源整合视角入手,关注文化资源在志愿者动员中的作用,探讨大学生志愿者的持续性动员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正好为本文的理论探索提供了丰富可察的经验材料。在这一公共危机状态下,十大青年“勇敢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是颇有成效的[9],社区志愿者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10]。大学生群体以其灵活的假期时间、年龄和知识等优势活跃其中,为基层社区的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亟待对其文化动员的过程和作用机理进行梳理和总结。因此,本文以T市S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他们在各自家乡参与社区抗疫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材料,据此对大学生被动员参与社区抗疫活动的现象进行中国式的经验总结和理论阐释,在实践层面探究促进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行为产生的文化动力,在理论层面提炼出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文化动员机制。

       二、文献述评

       (一)从动机激发型到资源整合型的志愿者动员研究

       志愿服务是指个体自愿将时间无偿分配,使他人、团体或事业受益的任何活动,它是一系列的帮助行为,比自发给家人和朋友提供照顾的范围更加广泛。[11]如何动员个体或群体产生志愿服务行为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话题。动机激发型研究中,最为经典的研究是利他与利己的二元动机分类。[12]后续的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三分类[13]、五分类[14]和六分类[15]的动机研究。然而,问题在于,志愿者本身并没有明确区分自己的动机类型,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或者一个类型的动机。[16]而且,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资料的具体情境差异,动机类型的维度划分不容易达成共识,容易陷入无穷尽的类型划分中。

       与动机研究的类型争论不同,还有一些研究者从资源整合型视角入手,探讨哪些资源可供不同主体使用和调动,从而共同促进了志愿服务行为的产生。有研究认为,个体层次的资源只能够为人们参与志愿服务提供部分理由,根植于个体之间的社会资源对于推动志愿服务同等重要。[17]同时,政策资源、媒体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差异化组合,被用来解释志愿者动员机制的形成及其类型分化。[18]上述有关志愿者动员的研究都借用了资源动员理论,他们研究用于志愿动员的不同资源的变化,比如,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和时间安排、不断进行社会改革的职业生涯、宽松的制度,却忽略了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念(cultural values)的影响。[19]

       (二)文化视角下的志愿者动员研究

       在传统的资源动员理论中,社会和文化被描述为历史背景。[20]不同的文化背景[21],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22],影响了志愿活动的意义和动机。每个国家独特的文化环境或者文化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对志愿服务的认知、理解和看法,进而影响个体对志愿服务行动的价值判断和意义解读。此外,研究者还将文化背景与政治背景结合起来,探讨不同国家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动机的差异化解读[23],以及不同国家非营利部门的规模、范围和志愿者的数量与类型的差异问题[24]。也就是说,文化不仅对个体的心理和行动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对长期“浸润”在这一文化背景中的群体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不同国家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长期发展。

       随着资源动员理论对“资源”范围的界定越来越广泛,除了有形的资源之外,无形的资源也被纳入其中[25],文化和认同因素在社会动员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26]。除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外,“文化资本”,即有利的道德行为和对仁慈文化的态度,被概念化为可用于志愿活动的资源。[27]存在文化差异的国家,由于个体对志愿服务的本质、意义和动机的理解不同,激励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杠杆”也不同。[28]与文化作为整体、抽象的宏观历史背景相比,研究者开始关注文化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作为志愿活动中可用“文化资源”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