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年社会学的视角认识青年与研究青年

作 者:

作者简介:
风笑天,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席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广西 桂林 541001)。

原文出处:
广东青年研究

内容提要:

作为工业化社会的产物,青年是一个随着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存在差别的概念。青年所具有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会特征是我们正确认识青年、了解青年现象、研究青年问题的三条重要途径。特别是青年的社会特征,更是理解青年和青年现象,认识青年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桥梁和工具。青年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特定视角和研究方法,探讨青年这一特定人口群体的社会特征及青年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社会学想象力”是青年社会学最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只有将青年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放到特定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去分析,我们才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清各种青年现象和青年问题的本质。青年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既涉及与青年群体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也涉及作为特定群体的青年与社会整体结构、社会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其中,青年的社会化、青年的工作与职业、青年的婚姻与家庭、青年亚文化、青年群体、青年组织、青年社会问题等,都是青年社会学最重要的研究主题。


期刊代号:D421
分类名称:青少年导刊
复印期号:202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时间,中国社会与40多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感叹曾经年轻的“80后”已不再年轻时,新的“90后”“00后”正一批批地进入青年大军的行列。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新一代青年的成长环境在变化,新一代青年的人生经历也在变化。如何正确地认识青年、研究青年,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需要认真对待和付出努力的任务。本文试图从青年社会学的角度,谈谈认识青年与研究青年的问题。

       一、社会中的青年

       (一)“被发现的”青年

       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无论是作为生物的个体还是作为社会的个体,人都被年龄这一基本属性区分成不同的群体。其中,被社会学家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的年龄群体主要有三类——儿童、青年以及老年。作为应用社会学一个重要分支的青年社会学,其所关注和研究的正是青年这一特定群体。虽然青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但究竟谁是青年,青年在哪里,青年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等,却并非清楚界定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将青年作为研究对象的青年社会学来说,首先弄清楚社会中哪些人是青年并明确地界定它,依旧是一个最为基础的问题。

       从历史上看,青年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可以说青年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在传统落后的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在儿童的末期可能就会参与并习得若干简单的生产技能。当他们达到今天青少年的年龄时,他们的身份和角色就直接从儿童一下子变成了成人。在那种社会中,不存在青年期,也没有青年的概念。青年概念的产生以及青年与社会中其他年龄群体的明确区分,实际上是从近代工业社会才开始的。正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特别是随着人们学习社会规范、掌握生活技能、了解社会角色等任务的加重,受教育年限的不断增加,人们不仅接受基本社会化的时间在加长,他们进入社会、参与社会生产的时间也在不断地被推迟。这样,在儿童转变为成人之间就出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青年时期。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青年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而逐渐“被发现的”。青年期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短到长的逐步发展过程。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出发,进一步认为青年的概念实际上是被社会建构的。但无论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青年这一特定人群的存在,始终是一种客观的现实。

       (二)谁是青年:青年的概念与界定标准

       虽然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会提及青年,但究竟哪些人是青年呢?这里涉及青年的定义,特别是涉及青年的划分标准问题。学术界关于青年的概念和定义存在一些争议,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这就是将青年界定为社会中处在特定年龄段的人。既然将年龄作为界定青年的基本标准,那么,青年在年龄上是如何与儿童和成人相区分的呢?社会中什么年龄段的人才是我们所探讨的青年呢?

       或许,20岁的人是青年,那30岁的人呢?35岁的人呢?事实上,即使仅从年龄上来界定青年,答案也并不是简单的、唯一的。现有的各种正式的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比如从世界范围来看,联合国在2010-2011年的“国际青年年”背景介绍中,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5-24岁之间[1]。在中国,共青团组织在其章程中将青年的年龄界定为14-28岁之间[2]。而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4月发布的中国首部《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又将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在14-35周岁之间[3]。显然,不同社会、不同时期对青年现象的关注焦点不同,导致青年概念的内涵不同,因而所划定的年龄标准自然也有所不同。为便于讨论,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现实,我们采用中国共青团的界定标准,即将青年的年龄范围界定在14-28岁。

       关于青年的概念,还有几点需要说明。第一,青年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年龄概念,更全面地说,青年是一个基于年龄的社会概念。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领域中,人们对青年的年龄界定是有着一定差别的。可以说,青年的概念实际上是一个随着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和存在差别的概念。不仅在相对传统的社会与相对现代的社会中,青年所指称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就是在同一时期的不同社会中,青年的具体含义和界定标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第二,虽然年龄是界定青年的最基本标准,但这种标准实际上并不是绝对的和准确的。相对科学的描述或许是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概念,即20岁的人属于青年的程度是100%,15岁的人或者28岁的人属于青年的程度可能是80%,35岁的人属于青年的程度可能只有20%,而40岁的人属于青年的可能就只有1%了。第三,虽然同样是以年龄作为衡量青年的基本标准,但在不同的学科中,对于年龄背后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生物学和医学看到的主要是青年的生理发育状况,并以此作为判定青年的主要标准;心理学则主要看到的是青年所具有的特定人格、情绪、认知、态度等特征;而社会学看到的则是青年特有的社会化过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所具有的独立生活能力等。

       (三)青年的特征

       青年的特征也是我们认识青年的基本途径。概括地说,青年的特征由三大方面构成:

       一是青年的生理特征。青年期是人成长和生理发育的一个特殊时期。可以说,一旦进入青春期,人的生理发育和成长就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青年所具有的生理特征,最突出地体现在其作为生物个体的各种“发展的、成长的”的特点。无论是体格,比如身高、骨骼、肌肉等的发育,还是身体器官,比如心肌、肺活量、脑神经等的成熟,或是性的成熟,比如变声、长胡须,以及第二性征出现等,都是青年区别于少年儿童的明显特点。在认识和研究青年及青年问题时,显然不能忽视青年生理特征的影响和作用。

相关文章: